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的空氣,蔚藍的天空,是每個人的“公共產品”。可如今,這樣的“公共產品”正變得越來越“奢侈”。在邗江,發展經濟的同時,也不忘向天空伸手要藍天。垃圾發電、新能源汽車、建筑產業、光伏發電、生態濕地保護,幾乎每一個行業都能看到環保的“身影”。
■垃圾發電
每天揚城的垃圾變成70萬度電
位于揚城西北角的楊廟鎮,有一座垃圾焚燒發電廠。每天清晨,環衛工將揚城各個住宅小區的生活垃圾收集起來,經中轉、運輸,于當天下午送到這里——泰達垃圾焚燒發電廠。
在這里,經過加工、處理,從全市各個小區運來的垃圾,將焚燒“變身”為一度度的電,最終送上國家電網。泰達廠副總談留平介紹,每天要處理從揚州主城區、儀征和江都運來的垃圾2000噸,日發電70萬度上國家電網。
泰達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從2009年開始建設,一期工程日處理垃圾1000噸。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市民產生的生活垃圾越來越多,1000噸的日處理能力已不能滿足需求,于是二期工程也被提上議事日程。目前,二期工程已竣工投產。一二期工程合計可日處理2000噸垃圾,基本可消化揚城每天產生的垃圾。
■新能源汽車
百公里油耗節省2-3升
位于邗江汽車產業園內的亞星客車,在國內客車行業整體下滑的背景下,成功實現了逆勢上揚。2016年實現扭虧為盈,為進入濰柴集團以來最“豐收”的一年。
今年上半年以來,亞星客車也取得了驕人的“戰績”:出口整車300輛,而去年同期只有103輛。亞星客車黨委副書記徐年元介紹,今年出口的方向主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東國家沙特,是他們的重要客戶。
沙特,一個并不缺乏石油的國家。出口客車給沙特,亞星也講究“新能源”三個字。“出口沙特的‘黑金剛’,采用濰柴的12升發動機,相比同類型的發動機,百公里油耗可節省2-3升。”徐年元說,盡管客戶并不缺油,但沙特客戶還是對“新能源”產品贊不絕口。
■建筑產業
建材流水生產,降低工地噪音
環保,追求的目標不僅是藍天白云、清澈的河水,還有人們耳根的“清凈”,清新的空氣。如果您家附近有建筑工地,可能您會抱怨工地不分晝夜的施工,影響了您的休息;白天工地上產生的揚塵,又破壞了您出行的心情。位于方巷鎮的和天下建筑產業園,是我市第一個建筑門類的專業產業園,主要從事建材的加工、生產。
“建房子需要用到的大梁,以前都是在工地上現場生產,不僅效率低下,還產生了噪音和揚塵污染,飽受周邊小區居民的詬病。” 和天下建筑產業園的行政經理張超說,現在他們流水線生產大梁一類的混凝土預構件,再賣給工地。提高了生產效率,也降低了噪音、揚塵等污染。
據了解,和天下建筑產業園分四期工程,一、二期從事門窗、玻璃、混凝土預構件的加工、生產制造,三、四期工程從事鋼結構產品的制造,還將建設建筑博物館。
■北湖濕地公園
將打造成揚城北郊的“后花園”
揚菱路往北走,不到公道橋往西,便進入了楊壽鎮境內。穿過郁郁蔥蔥的林間小路,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水域,不大的湖泊里,能看到漁民正在水中作業。
楊壽鎮副鎮長馮大江介紹,這里是規劃中的北湖濕地公園。 “濕地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馮大江介紹,濕地的存在,還有助于調節氣候。
“我們想給揚城的市民,提供一個周末度假休閑的好去處。”馮大江說,相關的規劃正在編制中,未來將招引旅游項目入駐。這里未來將成為揚城北郊的“城市后花園”。
■垃圾發電
每天揚城的垃圾變成70萬度電
位于揚城西北角的楊廟鎮,有一座垃圾焚燒發電廠。每天清晨,環衛工將揚城各個住宅小區的生活垃圾收集起來,經中轉、運輸,于當天下午送到這里——泰達垃圾焚燒發電廠。
在這里,經過加工、處理,從全市各個小區運來的垃圾,將焚燒“變身”為一度度的電,最終送上國家電網。泰達廠副總談留平介紹,每天要處理從揚州主城區、儀征和江都運來的垃圾2000噸,日發電70萬度上國家電網。
泰達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從2009年開始建設,一期工程日處理垃圾1000噸。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市民產生的生活垃圾越來越多,1000噸的日處理能力已不能滿足需求,于是二期工程也被提上議事日程。目前,二期工程已竣工投產。一二期工程合計可日處理2000噸垃圾,基本可消化揚城每天產生的垃圾。
■新能源汽車
百公里油耗節省2-3升
位于邗江汽車產業園內的亞星客車,在國內客車行業整體下滑的背景下,成功實現了逆勢上揚。2016年實現扭虧為盈,為進入濰柴集團以來最“豐收”的一年。
今年上半年以來,亞星客車也取得了驕人的“戰績”:出口整車300輛,而去年同期只有103輛。亞星客車黨委副書記徐年元介紹,今年出口的方向主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東國家沙特,是他們的重要客戶。
沙特,一個并不缺乏石油的國家。出口客車給沙特,亞星也講究“新能源”三個字。“出口沙特的‘黑金剛’,采用濰柴的12升發動機,相比同類型的發動機,百公里油耗可節省2-3升。”徐年元說,盡管客戶并不缺油,但沙特客戶還是對“新能源”產品贊不絕口。
■建筑產業
建材流水生產,降低工地噪音
環保,追求的目標不僅是藍天白云、清澈的河水,還有人們耳根的“清凈”,清新的空氣。如果您家附近有建筑工地,可能您會抱怨工地不分晝夜的施工,影響了您的休息;白天工地上產生的揚塵,又破壞了您出行的心情。位于方巷鎮的和天下建筑產業園,是我市第一個建筑門類的專業產業園,主要從事建材的加工、生產。
“建房子需要用到的大梁,以前都是在工地上現場生產,不僅效率低下,還產生了噪音和揚塵污染,飽受周邊小區居民的詬病。” 和天下建筑產業園的行政經理張超說,現在他們流水線生產大梁一類的混凝土預構件,再賣給工地。提高了生產效率,也降低了噪音、揚塵等污染。
據了解,和天下建筑產業園分四期工程,一、二期從事門窗、玻璃、混凝土預構件的加工、生產制造,三、四期工程從事鋼結構產品的制造,還將建設建筑博物館。
■北湖濕地公園
將打造成揚城北郊的“后花園”
揚菱路往北走,不到公道橋往西,便進入了楊壽鎮境內。穿過郁郁蔥蔥的林間小路,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水域,不大的湖泊里,能看到漁民正在水中作業。
楊壽鎮副鎮長馮大江介紹,這里是規劃中的北湖濕地公園。 “濕地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馮大江介紹,濕地的存在,還有助于調節氣候。
“我們想給揚城的市民,提供一個周末度假休閑的好去處。”馮大江說,相關的規劃正在編制中,未來將招引旅游項目入駐。這里未來將成為揚城北郊的“城市后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