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廣西發改委向各大發電集團,相關新能源發電企業下發《關于填報新能源項目成本調查表的函》,此舉應該是為制定廣西機制電價的競價下限做準備。
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要求,機制電價競價時,要指定價格上下限。競價下限初期考慮成本因素,避免無序競爭。
此前,《山東省新能源機制電價競價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中,也提出競價上下限的原則。競價下限是:先進電站、僅包含固定成本的造價。
某央企2025年開始實施的光伏發電工程標桿造價指標中,將地面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項目的總造價“一流指標”,分別控制在2443~2887元/kW之間、2573~3409元/kW之間,如下表所示。
1、地面電站造價控制水平
2、分布式光伏造價控制水平
最近3年,山東光伏的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280小時,如果造價按上述最低標準,20年運營期內的度電成本預期在0.1元/kWh左右。
之前,廣西光伏3年平均利用小時約為1118小時,如果造價按上述最低標準,20年運營期內的度電成本預期在0.11元/kWh左右。
文件原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