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初期費用比化石燃料高,但從整個生命周期來看成本較低。要激活市場,必須確立中長期支援制度。
2010年,德國利用可再生能源滿足了供暖及供應熱水所需熱能中9.8%的需求。目前家庭中已經設置了約14萬臺木粒供熱裝置、40萬臺熱泵以及150萬臺以上的太陽熱供應裝置。
德國政府計劃到2020年,利用可再生能源滿足14%的熱能消費需求。該國環境部稱,在2050年之前能提高到48%。
德國于2009年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熱能法》,要求住宅建筑企業利用太陽能、生物質及地熱為新建住宅供暖。必須使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達到一定比例。
規定必須使用可再生能源進行供暖及制冷的對象,最初僅為新建住宅,而現在,現有公共設施在進行改修時成為適用對象。2011年熱能領域市場激活政策措施得到改善,使得小規模企業易于涉足該領域。
利用可再生能源作為熱能所產生的效果之一,是能夠減輕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今后預計化石燃料價格將進一步上漲。雖然采用設備的初期成本要高于石油和天然氣,但如果將化石燃料價格暴漲考慮在內,從供熱系統整個生命周期來看成本較低。
盡管擁有如此有利的條件以及促進利用的政策措施,但政府目標與行業發展之間的差距卻越來越大。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熱裝置的生產企業對于旨在強化產能的投資持消極態度。2010年,供熱裝置及裝置生產設備相關投資處于低潮,政府沒能實現預定目標。
投資熱情低的原因之一在于過去的扶持政策缺乏連貫性。目前業內并不擁有果斷進行新設備投資的自信。
德國伍珀塔爾研究所(Wuppertal Institute)對到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總額進行推算的結果顯示,中短期預測基本比較樂觀。接受調查的企業對外國市場的發展動向寄予很大期待。
不過,企業的期待集中于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領域。這是因為,德國在施行以2000年制定的《可再生能源法》為基礎的固定價格收購制度(Feed-in Tariff)。
該制度保證以符合發電成本的價格收購可再生能源發電運營商(包括個人住宅所有者、企業、農戶及民間投資者)所發的電力。因此預計風力、太陽能及生物燃氣等多項技術將進一步發展,投資者對此也抱有很大期待。
另一方面,熱能領域并不存在可與之相匹敵的設備投資刺激政策,投資大幅低于預期。因此德國政治家需要建立穩定且有效的中長期支援制度。
2010年,德國利用可再生能源滿足了供暖及供應熱水所需熱能中9.8%的需求。目前家庭中已經設置了約14萬臺木粒供熱裝置、40萬臺熱泵以及150萬臺以上的太陽熱供應裝置。
德國政府計劃到2020年,利用可再生能源滿足14%的熱能消費需求。該國環境部稱,在2050年之前能提高到48%。
![]() |
新建住宅必須利用可再生能源。雖然發電熱情日益高漲,但熱能需求不盡如人意。 |
德國于2009年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熱能法》,要求住宅建筑企業利用太陽能、生物質及地熱為新建住宅供暖。必須使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達到一定比例。
規定必須使用可再生能源進行供暖及制冷的對象,最初僅為新建住宅,而現在,現有公共設施在進行改修時成為適用對象。2011年熱能領域市場激活政策措施得到改善,使得小規模企業易于涉足該領域。
利用可再生能源作為熱能所產生的效果之一,是能夠減輕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今后預計化石燃料價格將進一步上漲。雖然采用設備的初期成本要高于石油和天然氣,但如果將化石燃料價格暴漲考慮在內,從供熱系統整個生命周期來看成本較低。
盡管擁有如此有利的條件以及促進利用的政策措施,但政府目標與行業發展之間的差距卻越來越大。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熱裝置的生產企業對于旨在強化產能的投資持消極態度。2010年,供熱裝置及裝置生產設備相關投資處于低潮,政府沒能實現預定目標。
投資熱情低的原因之一在于過去的扶持政策缺乏連貫性。目前業內并不擁有果斷進行新設備投資的自信。
德國伍珀塔爾研究所(Wuppertal Institute)對到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總額進行推算的結果顯示,中短期預測基本比較樂觀。接受調查的企業對外國市場的發展動向寄予很大期待。
不過,企業的期待集中于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領域。這是因為,德國在施行以2000年制定的《可再生能源法》為基礎的固定價格收購制度(Feed-in Tariff)。
該制度保證以符合發電成本的價格收購可再生能源發電運營商(包括個人住宅所有者、企業、農戶及民間投資者)所發的電力。因此預計風力、太陽能及生物燃氣等多項技術將進一步發展,投資者對此也抱有很大期待。
另一方面,熱能領域并不存在可與之相匹敵的設備投資刺激政策,投資大幅低于預期。因此德國政治家需要建立穩定且有效的中長期支援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