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换脸,又黄又大又爽a片三年片,毛茸茸的撤尿,麻豆短视频传媒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評估未來十年的東南亞發電燃料組合

   2020-05-22 IHSMarkitEnergy10320
核心提示:過去十年,東南亞經歷了經濟和電力需求的強勁增長。到2019年底,該地區約90%的發電量均來自常規能源(煤炭、天然氣和水力),而
過去十年,東南亞經歷了經濟和電力需求的強勁增長。到2019年底,該地區約90%的發電量均來自常規能源(煤炭、天然氣和水力),而可再生能源則占比不足10%。下一個十年,東南亞將繼續沿這一軌跡發展。為推動電力需求增長,獨立發電商已經把重點放在燃氣發電和可再生能源上。

需求增長仍將保持強勁勢頭

過去十年,在電力需求強勁增長的推動下,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半數的成員國都實現了超5%的年度GDP增長。緬甸和越南引領了該地區的電力需求增長,年峰值需求增幅超9.5%。盡管需求增長迅速,供應卻未能跟上,導致發電備用容量處于較低水平。發電量儲備利潤率較低造成緬甸停電頻繁。從而,減載在所難免。

下一個十年,隨著經濟的發展、電氣化的推進和人口的增長,再加上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帶動,東盟電力需求將繼續增長。其中,越南將是增長最快的國家——到2030年,該國每年總耗電量將翻番,達到460太瓦時(TWh)。在大多數東盟國家,電力需求結構將保持在70:20:10的比例,即大約70%的需求要由基荷發電來滿足,20%要靠腰荷發電,還有10%依靠峰荷發電。

火力發電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

火力發電仍然是大多數國家電力發展計劃的一部分,因為它能提供穩定、可靠、平價(因國家而異)的基荷發電。如圖1所示,目前,該地區運行的燃煤電廠機組仍相對年輕。由于95%的電廠目前都服役不到30年,因此東南亞可能沒有幾家電廠會在未來十年內退役。同樣,燃氣發電廠也有70%以上服役尚不足20年。到2030年,大多數現有的煤電和天然氣發電機組仍將保持運行。


目前在建的燃煤發電項目約為2100萬千瓦,燃氣發電廠項目約為1700萬千瓦。雖然最近很多燃煤發電項目都面臨延期,但施工已經開始,項目取消的可能性很低。這些新增發電容量將在未來5-6年內上線,有助維持火力發電在發電燃料組合中的占比。

這些已規劃項目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從政府的計劃和開發商的項目公告來看,有5000萬千瓦的燃煤發電和6200萬千瓦的燃氣發電項目正在考慮之中。這些項目總計需要約1400億美元的新投資。隨著燃煤發電獲得的財政支持逐漸減少,一些擬議項目可能會從計劃中剔除。另一方面,燃氣發電項目則始終能獲得資金。它們面臨的主要障礙是如何從國內天然氣項目或液化天然氣(LNG)項目獲得天然氣供應。考慮到各種制約因素,埃信華邁預測,到2030年煤炭和燃氣發電容量將凈增約9000萬千瓦。

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目標和政策帶動下的新一輪發展大潮

東盟設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在其能源組合中的占比要達到23%。各個成員國也設定了各自的可再生能源目標(RET)。這些目標大多低于東盟設定的指標,但也頗為可觀。過去幾年里,大多數東盟國家都更新了自己的RET,要么提高目標,要么將目標年份提前。圖2匯總了主要東盟國家的RET以及當前裝機水平。


此圖也顯示了當前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大多數國家正從固定補貼電價(FiT)轉向招標或其他模式。過去18個月,依靠93.5美元/兆瓦時的固定補貼電價,越南從一個沒有公用事業級光伏項目的國家轉變成一個擁有約500萬千瓦光伏容量的國度。越南政府計劃在2020年從FiT過渡到光伏競標,同時降低已獲批項目的FiT水平。菲律賓打算在建立可再生能源市場體系后實施可再生能源組合標準(RPS)。作為其RPS規則的一部分,該國提出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每年應提高1%。總體來看,東盟國家一致在積極調整政策,以便更好地支持其RET。

雖然政策支持有助于刺激可再生能源發展,但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也是促進增長的重要因素。到2030年,東盟國家的光伏平均平準化度電成本(LCOE)預計將下降50%,這將化解一直阻礙著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成本之爭。未來幾年將掀起一輪新項目開發熱潮,可再生能源滲透率隨后將達到更高的水平——穩定性、并網和棄電方面的挑戰也會隨之增加。根據埃信華邁的分析,并非所有國家都能實現其RET。在圖2所示六國中,一半的國家都將無法達成目標,而另一半則有可能實現目標,原因在于目標落后過時、并網可再生能源增長強勁以及電表后端光伏在工商業部門加速普及。

指日可待:結構均衡的發電燃料組合

相比全球范圍內更為發達的地區,東南亞發電燃料組合的發展形式并不是“替代”。由于需求增長強勁,所有發電技術均都有發展空間。埃信華邁預計各類型發電技術都將實現強勁增長,包括常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而成本高昂的柴油和石油發電則將逐漸淘汰。

到2030年,東南亞地區將新增1.78億千瓦發電容量——其中約50%來自火力發電項目、32%來自可再生能源(光伏和風電),其余則來自水力發電和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在整個發電燃料組合中,燃煤和燃氣發電廠將占比73%左右,略低于當前的76%。新增水電開發項目將受到資源潛力和供需地點錯配的制約。水力發電的占比將保持在14%左右。下一個十年,光伏和風電占比將增長四倍,即從25太瓦時增至117太瓦時。總體而言,東南亞的未來發展趨勢是走向更清潔的,結構均衡的發電組合。更具可持續性的發電技術將進一步普及。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化县| 昌都县| 文成县| 财经| 嘉义县| 永修县| 商丘市| 东安县| 永川市| 小金县| 毕节市| 贺兰县| 定西市| 阿瓦提县| 瑞安市| 紫云| 拉萨市| 米易县| 合肥市| 沈阳市| 时尚| 西乌珠穆沁旗| 仙桃市| 万宁市| 绥中县| 公主岭市| 江津市| 洪洞县| 牙克石市| 米易县| 西和县| 同仁县| 临清市| 镇宁| 霍林郭勒市| 库尔勒市| 夏邑县| 乌拉特后旗| 达州市| 昂仁县| 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