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平原地區基本實現“無煤化”,
天津市除山區使用無煙型煤外,
其他地區取暖散煤基本“清零”,
河北省平原農村地區取暖散煤基本“清零”,
2020年京津冀煤炭消費力爭控制在3億噸左右……
這些燃煤壓減目標是不特振奮人心?
近日,《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正式印發實施,這是首個聚焦京津冀三地能源發展的行動計劃,包括10個組成部分,共計51條,并提出68項項目清單,明確了時間節點。上述的燃煤壓減目標,就涵蓋在能源協同治理章節中。
此次行動計劃有何亮點?京津冀三地能源協同發展有何優勢?行動計劃有哪些主要內容?
亮點
行動計劃+項目清單
京津冀同屬京畿重地,是我國最具發展活力的三大經濟增長極之一,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隨著能源消費進入增速換擋期,三地都面臨優化能源結構改善空氣質量、加強設施能力建設提升能源供應保障水平等共同需求,有必要立足京津冀能源特點,全面推動能源協同發展,強化區域協同保障。于是,行動計劃應運而生——
此次行動計劃的亮點多多
首先,這是京津冀三地首次聯合發布區域能源協同發展行動計劃。本次行動計劃著力加強三地能源系統的集中謀劃,統籌區域內能源儲運設施建設,打造一體化能源系統;同時,發揮各自比較優勢,明確三地能源發展重點,創新省際能源合作模式,構建多層次、寬領域的能源融合發展機制,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其次,按照“遠期有規劃、年度有計劃及重點項目”的梯次推進政策體系,在行動計劃中把各項任務細化、量化、項目化、具體化,在行動計劃中明確了項目清單,部署了68項具體任務,并明確了時間節點。
第三,提出了“八大協同”任務,三地協同工作不局限于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更為重要的是在戰略上謀協同,強調共同推進區域綠色低碳發展,共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共同提升能源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共同研究完善統一標準體系,共同加快能源市場化步伐。
優勢
科技創新協同性較強
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有什么優勢和基礎?
首先,能源基礎設施一體化條件較好。河北省環繞京津,三地電網、油氣管網、鐵路運煤通道等能源基礎設施聯系緊密,具備互聯互通和一體化的基礎。
其次,能源發展互補性較強。北京和天津除京西煤礦、大港及近海油田外,基本不生產化石能源,能源對外依存度較高,河北是能源生產大省,同時也是能源消費大省。
第三,科技創新協同性較強。京津冀區域,是全國創新要素最集聚的區域之一。發揮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天津先進制造研發基地、河北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的特色優勢,依托河北省豐富的能源資源和廣闊市場應用空間,可以實現一體化協同創新,有利于打造全國重要的能源科技示范基地。
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的特色優勢如何發揮?
行動計劃里當然有考慮
相關負責人介紹,行動計劃專門部署了三地共同推進能源創新的工作,重點是兩個方面:
一是建立協同創新平臺,發揮北京創新優勢,建設京津冀能源協同創新中心和產學研聯盟,以重大項目為載體,以重大科技專項和科研項目為支撐,鼓勵高效儲能、智慧融合控制等關鍵技術研究,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
二是強化示范引領,開展北京海淀北部新區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北京未來科技城能源互聯網示范工程,建設中新天津生態城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河北煤炭集約開發示范工程、張北風光熱儲輸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等一批示范項目。
行動計劃有哪些重點內容?發改君給大伙兒劃了劃——
一、能源戰略協同
保障能源安全,適度超前規劃布局能源基礎設施,統籌區域能源供應,打造多元化能源安全保障格局;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步伐,全面壓減煤炭消費總量,實施清潔能源替代;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打造區域科技創新平臺,加快能源市場化改革步伐,提升能源發展動力;
統籌對外戰略合作,共同推進與內蒙、山西、陜西、新疆等資源富集地區和能源企業的戰略合作,形成多元多向保障格局。
二、能源設施協同
加快電力一體化建設,建設特高壓輸電通道,完善500千伏骨干網絡,加強支撐電源建設,優化區域電源布局,加快核電項目前期工作,統籌新能源汽車供能設施;
加快油氣設施一體化建設,統籌油氣資源開發利用,加強原油儲輸能力建設,推動天然氣輸氣干線建設,加快LNG輸氣能力建設;
提升區域清潔供熱水平,擴大三河熱電廠向通州供熱規模,推動延慶實現綠色供熱,實現涿州熱電廠向河北涿州和北京房山供熱。
三、能源治理戰略協同
大力壓減煤炭消費,推進冬季清潔取暖,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原則,推進清潔能源替代,完成“禁煤區”建設任務,加快推進燃煤鍋爐關停淘汰,推動散煤治理工作;
推進傳統能源清潔化改造,加快煤炭清潔利用,實施油品升級改造,實施煤炭綠色開發;
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快推進去產能工作,淘汰煤炭、電力行業落后產能。
四、能源綠色發展協同
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大力發展風電、光電,推進風電基地建設;
打造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崇禮低碳奧運專區;
規劃建設能源高端應用示范區,鼓勵多能互補、智能融合的能源利用新模式;
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優先安排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上網,實現在京津冀區域一體化消納。
五、能源管理協同
加強調峰能力建設,進一步增強電力、燃氣調峰能力,積極發展儲能設施;
提高應急保障能力,完善應急決策和聯動調度機制,建立氣源保障統一協調機制,落實政府應急儲備,制定區域能源綜合應急預案;
強化能源運行協同,完善監測預警,強化需求側管理,提高用戶響應能力。
六、能源創新協同
建立協同創新平臺,以重大項目為載體,以重大科技專項和科研項目為支撐,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
強化示范引領,在三省市開展一批示范工程。
七、能源市場協同
統一市場準入標準,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三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
推進區域電力市場協同發展,有序推進電力市場建設,逐步擴大直接交易規模,研究建立電力輔助服務市場;
推進區域企業合作,倡導三地重點能源企業以股權方式開展合作,推進與社會資本合作。
八、能源政策協同
加快統一標準體系,包括質量標準、排放標準和設施標準;
實施政策引導,加大煤改清潔能源支持力度,研究設立京津冀能源結構調整基金,完善地方財稅政策。
九、保障機制
建立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機制,由三省市能源主管部門組成聯席會議,輪流定期組織調度,加強對協同事項的統籌指導和綜合協調,建立重要事項日常及時溝通機制,建立項目對接機制。
最后,發改君還是要給大家敲敲黑板,說說本次行動計劃的重要背景。
本次行動計劃是全市能源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思想,切實把思想、認識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上來,堅定不移地圍繞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制定的京津冀能源協同工作計劃。通過實施行動計劃,發揮三地比較優勢,創新區域能源合作,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保障京津冀區域能源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首都空氣質量改善,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天津市除山區使用無煙型煤外,
其他地區取暖散煤基本“清零”,
河北省平原農村地區取暖散煤基本“清零”,
2020年京津冀煤炭消費力爭控制在3億噸左右……
這些燃煤壓減目標是不特振奮人心?
近日,《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正式印發實施,這是首個聚焦京津冀三地能源發展的行動計劃,包括10個組成部分,共計51條,并提出68項項目清單,明確了時間節點。上述的燃煤壓減目標,就涵蓋在能源協同治理章節中。
此次行動計劃有何亮點?京津冀三地能源協同發展有何優勢?行動計劃有哪些主要內容?
亮點
行動計劃+項目清單
京津冀同屬京畿重地,是我國最具發展活力的三大經濟增長極之一,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隨著能源消費進入增速換擋期,三地都面臨優化能源結構改善空氣質量、加強設施能力建設提升能源供應保障水平等共同需求,有必要立足京津冀能源特點,全面推動能源協同發展,強化區域協同保障。于是,行動計劃應運而生——
此次行動計劃的亮點多多
首先,這是京津冀三地首次聯合發布區域能源協同發展行動計劃。本次行動計劃著力加強三地能源系統的集中謀劃,統籌區域內能源儲運設施建設,打造一體化能源系統;同時,發揮各自比較優勢,明確三地能源發展重點,創新省際能源合作模式,構建多層次、寬領域的能源融合發展機制,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其次,按照“遠期有規劃、年度有計劃及重點項目”的梯次推進政策體系,在行動計劃中把各項任務細化、量化、項目化、具體化,在行動計劃中明確了項目清單,部署了68項具體任務,并明確了時間節點。
第三,提出了“八大協同”任務,三地協同工作不局限于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更為重要的是在戰略上謀協同,強調共同推進區域綠色低碳發展,共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共同提升能源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共同研究完善統一標準體系,共同加快能源市場化步伐。
優勢
科技創新協同性較強
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有什么優勢和基礎?
首先,能源基礎設施一體化條件較好。河北省環繞京津,三地電網、油氣管網、鐵路運煤通道等能源基礎設施聯系緊密,具備互聯互通和一體化的基礎。
其次,能源發展互補性較強。北京和天津除京西煤礦、大港及近海油田外,基本不生產化石能源,能源對外依存度較高,河北是能源生產大省,同時也是能源消費大省。
第三,科技創新協同性較強。京津冀區域,是全國創新要素最集聚的區域之一。發揮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天津先進制造研發基地、河北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的特色優勢,依托河北省豐富的能源資源和廣闊市場應用空間,可以實現一體化協同創新,有利于打造全國重要的能源科技示范基地。
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的特色優勢如何發揮?
行動計劃里當然有考慮
相關負責人介紹,行動計劃專門部署了三地共同推進能源創新的工作,重點是兩個方面:
一是建立協同創新平臺,發揮北京創新優勢,建設京津冀能源協同創新中心和產學研聯盟,以重大項目為載體,以重大科技專項和科研項目為支撐,鼓勵高效儲能、智慧融合控制等關鍵技術研究,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
二是強化示范引領,開展北京海淀北部新區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北京未來科技城能源互聯網示范工程,建設中新天津生態城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河北煤炭集約開發示范工程、張北風光熱儲輸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等一批示范項目。
行動計劃有哪些重點內容?發改君給大伙兒劃了劃——
一、能源戰略協同
保障能源安全,適度超前規劃布局能源基礎設施,統籌區域能源供應,打造多元化能源安全保障格局;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步伐,全面壓減煤炭消費總量,實施清潔能源替代;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打造區域科技創新平臺,加快能源市場化改革步伐,提升能源發展動力;
統籌對外戰略合作,共同推進與內蒙、山西、陜西、新疆等資源富集地區和能源企業的戰略合作,形成多元多向保障格局。
二、能源設施協同
加快電力一體化建設,建設特高壓輸電通道,完善500千伏骨干網絡,加強支撐電源建設,優化區域電源布局,加快核電項目前期工作,統籌新能源汽車供能設施;
加快油氣設施一體化建設,統籌油氣資源開發利用,加強原油儲輸能力建設,推動天然氣輸氣干線建設,加快LNG輸氣能力建設;
提升區域清潔供熱水平,擴大三河熱電廠向通州供熱規模,推動延慶實現綠色供熱,實現涿州熱電廠向河北涿州和北京房山供熱。
三、能源治理戰略協同
大力壓減煤炭消費,推進冬季清潔取暖,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原則,推進清潔能源替代,完成“禁煤區”建設任務,加快推進燃煤鍋爐關停淘汰,推動散煤治理工作;
推進傳統能源清潔化改造,加快煤炭清潔利用,實施油品升級改造,實施煤炭綠色開發;
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快推進去產能工作,淘汰煤炭、電力行業落后產能。
四、能源綠色發展協同
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大力發展風電、光電,推進風電基地建設;
打造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崇禮低碳奧運專區;
規劃建設能源高端應用示范區,鼓勵多能互補、智能融合的能源利用新模式;
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優先安排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上網,實現在京津冀區域一體化消納。
五、能源管理協同
加強調峰能力建設,進一步增強電力、燃氣調峰能力,積極發展儲能設施;
提高應急保障能力,完善應急決策和聯動調度機制,建立氣源保障統一協調機制,落實政府應急儲備,制定區域能源綜合應急預案;
強化能源運行協同,完善監測預警,強化需求側管理,提高用戶響應能力。
六、能源創新協同
建立協同創新平臺,以重大項目為載體,以重大科技專項和科研項目為支撐,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
強化示范引領,在三省市開展一批示范工程。
七、能源市場協同
統一市場準入標準,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三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
推進區域電力市場協同發展,有序推進電力市場建設,逐步擴大直接交易規模,研究建立電力輔助服務市場;
推進區域企業合作,倡導三地重點能源企業以股權方式開展合作,推進與社會資本合作。
八、能源政策協同
加快統一標準體系,包括質量標準、排放標準和設施標準;
實施政策引導,加大煤改清潔能源支持力度,研究設立京津冀能源結構調整基金,完善地方財稅政策。
九、保障機制
建立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機制,由三省市能源主管部門組成聯席會議,輪流定期組織調度,加強對協同事項的統籌指導和綜合協調,建立重要事項日常及時溝通機制,建立項目對接機制。
最后,發改君還是要給大家敲敲黑板,說說本次行動計劃的重要背景。
本次行動計劃是全市能源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思想,切實把思想、認識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上來,堅定不移地圍繞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制定的京津冀能源協同工作計劃。通過實施行動計劃,發揮三地比較優勢,創新區域能源合作,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保障京津冀區域能源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首都空氣質量改善,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