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浦城縣發改局,官路鄉高門村村支書胡裕忠拿到了該村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審批備案表。“我們村的光伏項目是利用村委會辦公樓及村五保戶居住房屋的空地建設的,總投資62.25萬元,預計吸收5名貧困戶通過光伏發電致富,項目年收益可達10萬元。”據悉,這也是該縣首個報批的村級光伏發電項目。
浦城四季少雨少風,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太陽能資源比較豐富,建設光伏發電站,發展光伏項目,不僅可以發掘該縣電力資源新增長點,還可通過“光伏產業+小額信貸+貧困戶”模式,促進貧困村增收、貧困戶脫貧。今年,浦城縣通過廣泛考察調研、吸收周邊縣市經驗,共選定70個貧困村和6個少數民族村利用閑置土地實施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作為推動精準扶貧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目前,該縣76個村光伏項目都在有序推進中,預計可吸收貧困戶350余戶。
“在項目實施方面,我們參照市里的試點富嶺鎮圳邊村,采取縣財政補助、村委會投入、貧困戶申請貸款方式籌集資金,確保貧困戶不用承擔資金風險。”縣發改局工作人員說,圳邊村利用村里新建的“民族綜合大樓”頂部700多平米的閑置空間,建設80千瓦的光伏發電站,于7月13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每天發電量為450千瓦時左右,平均收益在380元以上。村主任沈從飛算了一筆賬:村里的7戶貧困戶每戶可向縣扶貧小額信貸助推協會申請三年期5萬元小額信貸貼息貸款,共投入35萬元,剩余部分由村里籌集。貸款到期后,首先從光伏發電三年產生效益扣除分紅后用于歸還本金,剩余部分資金由貧困戶一次歸還。“如果貧困戶到期無力歸還,我們將按照貧困戶投入形成的股份重新分配。”沈從飛說,每年除了還款和維護費用,年可返貧困戶每年3000元,到年底,這七個貧困戶就可以全面脫貧。
浦城四季少雨少風,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太陽能資源比較豐富,建設光伏發電站,發展光伏項目,不僅可以發掘該縣電力資源新增長點,還可通過“光伏產業+小額信貸+貧困戶”模式,促進貧困村增收、貧困戶脫貧。今年,浦城縣通過廣泛考察調研、吸收周邊縣市經驗,共選定70個貧困村和6個少數民族村利用閑置土地實施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作為推動精準扶貧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目前,該縣76個村光伏項目都在有序推進中,預計可吸收貧困戶350余戶。
“在項目實施方面,我們參照市里的試點富嶺鎮圳邊村,采取縣財政補助、村委會投入、貧困戶申請貸款方式籌集資金,確保貧困戶不用承擔資金風險。”縣發改局工作人員說,圳邊村利用村里新建的“民族綜合大樓”頂部700多平米的閑置空間,建設80千瓦的光伏發電站,于7月13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每天發電量為450千瓦時左右,平均收益在380元以上。村主任沈從飛算了一筆賬:村里的7戶貧困戶每戶可向縣扶貧小額信貸助推協會申請三年期5萬元小額信貸貼息貸款,共投入35萬元,剩余部分由村里籌集。貸款到期后,首先從光伏發電三年產生效益扣除分紅后用于歸還本金,剩余部分資金由貧困戶一次歸還。“如果貧困戶到期無力歸還,我們將按照貧困戶投入形成的股份重新分配。”沈從飛說,每年除了還款和維護費用,年可返貧困戶每年3000元,到年底,這七個貧困戶就可以全面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