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主城區的樓頂上安裝光伏發電頂(設備),用太陽能發電,不僅自家用電不花錢,多余的還可以上網賣給國家電網。而且為支持光伏發電,建光伏頂無需審批,只需要到發改部門備案就行。近來不少武漢市民卻反映,在樓頂建了光伏頂后,卻屢屢因違建被拆除。
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緣何出現如此尷尬的境遇?連日來,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
借光伏發電之名在樓頂上違建
去年1月,家住漢陽區鈺龍旭輝半島小區三期45樓(頂樓)的劉明(化名),在樓頂的公用區域搭了5米多高、面積約70平方米的茶室框架,并在其頂部安裝了光伏發電板等設施。他的設想是光伏發電給茶室用,茶室可以用來接待親朋好友。
小區其他居民發現后,以違建影響了樓頂晾曬為由,向城管部門投訴。漢陽區五里墩街執法中心城管執法隊員立即前往現場調查,發現劉明在搭建光伏設施前,已在發改部門備案。
根據國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光伏發電項目所依托的建筑物及設施應具有合法性,屋頂安裝的光伏板從屋面平臺起算,其高度不應超過1.8米。該處違規光伏設施高達5米多,在頂樓陽臺風力較大時,易產生安全隱患。為此城管執法人員便依法要求劉明拆除光伏設施,劉明自己拆了光伏板。
去年9月6日,武漢市東西湖區徑河街一家會館,假借安裝光伏發電機名義在樓頂進行違建。徑河街城管隊員當天例行巡查時,看到該會館正在進行內部裝修,憑著多年工作經驗,覺得里面有異樣。隊員們進去查看內部具體情況,發現在會館客房區域的門口停放著一輛吊車和裝著藍皮瓦的貨車。
“內部裝修為何要用吊車和藍皮瓦?”隊員們來到客房4樓的樓頂,果然不出所料,那里有大面積鋼架結構的框架,施工人員正在搭建活動板房。
經調查,該會館準備在客房區樓頂以安裝一套光伏發電設備名義違法建設230平方米。隨后,執法隊依法強制拆除。
建在公共屋頂須經過其他居民同意
極目新聞記者在采訪城管部門時得知,政府支持建光伏頂,但前提是合規,一旦發現違規就會依法拆除。
今年4月,鋼都花園街巡查人員發現,123社區和125社區有兩個單元通往樓頂的大門上了鎖,小區其他居民無法上到樓頂晾曬及活動。經查得知,系123社區業主彭某(化姓)和125社區單某(化姓)所為,他們均花費數萬元在各自小區樓頂,分別建起了3米高、50余平方米的光伏頂。2名業主還表示,他們均在發改部門進行了備案,才開始建設的。
為此,青山區鋼都花園街征求規劃、城管部門意見,認為這兩處樓頂的光伏頂搭建構筑物屬于違建,且在未征得多數居民同意的情況下占用了公共空間,因此依法要求這兩人拆除。
據介紹,鋼都花園街還有十幾戶樓頂的居民也打算建光伏頂,為避免成為違建,街道開展了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居民劉先生說,幸虧宣傳及時,如果盲目搭起來又被拆掉,就虧大了。
事實上,前述的漢陽區鈺龍旭輝半島小區業主劉明搭建光伏發電設施,也未征得其他利益相關居民的意見。五里墩街執法中心要求該小區物業公司,立刻對搭建分布光伏發電設施事宜作出公告,并征求居民的意見。公示期間,多數居民也不同意劉明占用公共空間安裝光伏發電設施,所以依法拆除。
光伏發電設備依托的建筑物應合法
據了解,武漢市對屋頂建光伏發電設備實行備案管理,市民在屋頂建光伏發電站不需要城管、規劃等相關部門審批。2020年5月11日,武漢市城管執法委與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發布的專題會議紀要顯示,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無需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這是否意味著就此可以隨意建光伏發電頂呢?武漢城管執法委查違處副處長張輝表示,需要滿足兩個條件。首先,光伏發電設備所依托的建筑物及設施應合法。比如有的市民為了讓太陽能板采光更好,在屋頂上用磚砌起數米高的支撐體,用來擱放太陽能板。但支撐體是違法建筑,必須進行拆除;其次,屋頂建光伏發電設備,除了少數在單位、私房上建的,建筑物與設施所有人是同一主體,多數市民都是在公共屋頂上自建,按照規定,建設者應該征得其他業主同意,否則仍屬違建。
市民李先生買了黃陂灄口街漢北首府小區3樓的一套房子,屋外有一個50多平方米的露臺。2016年5月,他在裝修房屋時,準備花10萬元將露臺加以改造,安裝光伏發電站。據測算,李先生安裝的光伏發電站建成后,每天可發電20多度,除去自家用電,一年可賣電7000度。賣電一年的收入加上國家相應的補貼,一年有6000元。
就在李先生安裝鋼架時,灄口城管中隊發現了這一情況。因李先生無法提供露臺系他家獨自使用的證明,城管執法人員認定這是違建,將其拆除。執法人員稱,只要房管部門證明露臺系李先生家所有,就可以重新安裝光伏發電站。今年6月3日,城管執法人員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李先生的購房合同中,已明確這個露臺為他家使用。他到房管部門辦了權屬證,就重新在露臺上安裝了光伏發電設施。
去年11月,武漢市江漢區北湖街依法拆除建設社區黃孝河北路一居民樓頂近600平方米歷史違建。今年6月3日,江漢區北湖街人大工委專職副主任陳剛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拆除違建后,街道統一對樓頂進行鋪設防水涂層,并設計曬衣架、綠化等公共設施,用于改善樓頂環境。此外,經過前期對武漢的一棟居民樓頂考察,街里還計劃出資在黃孝河北路區域內的一些樓頂鋪設光伏發電設施,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發電的收益將用于社區公益活動及項目,一舉兩得。
“目前,正在進行光伏設施的設計工作。”陳剛說,等設計方案出來后,再征求居民意見,建設費用也不用居民掏錢,受益的是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