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走進上猶縣營前鎮3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現場,但見工人們正忙于安裝支架、架設線路、機械打樁。該項目總投資3億元,占地800余畝,項目建成后將實現水上發電、水下養殖并行的模式。
上猶地處贛州西部,年日照1600小時以上。結合縣情,該縣采取建設家庭分布式電站和村鎮級集中式電站兩種模式,大力推進光伏扶貧。家庭分布式電站建設在貧困戶的屋頂或者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容量一般為3至5兆瓦,售電收入直接入貧困戶賬戶;村鎮級集中式電站捆綁全縣所有貧困戶和貧困村,以整組、整村、整鄉推進為模式,按每戶5千瓦、每個貧困村100千瓦的標準建設。目前,投資490萬元、裝機容量685.64千瓦的營前鎮蛛嶺村村級扶貧電站已并網發電,266戶貧困戶受益;東山鎮鎮級扶貧電站、社溪鎮嚴湖村村級扶貧電站也正加緊建設。
上猶地處贛州西部,年日照1600小時以上。結合縣情,該縣采取建設家庭分布式電站和村鎮級集中式電站兩種模式,大力推進光伏扶貧。家庭分布式電站建設在貧困戶的屋頂或者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容量一般為3至5兆瓦,售電收入直接入貧困戶賬戶;村鎮級集中式電站捆綁全縣所有貧困戶和貧困村,以整組、整村、整鄉推進為模式,按每戶5千瓦、每個貧困村100千瓦的標準建設。目前,投資490萬元、裝機容量685.64千瓦的營前鎮蛛嶺村村級扶貧電站已并網發電,266戶貧困戶受益;東山鎮鎮級扶貧電站、社溪鎮嚴湖村村級扶貧電站也正加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