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產能提速,龍頭地位有望提前實現。目前,公司多晶硅產能已達2萬噸,在建產能5萬噸。預計18年年底產能將擴大到7萬噸,提前釋放產能,國內的龍頭地位有望提前實現。之后加上樂山二期和包頭二期,公司的計劃總產能將達到12萬噸,成為全球領先的多晶硅制造廠商。另外,公司成本管控能力超強,現金成本已達到4萬元/噸以下,具有極強的國際競爭力,銷售收入和凈利率穩定增長。
電池片非硅成本大幅減少,滿產滿銷快速增長。公司目前電池產能3.4GW,包括位于合肥的2.4GW多晶電池及位于成都1GW高效單晶電池,同時成都在建2GW高效單晶電池預計將于本年度三季度末投產。今年上半年電池產銷量均超過1.8GW,同比增長超過80%,產能利用率超過100%,滿產滿銷。同時,公司非硅加工成本已經進入0.2-0.3元/w的區間。隨著公司各項降本增效措施的不斷精進以及與客戶、供應商合作關系的不斷深化,預計將進一步拉動太陽能電池加工成本10%左右的降幅,盈利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漁光一體”初顯成效,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在光伏發電業務方面,著重發展“漁光一體”及家庭戶用分布式發電項目。截至報告期末,公司通過審核的光伏發電項目達1000MW,在建項目約620MW,項目儲備規模超過5GW,其中,江蘇如東10MW“漁光一體”項目已累計實現發電2060萬度,銷售收入約2111萬元,毛利率約62.64%;二期10MW也于5月21日并網發電,目前已累計實現發電187萬度,銷售收入183萬元。同時,相應的魚塘養殖已陸續進入出塘、捕撈階段,將進一步提升項目整體的盈利能力。
電池片非硅成本大幅減少,滿產滿銷快速增長。公司目前電池產能3.4GW,包括位于合肥的2.4GW多晶電池及位于成都1GW高效單晶電池,同時成都在建2GW高效單晶電池預計將于本年度三季度末投產。今年上半年電池產銷量均超過1.8GW,同比增長超過80%,產能利用率超過100%,滿產滿銷。同時,公司非硅加工成本已經進入0.2-0.3元/w的區間。隨著公司各項降本增效措施的不斷精進以及與客戶、供應商合作關系的不斷深化,預計將進一步拉動太陽能電池加工成本10%左右的降幅,盈利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漁光一體”初顯成效,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在光伏發電業務方面,著重發展“漁光一體”及家庭戶用分布式發電項目。截至報告期末,公司通過審核的光伏發電項目達1000MW,在建項目約620MW,項目儲備規模超過5GW,其中,江蘇如東10MW“漁光一體”項目已累計實現發電2060萬度,銷售收入約2111萬元,毛利率約62.64%;二期10MW也于5月21日并網發電,目前已累計實現發電187萬度,銷售收入183萬元。同時,相應的魚塘養殖已陸續進入出塘、捕撈階段,將進一步提升項目整體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