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能源局印發2015重點工作目標。記者了解,吉林省能源局2015年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轉變能源發展方式為主線,大力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著力在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優化能源結構上下功夫,努力構建具有吉林特色的現代能源體系,為吉林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堅強的能源保障。
一、認真編制好“十三五”能源規劃
在認真總結評估“十二五”規劃執行情況的基礎上,立足省情實際,堅持戰略導向、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突出指導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科學編制好“十三五”能源規劃及電力、油氣、新能源、科技裝備等專項規劃。處理好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地區規劃的關系,做好上下銜接、內外銜接、橫向銜接,確保一批重大項目納入國家規劃。
二、大力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
積極發展風電。以促進消納為重點,加快推進風電制氫示范項目建設,多渠道消納風電,有效降低棄風率。繼續推進通榆等百萬千瓦風電基地建設,力爭全年新增風電裝機20萬千瓦。
因地制宜發展太陽能。結合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重點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在西部地區建設風光互補的地面光伏電站,力爭全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8萬千瓦以上。
大力發展生物質能。加快發展生物質成型燃料,抓緊制訂標準體系,研究提出扶持政策,擴大生產和利用規模。繼續推進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建設。做好生物質液體燃料項目推進工作。
推進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加強與國家能源局等相關部門的匯報銜接,爭取列入國家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
三、積極推進電源結構調整
積極推進火電優化。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上大壓小”方式推進熱電聯產項目,實施抽凝式機組低真空改造,大幅度提高機組供熱能力。在熱負荷集中地區、工業園區推進背壓機組建設,緩解冬季電網調峰壓力。
加快重大項目建設。繼續推進豐滿大壩重建、敦化抽水蓄能電站、長春東南熱電廠、通榆-梨樹等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項目建設,加快吉林熱電廠、紅石抽水蓄能電站、遼源凱博背壓機組等項目前期工作。
加強重大項目謀劃。繼續謀劃推進1-2個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提高電網調峰能力。
四、著力促進富裕電力消納
突出抓好電力外送通道建設。積極向國家相關部門匯報溝通,力爭把外送通道建設方案明確下來。
積極促進電力外送。全年外送電量不低于30億千瓦時。
強化政策創新。繼續實施用電獎勵政策,加大電力市場交易力度,拉動用電需求較快增長。
大力推進電采暖。加快實施項目試點,逐步擴大電采暖應用。
五、加快油氣供應能力建設
強化氣源保障。積極爭取域外氣源,重點落實沈-哈主干線天然氣和內蒙古興安盟煤制氣資源。加大省內資源勘探和技術改造力度,努力增儲挖潛,促進天然氣產量提升。
加快實施“氣化吉林”工程。全力推進沈-哈主干線(沈陽-長春段)、四平-白山支干線、長春天然氣公司萬寶至沈-哈主干線長春分輸站聯絡線項目建設,力爭三條輸氣管線年內同步竣工、同步調試、同步運行。
提高儲氣調峰能力。加快推進長春雙陽、雙坨子儲氣庫和長春LNG儲罐項目建設。
加強油氣管道保護。繼續貫徹落實《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加大油氣管道占壓專項整治力度,確保油氣管道安全運行。
六、積極轉變能源消費方式
加強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要求,適時出臺我省實施方案,分解控制目標,建立責任體系,強化管理監督,逐步建立能源消費總量的長效管控機制。
抓好能源領域節能減排。嚴把新上煤電準入關,新建煤電機組供電煤耗必須小于300克標準煤/千瓦時。會同相關部門,加快現役火電機組減排升級改造,全面完成“十二五”脫硫脫硝改造任務。
提高能源清潔發展水平。加強燃煤鍋爐污染治理,積極有序推進燃煤鍋爐向清潔燃料改造,促進中小燃煤鍋爐盡快退出市場。配合相關部門,組織實施油品質量升級行動計劃,推進煉油產業技術改造。提升天然氣利用水平,推動天然氣資源和利用設施向中小城市延伸。
七、穩步推進能源體制改革
深入開展電力市場交易。加大電力市場交易試點力度,適度放寬電力用戶范圍,逐步降低政策準入門檻,提高試點工作成效,力爭全年市場交易電量15億千瓦時以上。
鼓勵擴大民間投資。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引導各類投資主體進入吉林能源市場,在配電網、油氣勘探開發、天然氣管網、非常規能源開發等領域探索推進混合所有制形式,構建現代能源市場體系。
八、積極推進能源科技創新
按照國家“三個一批”的要求,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項目為載體,以重大項目攻關為重點,突出風電、核電主管道、生物質能綜合利用、智能電網、頁巖氣、煤層氣等領域,開展聯合科技攻堅,盡快取得一批成果,推動能源發展方式向科技創新型轉變。
九、擴大能源域外合作
繼續推進吉林能源集團興安盟煤化電熱一體化、吉煤集團達來胡碩煤礦、華峰能源公司俄羅斯煤礦開發等能源合作項目,提高域外能源資源輸入量,提升合作層次和水平。
十、切實加強能源行業管理
加強能源運行分析。及時調度能源運行情況,準確把握運行特點和異常變化,有針對性地提出政策建議。加強部門工作聯動,完善能源統計體系,提高能源統計分析水平。
抓好能源市場供需調節。重點抓好電力運行管理,科學安排發電機組運行方式,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緩解供熱和電網調峰矛盾,確保電網安全平穩運行。做好冬季天然氣供需形勢監測,及時應對長春等地時段性“氣荒”狀況,確保順利“迎峰度冬”。
強化能源行業監管。切實履行市場監管職能,規范市場交易秩序。
完成好以上十項重點工作,要進一步加強能源系統干部隊伍建設,切實提高工作落實能力,持續改進工作作風,不斷強化黨風廉政建設,為全省能源產業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保障。
一、認真編制好“十三五”能源規劃
在認真總結評估“十二五”規劃執行情況的基礎上,立足省情實際,堅持戰略導向、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突出指導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科學編制好“十三五”能源規劃及電力、油氣、新能源、科技裝備等專項規劃。處理好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地區規劃的關系,做好上下銜接、內外銜接、橫向銜接,確保一批重大項目納入國家規劃。
二、大力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
積極發展風電。以促進消納為重點,加快推進風電制氫示范項目建設,多渠道消納風電,有效降低棄風率。繼續推進通榆等百萬千瓦風電基地建設,力爭全年新增風電裝機20萬千瓦。
因地制宜發展太陽能。結合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重點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在西部地區建設風光互補的地面光伏電站,力爭全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8萬千瓦以上。
大力發展生物質能。加快發展生物質成型燃料,抓緊制訂標準體系,研究提出扶持政策,擴大生產和利用規模。繼續推進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建設。做好生物質液體燃料項目推進工作。
推進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加強與國家能源局等相關部門的匯報銜接,爭取列入國家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
三、積極推進電源結構調整
積極推進火電優化。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上大壓小”方式推進熱電聯產項目,實施抽凝式機組低真空改造,大幅度提高機組供熱能力。在熱負荷集中地區、工業園區推進背壓機組建設,緩解冬季電網調峰壓力。
加快重大項目建設。繼續推進豐滿大壩重建、敦化抽水蓄能電站、長春東南熱電廠、通榆-梨樹等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項目建設,加快吉林熱電廠、紅石抽水蓄能電站、遼源凱博背壓機組等項目前期工作。
加強重大項目謀劃。繼續謀劃推進1-2個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提高電網調峰能力。
四、著力促進富裕電力消納
突出抓好電力外送通道建設。積極向國家相關部門匯報溝通,力爭把外送通道建設方案明確下來。
積極促進電力外送。全年外送電量不低于30億千瓦時。
強化政策創新。繼續實施用電獎勵政策,加大電力市場交易力度,拉動用電需求較快增長。
大力推進電采暖。加快實施項目試點,逐步擴大電采暖應用。
五、加快油氣供應能力建設
強化氣源保障。積極爭取域外氣源,重點落實沈-哈主干線天然氣和內蒙古興安盟煤制氣資源。加大省內資源勘探和技術改造力度,努力增儲挖潛,促進天然氣產量提升。
加快實施“氣化吉林”工程。全力推進沈-哈主干線(沈陽-長春段)、四平-白山支干線、長春天然氣公司萬寶至沈-哈主干線長春分輸站聯絡線項目建設,力爭三條輸氣管線年內同步竣工、同步調試、同步運行。
提高儲氣調峰能力。加快推進長春雙陽、雙坨子儲氣庫和長春LNG儲罐項目建設。
加強油氣管道保護。繼續貫徹落實《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加大油氣管道占壓專項整治力度,確保油氣管道安全運行。
六、積極轉變能源消費方式
加強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要求,適時出臺我省實施方案,分解控制目標,建立責任體系,強化管理監督,逐步建立能源消費總量的長效管控機制。
抓好能源領域節能減排。嚴把新上煤電準入關,新建煤電機組供電煤耗必須小于300克標準煤/千瓦時。會同相關部門,加快現役火電機組減排升級改造,全面完成“十二五”脫硫脫硝改造任務。
提高能源清潔發展水平。加強燃煤鍋爐污染治理,積極有序推進燃煤鍋爐向清潔燃料改造,促進中小燃煤鍋爐盡快退出市場。配合相關部門,組織實施油品質量升級行動計劃,推進煉油產業技術改造。提升天然氣利用水平,推動天然氣資源和利用設施向中小城市延伸。
七、穩步推進能源體制改革
深入開展電力市場交易。加大電力市場交易試點力度,適度放寬電力用戶范圍,逐步降低政策準入門檻,提高試點工作成效,力爭全年市場交易電量15億千瓦時以上。
鼓勵擴大民間投資。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引導各類投資主體進入吉林能源市場,在配電網、油氣勘探開發、天然氣管網、非常規能源開發等領域探索推進混合所有制形式,構建現代能源市場體系。
八、積極推進能源科技創新
按照國家“三個一批”的要求,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項目為載體,以重大項目攻關為重點,突出風電、核電主管道、生物質能綜合利用、智能電網、頁巖氣、煤層氣等領域,開展聯合科技攻堅,盡快取得一批成果,推動能源發展方式向科技創新型轉變。
九、擴大能源域外合作
繼續推進吉林能源集團興安盟煤化電熱一體化、吉煤集團達來胡碩煤礦、華峰能源公司俄羅斯煤礦開發等能源合作項目,提高域外能源資源輸入量,提升合作層次和水平。
十、切實加強能源行業管理
加強能源運行分析。及時調度能源運行情況,準確把握運行特點和異常變化,有針對性地提出政策建議。加強部門工作聯動,完善能源統計體系,提高能源統計分析水平。
抓好能源市場供需調節。重點抓好電力運行管理,科學安排發電機組運行方式,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緩解供熱和電網調峰矛盾,確保電網安全平穩運行。做好冬季天然氣供需形勢監測,及時應對長春等地時段性“氣荒”狀況,確保順利“迎峰度冬”。
強化能源行業監管。切實履行市場監管職能,規范市場交易秩序。
完成好以上十項重點工作,要進一步加強能源系統干部隊伍建設,切實提高工作落實能力,持續改進工作作風,不斷強化黨風廉政建設,為全省能源產業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