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光伏發電有關政策,進一步推動我市光伏發電應用工作,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光伏發電應用工作的通知》(贛府廳字〔2015〕92號)和江西省能源局《關于進一步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工作的通知》(贛能新能字〔2014〕216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光伏發電應用實際,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實現節能減排和促進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目標,加快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以應用促技術進步、促產業鏈協作、促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我市光伏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能力。
二、加快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
依據相關政策和技術標準,鼓勵在建筑屋頂裝設光伏發電系統。支持各類電力用戶和投資主體建設屋頂分布式發電項目,鼓勵具有資質的集成服務商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江西省企業生產的優質光伏組件、支架、電氣設備、儲能系統等產品,確保光伏電站整體質量高效。
1.全面推進公共機構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工程。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大樓等公共建筑屋頂推廣小型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由政府投資建設的新建建筑,原則上屋頂應具備承載光伏發電系統能力,并同步設計。
2.推動建筑屋頂集中連片區域建設規模化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支持在工業園區、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基地、商貿物流城、總部經濟基地、商業綜合體、專業市場、大型公共建筑等集中連片建筑屋頂建設兆瓦級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3.推進高能耗企業建設光伏發電項目進行能耗置換。現有的工業地產項目和綜合能耗超過3000噸標準煤且具備建設屋頂光伏發電條件的企業(項目),原則上要利用屋頂配套建設光伏發電項目,進行能耗減量置換;新建年綜合能耗超過3000噸標準煤的企業(項目)、屋頂面積達到5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工業企業以及工業地產項目,具備建設屋頂光伏發電條件的,原則上應按照同步設計、同步實施要求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
4.鼓勵個人安裝光伏發電裝置。引導企業或個人投資住宅屋頂光伏發電系統建設,市供電公司建立一站式服務窗口,受理居民個人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并簡化相關手續,優先享受國家和省級相關補貼。
5.推進新農村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和光伏扶貧工作。每年選擇3-5個經濟條件比較好、人口基數相對較大的新農村建設點,將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納入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體系;制定我市光伏扶貧實施方案,認真部署全市光伏扶貧工作任務,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實施精準扶貧、促進貧困農民增收。
6.支持地面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在符合我市各項規劃和落實建設條件的情況下,原則上支持投資主體自愿投資開發建設地面光伏電站;鼓勵建設“農光互補”和“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
三、不斷完善項目服務體系
1.簡化審批工作,加強備案管理
分布式光伏發電由市發改委實行備案管理,電站投資方要對項目可行性進行認真研究,充分保證項目備案管理的嚴肅性,要保證備案后項目能按時開工建設。項目單位辦理備案手續后,跨年度未開工建設的項目(不可抗拒因素除外),市發改委將撤銷該項目的備案。
2.優化竣工驗收程序
由市發改委制定光伏發電項目驗收辦法。光伏發電項目(居民住宅屋頂光伏項目除外,居民住宅屋頂光伏發電項目由供電企業組織驗收)建成并網發電后,由項目單位向市發改委提出驗收申請,市發改委會同市財政局和電網企業等單位進行聯合現場驗收,形成驗收結果,上報省能源局、省財政廳和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
3.優化并網配套服務
一是優化并網審批流程和運行服務。電力部門要簡化分布式光伏發電的電網接入方式和管理程序,開通審批“綠色通道”,建立“一站式”并網服務窗口,公布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流程,明確申報條件、工作流程、辦理時限。
二是完善并網運行服務。分布式光伏發電用戶端可以自發自用、多余電量上網,也可選擇全部自用或全部上網。電網企業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所發電量余量上網部分全額收購,免收系統備用容量費和相關服務費。上、下網電量分開結算,電價執行國家相關政策。
三是完善光伏發電的電費結算和補貼撥付。電網企業要會同相關部門盡快出臺光伏發電的電費結算和補貼撥付的管理辦法,要按月(或雙方約定)與光伏發電項目單位(含個人)結算電費和轉付國家補貼資金,要做好光伏發電的發電量預測,做好補貼資金使用預算和計劃,保障光伏發電項目的國家補貼資金及時足額轉付到位。
四、落實保障措施
1.加強統籌協調。分布式光伏發電產業項目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協調全市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工作,促進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各相關單位要明確分管領導,負責做好本行業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和產業發展工作,制定具體的推進方案。
2.加強計劃實施。由市發改委牽頭,根據上級部門有關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年度光伏發電實施計劃。各相關單位應認真執行市年度光伏發電實施計劃,計劃完成情況列入年度節能減排考核指標體系。
3.明確責任分工。各相關單位要抓緊制定相關配套管理辦法和實施方案。市各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帶頭建設示范工程。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光伏發電有關政策,進一步推動我市光伏發電應用工作,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光伏發電應用工作的通知》(贛府廳字〔2015〕92號)和江西省能源局《關于進一步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工作的通知》(贛能新能字〔2014〕216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光伏發電應用實際,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實現節能減排和促進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目標,加快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以應用促技術進步、促產業鏈協作、促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我市光伏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能力。
二、加快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
依據相關政策和技術標準,鼓勵在建筑屋頂裝設光伏發電系統。支持各類電力用戶和投資主體建設屋頂分布式發電項目,鼓勵具有資質的集成服務商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江西省企業生產的優質光伏組件、支架、電氣設備、儲能系統等產品,確保光伏電站整體質量高效。
1.全面推進公共機構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工程。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大樓等公共建筑屋頂推廣小型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由政府投資建設的新建建筑,原則上屋頂應具備承載光伏發電系統能力,并同步設計。
2.推動建筑屋頂集中連片區域建設規模化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支持在工業園區、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基地、商貿物流城、總部經濟基地、商業綜合體、專業市場、大型公共建筑等集中連片建筑屋頂建設兆瓦級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3.推進高能耗企業建設光伏發電項目進行能耗置換。現有的工業地產項目和綜合能耗超過3000噸標準煤且具備建設屋頂光伏發電條件的企業(項目),原則上要利用屋頂配套建設光伏發電項目,進行能耗減量置換;新建年綜合能耗超過3000噸標準煤的企業(項目)、屋頂面積達到5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工業企業以及工業地產項目,具備建設屋頂光伏發電條件的,原則上應按照同步設計、同步實施要求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
4.鼓勵個人安裝光伏發電裝置。引導企業或個人投資住宅屋頂光伏發電系統建設,市供電公司建立一站式服務窗口,受理居民個人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并簡化相關手續,優先享受國家和省級相關補貼。
5.推進新農村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和光伏扶貧工作。每年選擇3-5個經濟條件比較好、人口基數相對較大的新農村建設點,將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納入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體系;制定我市光伏扶貧實施方案,認真部署全市光伏扶貧工作任務,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實施精準扶貧、促進貧困農民增收。
6.支持地面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在符合我市各項規劃和落實建設條件的情況下,原則上支持投資主體自愿投資開發建設地面光伏電站;鼓勵建設“農光互補”和“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
三、不斷完善項目服務體系
1.簡化審批工作,加強備案管理
分布式光伏發電由市發改委實行備案管理,電站投資方要對項目可行性進行認真研究,充分保證項目備案管理的嚴肅性,要保證備案后項目能按時開工建設。項目單位辦理備案手續后,跨年度未開工建設的項目(不可抗拒因素除外),市發改委將撤銷該項目的備案。
2.優化竣工驗收程序
由市發改委制定光伏發電項目驗收辦法。光伏發電項目(居民住宅屋頂光伏項目除外,居民住宅屋頂光伏發電項目由供電企業組織驗收)建成并網發電后,由項目單位向市發改委提出驗收申請,市發改委會同市財政局和電網企業等單位進行聯合現場驗收,形成驗收結果,上報省能源局、省財政廳和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
3.優化并網配套服務
一是優化并網審批流程和運行服務。電力部門要簡化分布式光伏發電的電網接入方式和管理程序,開通審批“綠色通道”,建立“一站式”并網服務窗口,公布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流程,明確申報條件、工作流程、辦理時限。
二是完善并網運行服務。分布式光伏發電用戶端可以自發自用、多余電量上網,也可選擇全部自用或全部上網。電網企業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所發電量余量上網部分全額收購,免收系統備用容量費和相關服務費。上、下網電量分開結算,電價執行國家相關政策。
三是完善光伏發電的電費結算和補貼撥付。電網企業要會同相關部門盡快出臺光伏發電的電費結算和補貼撥付的管理辦法,要按月(或雙方約定)與光伏發電項目單位(含個人)結算電費和轉付國家補貼資金,要做好光伏發電的發電量預測,做好補貼資金使用預算和計劃,保障光伏發電項目的國家補貼資金及時足額轉付到位。
四、落實保障措施
1.加強統籌協調。分布式光伏發電產業項目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協調全市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工作,促進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各相關單位要明確分管領導,負責做好本行業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和產業發展工作,制定具體的推進方案。
2.加強計劃實施。由市發改委牽頭,根據上級部門有關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年度光伏發電實施計劃。各相關單位應認真執行市年度光伏發電實施計劃,計劃完成情況列入年度節能減排考核指標體系。
3.明確責任分工。各相關單位要抓緊制定相關配套管理辦法和實施方案。市各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帶頭建設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