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一大早兒,家住濟南長清區平安辦事處抄紙王莊的王傳江和往常一樣,登上自家屋頂查看光伏發電設備是否運轉正常。此時,配電箱內的數字顯示,當天已經發了5.4度電。對王傳江來說,這相當于“掙”了4.59元錢。
這只是一個縮影。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張曉斌表示,僅今年上半年,山東省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新增裝機容量就達到了1.23GW,位居國內前三。
而在19日舉行的2017年中國戶用光伏大會上,山東省政府參事、山東省統計局原局長姜玉山表示,山東是太陽能生產制造應用大省,光熱全國第一,光伏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山東希望以此為抓手,實現新能源產業從制造大省到應用大省的跨越式轉變。”
收益比存錢更高
“污染小,環保效益突出。光伏發電項目在發電過程中,沒有噪聲,也不會對空氣和水產生污染。更大的好處是發出的電可以賣給國家。”王傳江告訴記者,只需要盯緊電表盤里忽閃忽閃的數字,眼瞅著就能掙錢。“早上發電量不行,中午以后才是發電高峰,數字變化很快。”
“暫時還沒拿到補貼,因為定的是半年一結。”當記者詢問補貼的情況時,王傳江笑著說,“估計年底能拿到七八千元吧。”
據了解,王傳江是今年6月份安裝的戶用光伏設備,裝機容量是10.4千瓦。“正常情況下,每天的發電量在60度左右,一度電的補貼在0.85元,而在6月30日前則是0.9元一度。”
按照他的說法,只要發電收益高于6%,就比把錢存在銀行劃算。王傳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10.4千瓦的戶用光伏整個投資在8萬元左右,一年即使按照300天計算,就可以發1.8萬度的電,按照0.85元一度的價格賣給電網,一年的收益差不多在1.5萬元左右。“這樣算下來,每年的收益率在20%左右,遠高于銀行存款,差不多6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
而據記者了解,目前光伏電站的運營壽命在25年左右,如此計算,有近20年的收益則是王傳江“白掙”的,除去必要的維護外,王傳江還是能掙不少。
實際上,這并不是個例,濟南的長清、章丘等地的很多村民都在自家屋頂安裝了光伏發電設備。此外,煙臺和德州也是戶用光伏發展較為迅速的城市。
一份公開資料顯示,山東作為我國太陽能產業綜合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在繼續領跑光熱產業的同時,也在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實現光熱光伏協調發展。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山東省光伏裝機容量突破5.01GW,其中地面電站裝機容量達3.42GW,分布式裝機容量達1.59GW。
國網山東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主任楊明輝告訴記者,“最近2年山東光伏產業發展非常迅猛。到今年底,山東的光伏將達到甚至突破580萬千瓦。”
與此同時,山東的分布式光伏同樣也有很大的增幅:截止到8月份,分布式光伏的累計發電量是11.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了95.73%。
而根據山東省太陽能“十三五”發展規劃,到2020年底,山東省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要達到10GW,平均每年新增1.8GW。
龍頭企業發展乏力
盡管山東的光伏產業發展尋迅速,全省300多家太陽能企業,大部分是太陽能熱水器企業,銷售收入達到30億元的企業不足10家,大部分企業銷售收入都在1億元以下,產業集中度低,產業布局不盡合理。在戶用光伏領域,包括漢能、天合光能、航天機電、愛康集團等光伏龍頭企業,大部分都是從2016年末或2017年初才開始進入市場。
山東航禹能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丁文磊表示,站在分布式光伏這個風口上,大家都想分得一杯羹。如果企業不夠快不夠大,那么很可能就淹沒在這一輪競爭中。
德州一家光伏企業負責人黃強告訴記者,光伏電站市場報價普遍在每瓦8元以上,但市場上有一些企業采用低質拼裝品報價低于6元。“這種低質拼裝品看似安裝費用低,初期發電也沒問題,但是光伏電站的后期維護直接關系到發電量與使用壽命,已經出現了經銷商拒絕維護這種低質拼裝品。”
除了上述問題外,資金問題也困擾著光伏企業的發展。據了解,目前大多數戶用光伏都是采取貸款模式,企業和銀行合作。不過也有不少企業無法和金融機構合作,帶來的結果就是資金壓力。“山東省僅有6個縣區的銀行愿意與我們合作,而且利率不一樣,低的是6厘多,高的是9厘,此外銀行一般要求經銷商交5%-20%保證金,所以當地經銷商壓力較大。”該負責人表示。
欲進行跨越式轉變
統計資料顯示,山東省是全國日照資源比較好的地區,房屋朝向條件較好,可開發的房屋有9萬個。按照一套10kW系統,一戶人家一年就可收到電費1萬元左右。如果戶用光伏規模上來之后,這將給山東省經濟帶來巨大影響。
對此,姜玉山表示,山東光伏產業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去年山東省發布了山東省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最大的亮點就是實施分布式光伏發電工程,如此龐大的工程除了大片的工商屋頂之外,更多分布在廣大農村的老百姓屋頂,這將是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的主戰場。
今年8月份,山東八部門聯合發文,推進“工業綠動力”計劃,鼓勵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工程。對太陽能集熱系統在化工、食品加工、紡織等工業領域的應用工程示范項目予以獎勵。
此外,山東省在光伏補貼方面做了一個重要的轉換舉措。此前補貼分布式光伏投資商,提高光伏項目收益,提高投資商積極性;未來,將轉換為給屋頂安裝分布式光伏的補貼,并從節能角度考核屋頂業主;通過“補貼+考核”兩種手段,提高屋頂業主安裝光伏的積極性,從而讓更多的屋頂光伏發電進入市場,擴大山東省的分布式光伏市場份額。
據張曉斌介紹,山東未來將出臺具體的補貼政策,對安裝分布式光伏的屋頂業主予以獎勵,以期讓更多的屋頂進入市場。
就在本月初,山東省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山東省“十三五”期間光伏發電、電網接入和市場消納等方面的要求。鼓勵和支持利用固定建筑物屋頂、墻面及附屬場所建設的以自發自用為主、余電上網為輔且在配電網平衡調節、就近消納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盡可能減少光伏發電對系統調峰的影響。
這只是一個縮影。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張曉斌表示,僅今年上半年,山東省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新增裝機容量就達到了1.23GW,位居國內前三。
而在19日舉行的2017年中國戶用光伏大會上,山東省政府參事、山東省統計局原局長姜玉山表示,山東是太陽能生產制造應用大省,光熱全國第一,光伏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山東希望以此為抓手,實現新能源產業從制造大省到應用大省的跨越式轉變。”
收益比存錢更高
“污染小,環保效益突出。光伏發電項目在發電過程中,沒有噪聲,也不會對空氣和水產生污染。更大的好處是發出的電可以賣給國家。”王傳江告訴記者,只需要盯緊電表盤里忽閃忽閃的數字,眼瞅著就能掙錢。“早上發電量不行,中午以后才是發電高峰,數字變化很快。”
“暫時還沒拿到補貼,因為定的是半年一結。”當記者詢問補貼的情況時,王傳江笑著說,“估計年底能拿到七八千元吧。”
據了解,王傳江是今年6月份安裝的戶用光伏設備,裝機容量是10.4千瓦。“正常情況下,每天的發電量在60度左右,一度電的補貼在0.85元,而在6月30日前則是0.9元一度。”
按照他的說法,只要發電收益高于6%,就比把錢存在銀行劃算。王傳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10.4千瓦的戶用光伏整個投資在8萬元左右,一年即使按照300天計算,就可以發1.8萬度的電,按照0.85元一度的價格賣給電網,一年的收益差不多在1.5萬元左右。“這樣算下來,每年的收益率在20%左右,遠高于銀行存款,差不多6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
而據記者了解,目前光伏電站的運營壽命在25年左右,如此計算,有近20年的收益則是王傳江“白掙”的,除去必要的維護外,王傳江還是能掙不少。
實際上,這并不是個例,濟南的長清、章丘等地的很多村民都在自家屋頂安裝了光伏發電設備。此外,煙臺和德州也是戶用光伏發展較為迅速的城市。
一份公開資料顯示,山東作為我國太陽能產業綜合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在繼續領跑光熱產業的同時,也在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實現光熱光伏協調發展。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山東省光伏裝機容量突破5.01GW,其中地面電站裝機容量達3.42GW,分布式裝機容量達1.59GW。
國網山東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主任楊明輝告訴記者,“最近2年山東光伏產業發展非常迅猛。到今年底,山東的光伏將達到甚至突破580萬千瓦。”
與此同時,山東的分布式光伏同樣也有很大的增幅:截止到8月份,分布式光伏的累計發電量是11.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了95.73%。
而根據山東省太陽能“十三五”發展規劃,到2020年底,山東省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要達到10GW,平均每年新增1.8GW。
龍頭企業發展乏力
盡管山東的光伏產業發展尋迅速,全省300多家太陽能企業,大部分是太陽能熱水器企業,銷售收入達到30億元的企業不足10家,大部分企業銷售收入都在1億元以下,產業集中度低,產業布局不盡合理。在戶用光伏領域,包括漢能、天合光能、航天機電、愛康集團等光伏龍頭企業,大部分都是從2016年末或2017年初才開始進入市場。
山東航禹能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丁文磊表示,站在分布式光伏這個風口上,大家都想分得一杯羹。如果企業不夠快不夠大,那么很可能就淹沒在這一輪競爭中。
德州一家光伏企業負責人黃強告訴記者,光伏電站市場報價普遍在每瓦8元以上,但市場上有一些企業采用低質拼裝品報價低于6元。“這種低質拼裝品看似安裝費用低,初期發電也沒問題,但是光伏電站的后期維護直接關系到發電量與使用壽命,已經出現了經銷商拒絕維護這種低質拼裝品。”
除了上述問題外,資金問題也困擾著光伏企業的發展。據了解,目前大多數戶用光伏都是采取貸款模式,企業和銀行合作。不過也有不少企業無法和金融機構合作,帶來的結果就是資金壓力。“山東省僅有6個縣區的銀行愿意與我們合作,而且利率不一樣,低的是6厘多,高的是9厘,此外銀行一般要求經銷商交5%-20%保證金,所以當地經銷商壓力較大。”該負責人表示。
欲進行跨越式轉變
統計資料顯示,山東省是全國日照資源比較好的地區,房屋朝向條件較好,可開發的房屋有9萬個。按照一套10kW系統,一戶人家一年就可收到電費1萬元左右。如果戶用光伏規模上來之后,這將給山東省經濟帶來巨大影響。
對此,姜玉山表示,山東光伏產業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去年山東省發布了山東省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最大的亮點就是實施分布式光伏發電工程,如此龐大的工程除了大片的工商屋頂之外,更多分布在廣大農村的老百姓屋頂,這將是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的主戰場。
今年8月份,山東八部門聯合發文,推進“工業綠動力”計劃,鼓勵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工程。對太陽能集熱系統在化工、食品加工、紡織等工業領域的應用工程示范項目予以獎勵。
此外,山東省在光伏補貼方面做了一個重要的轉換舉措。此前補貼分布式光伏投資商,提高光伏項目收益,提高投資商積極性;未來,將轉換為給屋頂安裝分布式光伏的補貼,并從節能角度考核屋頂業主;通過“補貼+考核”兩種手段,提高屋頂業主安裝光伏的積極性,從而讓更多的屋頂光伏發電進入市場,擴大山東省的分布式光伏市場份額。
據張曉斌介紹,山東未來將出臺具體的補貼政策,對安裝分布式光伏的屋頂業主予以獎勵,以期讓更多的屋頂進入市場。
就在本月初,山東省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山東省“十三五”期間光伏發電、電網接入和市場消納等方面的要求。鼓勵和支持利用固定建筑物屋頂、墻面及附屬場所建設的以自發自用為主、余電上網為輔且在配電網平衡調節、就近消納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盡可能減少光伏發電對系統調峰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