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换脸,又黄又大又爽a片三年片,毛茸茸的撤尿,麻豆短视频传媒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上半年風電成績單!陸上869.4萬千瓦+海上214.6萬千瓦

   2021-07-29 國家能源局7210
核心提示:7月28日上午,國家能源局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21年上半年能源經濟形勢、可再生能源并網情況,介紹國家能源局電力防汛救災和迎
7月28日上午,國家能源局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21年上半年能源經濟形勢、可再生能源并網情況,介紹國家能源局電力防汛救災和迎峰度夏有關情況,解讀《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展規劃司司長李福龍介紹2021年上半年能源形勢。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能源需求較快增長,進入二季度,能源消費增速較一季度有所回落,比如全社會用電量,一季度增速21.2%,累計到6月底,也就是上半年增速16.2%,比一季度增速下降5個百分點,但煤電氣消費均快速增長,“淡季不淡”新特征凸顯,國家能源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加強統籌協調,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

上半年能源形勢簡單說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能源消費快速增長。全社會用電量快速增長,工業用電貢獻率明顯超過往年水平。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6.2%,較2019年同期增長15.8%,兩年同期平均增長7.6%。工業是拉動用電增長的主要動力,上半年工業用電同比增長16.5%,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近70%。煤炭消費較快增長,發電、建材用煤增長顯著。上半年煤炭消費同比增長10.7%,較2019年同期增長8.1%。其中,發電、建材用煤持續較快增長,分別同比增長15.7%、12%,電煤對煤炭消費增長貢獻率達到76.7%。

天然氣消費持續較快增長,工業用氣超過往年水平。上半年天然氣市場需求旺盛,同比增長21.2%,較2019年同期增長23.5%,兩年同期平均增長11.1%,基本達到“十三五”年均增長水平。其中,工業用氣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同比增長26.6%,貢獻率達44.7%;發電用氣同比增長15.2%,氣電對電力保供作用進一步顯現。成品油消費持續回暖,汽油消費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二季度以來,成品油消費持續穩定恢復,上半年成品油消費同比增長15.7%,其中,汽油消費同比增長22.3%,較2019年同期增長2.2%;柴油需求保持穩定,同比增長2.7%。

二、能源供需總體處于緊平衡狀態。今年以來,全國最高用電負荷連續6個月均創歷史同期新高,部分地區采取有序用電措施;煤炭供應偏緊,價格高位震蕩。面對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國家能源局組織相關企業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主要能源品種產量持續增長,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強。

全力保障電力穩定供應。持續跟蹤監測電力供需形勢,大力支持支撐性電源投產,壓實保供責任,充分發揮大電網資源優化配置作用,靈活調劑省間余缺,保障電網安全穩定和電力供應,上半年,全國發電裝機規模同比增長9.5%,其中,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分別同比增長34.7%、23.7%;發電量同比增長13.7%。

努力加大煤炭增產增供。加強監測調度,積極挖潛增產,協調重點地區加強長協履約,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全力做好煤炭增產增供工作,努力提升電煤庫存水平,基本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上半年,原煤產量同比增長6.4%。

持續保持油氣穩定供應。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全力推動原油穩產增產,天然氣持續快速上產,上半年原油產量平穩增長2.4%,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10.9%,原油進口量同比下降3%,天然氣進口量同比增長23.8%,其中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同比增長27.8%。

三、清潔低碳轉型步伐加快。國家能源局持續推動可再生能源消納,印發《2021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及有關事項的通知》《清潔能源消納情況綜合監管工作方案》,上半年,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累計發電量同比增長10.2%。同時,持續推進清潔能源重大項目建設,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全球單機容量最大功率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實現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的重大突破;烏東德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華龍一號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田灣核電6號機組投產,7號、8號機組及徐大堡核電站3號、4號機組,海南昌江小型堆核準開工。

截至6月底,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合計約9.9億千瓦,占電力總裝機容量的比重提高到43.9%,較去年同期提高了2.9個百分點。

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二級巡視員劉亞芳解讀《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

新型儲能是除抽水蓄能外,以電力為主要輸出形式的儲能技術。為推動新型儲能快速發展,支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構建,促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一、《指導意見》出臺背景。首先,《指導意見》是解決新型儲能發展新階段突出矛盾的客觀需要和重要應對舉措。“十三五”以來,我們先后印發了《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和配套的行動方案,儲能技術和產業快速發展,同時新型儲能發展尤為迅猛,其助力能源轉型的作用初步顯現。探索中發現,亟需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宏觀政策,創新市場機制,加強項目管理,大力推動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

《指導意見》是加快“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等目標的重要部署。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要求,必須加快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而新型儲能具有可以突破傳統電力供需時空限制、精準控制和快速響應的特點,是應對新能源間歇性、波動性的關鍵技術之一,且具有選址布局靈活等多方面優勢,因此加快新型儲能規模化發展勢在必行。為確保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順利開局,應牢牢抓住“十四五”戰略窗口期,加快出臺頂層規劃,完善政策體系和市場環境,為加速技術迭代創造條件,實現新型儲能規模化發展。

《指導意見》是凝聚各方共識、統籌行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本次《指導意見》著力頂層設計,梳理總結了“十三五”新型儲能行業發展的問題和經驗,廣泛聽取行業意見,充分銜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旨在以此為綱領,統籌指導新型儲能行業新階段、新目標下的發展。

二、《指導意見》主要內容。《指導意見》編制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主要包括總體要求、強化規劃引導、推動技術進步、完善政策機制、規范行業管理、加強組織領導等六大部分。

(一)總體要求。一是指導思想中明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新型儲能的功能定位,提出新型儲能是提升能源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綜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要舉措。二是基本原則中貫穿以技術革新為驅動、政策環境為保障、市場機制為依托、保障安全為底線的科學發展思路,明確統籌規劃、多元發展,創新引領、規模帶動,政策驅動、市場主導,規范管理、保障安全四大發展原則。三是主要目標中堅持分階段、分層次的發展理念,“十四五”期間聚焦高質量規模化發展,錨定3000萬千瓦作為基本規模目標,兼顧技術、成本等方面的進步;“十五五”期間實現全面市場化發展,以滿足新型電力系統需求、支撐碳達峰碳中和作為目標,留足充分的預期空間。

(二)主要任務。《指導意見》聚焦四大方向,明確了14項主要任務和工作要點,貫徹執行發展原則,推動發展目標落實。

強化規劃引導方面“由面及點,突出重點”。國家和地方層面開展新型儲能規劃研究,引導新型儲能建設規模和布局;電源側著力于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和多能互補的大型清潔能源基地等重點方向,電網側圍繞提升系統靈活調節能力、安全穩定水平、供電保障能力合理布局,用戶側鼓勵圍繞跨界融合和商業模式探索創新。

推動技術進步方面“逐層推進,明確舉措”。技術研發要堅持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和路線多元化,統籌開展關鍵短板技術攻關;加強產學研融合,推動創新資源培育和優化配置;加大各類示范力度,促進成果轉化落地;著力產業鏈培育和壯大,推動產業化基地建設。

完善政策機制方面“指明方向,穩定預期”。明確儲能市場主體身份,推動儲能進入并允許同時參與各類電力市場。在具體方向上指明后續要研究建立獨立儲能電站、電網替代性儲能設施的成本疏導機制,要完善峰谷電價擴大用戶側儲能獲利空間,采用政策傾斜的方式激勵配套建設或共享模式落實新型儲能的新能源發電項目。

規范行業管理方面“瞄準痛點,壓實責任”。要求健全新建電力裝機配套儲能政策,電網企業優化調度機制,在建設、運行兩個角度充分發揮儲能功能和效益。要求明確儲能備案和并網等管理程序,破解管理無序的問題。圍繞技術標準、檢測認證、安全管理等方面加強標準體系建設,提升新型儲能本質安全。

(三)保障措施。《指導意見》為確保主要任務落地有效,規定了5項具體措施。從統籌領導角度,明確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為牽頭部門,圍繞價格機制、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等重大問題推動工作。從責任落實角度,要求地方上配套制定政策和發展方案,開展先行先試,落實發展目標。從行業監管角度,提出建立閉環監管機制,建設國家級儲能大數據平臺,提升行業管理信息化水平;強調壓實安全主體責任,強化風險防范。

從標準化安全方面加強儲能標準和現有電力系統標準的融合銜接,加強新型儲能標準體系的建設和健全。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介紹2021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

截至2021年6月底,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9.71億千瓦,全國新增水電并網容量769萬千瓦。

王大鵬副司長從五個方面簡要介紹2021年上半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

一、可再生能源整體發展情況。今年上半年,國家能源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聚焦可再生能源規劃政策、重大項目建設和能源民生保障,努力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穩步擴大。截至2021年6月底,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9.71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3.78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3214萬千瓦)、風電裝機2.92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2.68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3319萬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持續增長。2021年1-6月,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06萬億千瓦時。其中,規模以上水電4826.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風電3441.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44.6%;光伏發電1576.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23.4%;生物質發電779.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26.6%。可再生能源保持高利用率水平。2021年1-6月,全國主要流域棄水電量約53.64億千瓦時,水能利用率約98.43%,較上年同期提高0.07個百分點;全國棄風電量約126.4億千瓦時,平均利用率96.4%,較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全國棄光電量33.2億千瓦時,平均利用率97.9%,較上年同期提高0.07個百分點。

二、水電建設和運行情況。2021年1-6月,全國新增水電并網容量769萬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水電裝機容量約3.78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3214萬千瓦。重大水電工程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于6月28日安全準點投產發電,電站總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是當今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建成后是世界第二大水電站,電站單機容量100萬千瓦,世界第一,采用我國自主設計制造的完全國產化的水輪發電機組,填補了世界水電的技術空白,截至7月28日,已有4臺機組投產發電;烏東德水電站全部機組已于2021年6月投產發電;兩河口水電站預計于今年9月投產發電。2021年1-6月,全國規模以上水電發電量4826.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全國水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496小時,同比下降33小時。2021年1-6月,全國主要流域棄水電量約53.64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減少4.17億千瓦時,水能利用率約98.43%,同比提高0.07個百分點。棄水主要發生在河南、四川兩省,河南省棄水電量33.72億千瓦時,主要發生在小浪底水利樞紐,主要原因是3月份發電廠房被淹,直到6月所有機組才恢復發電;四川省棄水電量11.60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減少25.17億千瓦時;其他省份棄水電量維持較低水平。

三、風電建設和運行情況。2021年1-6月,全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1084萬千瓦,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869.4萬千瓦、海上風電新增裝機214.6萬千瓦。從新增裝機分布看,中東部和南方地區占比約59%,“三北”地區占約41%,風電開發布局進一步優化。截至2021年6月底,全國風電累計裝機達到2.92億千瓦,其中陸上風電累計裝機2.81億千瓦、海上風電累計裝機1113.4萬千瓦。2021年1-6月,全國風電發電量3441.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4.6%;利用小時數1212小時,利用小時數較高的省區中,云南1769小時、蒙西1426小時、四川1415小時。今年上半年,全國棄風電量約126.4億千瓦時,棄風率3.6%,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尤其是新疆、湖南和甘肅,棄風率同比顯著下降,新疆棄風率8%、湖南棄風率2%、甘肅棄風率4%,同比分別下降4.2、3.2和3個百分點。

(參考:最新發布|2021年二季度全國新能源電力消納評估分析;

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超過英國躍居全球第一;

國家能源局:截至6月底風電裝機容量約2.9億千瓦,同比增長34.7%)

四、光伏發電建設和運行情況。2021年1-6月,全國光伏新增裝機1301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536萬千瓦、分布式光伏765萬千瓦。截至2021年6月底,光伏發電累計裝機2.68億千瓦。從新增裝機布局看,裝機占比較高的區域為華北、華東和華中地區,分別占全國新增裝機的44%、22%和14%。2021年1-6月,全國光伏發電量1576.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4%;利用小時數660小時,同比減少3小時;利用小時數較高的地區為東北地區790小時,華北地區652小時,其中吉林868小時、黑龍江868小時和四川875小時。2021年1-6月,全國棄光電量約33.2億千瓦時,棄光率2.1%,同比下降0.07個百分點。光伏消納問題較為突出的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棄光率分別降至4.9%和2%,同比分別降低0.3和0.5個百分點。

五、生物質發電建設和運行情況。2021年1-6月,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367.4萬千瓦,累計裝機達3319.3萬千瓦,生物質發電量779.5億千瓦時。累計裝機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山東、廣東、浙江、江蘇和安徽,分別為370.6萬千瓦、317.0萬千瓦、274.5萬千瓦、251.7萬千瓦和230.2萬千瓦;新增裝機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河北、廣東、浙江、四川、河南,分別為43.9萬千瓦、34.5萬千瓦、34.4萬千瓦、28.4萬千瓦和26.2萬千瓦;年發電量排名前六位的省份是廣東、山東、浙江、江蘇、安徽和河南,分別為97.7億千瓦時、90.7億千瓦時、69.2億千瓦時、65.4億千瓦時、56.0億千瓦時和37.9億千瓦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靖县| 永仁县| 铅山县| 余江县| 清水河县| 南雄市| 左云县| 徐州市| 洞口县| 太白县| 蒲城县| 郓城县| 衡山县| 安宁市| 黄大仙区| 鄱阳县| 苏尼特左旗| 大理市| 蒙阴县| 尉氏县| 博爱县| 稻城县| 建始县| 桐乡市| 宝坻区| 平凉市| 潮安县| 衡东县| 临海市| 方城县| 阿瓦提县| 贵阳市| 栾川县| 尚义县| 勐海县| 湖口县| 收藏| 康定县| 洮南市| 临泽县| 崇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