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機和電視領域,小米與樂視之間“互撕”無疑是目前最熱門的事件之一。盡管經過一周的隔空交戰也沒能分出孰勝孰負,但這種同質化競爭帶來的惡劣影響已經開始引起其他行業的反思。對于中國光伏產業來說,要避免出現樂視小米式“互撕”局面,就必須由價格競爭轉向技術競爭,走差異化發展之路。
回顧中國光伏產業近十年來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在早期的市場競爭中,靠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是很容易做到的,于是很多企業利用“價格戰”成功地站穩了腳跟,并且占領了很大一部分海外市場份額,成為光伏組件中國制造的驕傲。在這期間,以無錫尚德、江西賽維為代表的一批光伏制造企業先后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備受資本市場追捧,一時風光無限。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隨著市場持續供應過剩,歐美開始征收反傾銷關稅,“價格戰”變得難以為繼,中國光伏制造業遭遇了一波挫折,有的企業不得不面臨停產的命運。以尚德電力為例,因無法就9家銀行的高額授信給出還款方案,2013年銀行債權人聯合向無錫中院遞交無錫尚德破產重整申請。一年之后,江西賽維幾乎是重蹈了無錫尚德的覆轍,資金鏈斷裂、資不抵債。
時至今日,我國的光伏產業漸漸復蘇回暖,國內市場對光伏產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大。筆者認為,在新的形勢下,光伏企業為避免重蹈低價競爭的覆轍需要兩條腿走路。
一是實現技術轉型升級。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方向,目前國內推出《中國制造2025》規劃,高端制造成為國家鼓勵的方向。具體到光伏行業,領跑者計劃的推出,也指明了光伏業通過技術升級實現整合的趨勢。對光伏企業而言,盡快掌握核心技術、高端技術,是避免低價競爭血海的必備能力。
二是差異化找準定位,擺脫同質競爭。在目前國家扶持政策接連出臺的利好時期,也是光伏產業重新布局實現差異化發展的關鍵時期,企業如果能夠重視產品創新,尋求差異化發展,那么現在正是和同質競爭企業拉開距離的良機。
在國內太陽能領域,漢能薄膜發電無疑是差異化轉型的代表。據了解,當年漢能進入光伏行業時,發現尚德、英利已經成為晶硅行業龍頭,如果再做同樣的產品必然要打“價格戰”。企業果斷決策,放棄晶硅專攻薄膜,主打移動能源和民用市場,目前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
“低價為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論是主流的晶硅太陽能電池,還是新興的薄膜太陽能電池,企業只要認真去研發,注重差異化發展,都會有新的收獲,對整個光伏行業而言,也會帶來新風氣,進而避免出現小米樂視之間難看的“互撕”場面。
回顧中國光伏產業近十年來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在早期的市場競爭中,靠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是很容易做到的,于是很多企業利用“價格戰”成功地站穩了腳跟,并且占領了很大一部分海外市場份額,成為光伏組件中國制造的驕傲。在這期間,以無錫尚德、江西賽維為代表的一批光伏制造企業先后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備受資本市場追捧,一時風光無限。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隨著市場持續供應過剩,歐美開始征收反傾銷關稅,“價格戰”變得難以為繼,中國光伏制造業遭遇了一波挫折,有的企業不得不面臨停產的命運。以尚德電力為例,因無法就9家銀行的高額授信給出還款方案,2013年銀行債權人聯合向無錫中院遞交無錫尚德破產重整申請。一年之后,江西賽維幾乎是重蹈了無錫尚德的覆轍,資金鏈斷裂、資不抵債。
時至今日,我國的光伏產業漸漸復蘇回暖,國內市場對光伏產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大。筆者認為,在新的形勢下,光伏企業為避免重蹈低價競爭的覆轍需要兩條腿走路。
一是實現技術轉型升級。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方向,目前國內推出《中國制造2025》規劃,高端制造成為國家鼓勵的方向。具體到光伏行業,領跑者計劃的推出,也指明了光伏業通過技術升級實現整合的趨勢。對光伏企業而言,盡快掌握核心技術、高端技術,是避免低價競爭血海的必備能力。
二是差異化找準定位,擺脫同質競爭。在目前國家扶持政策接連出臺的利好時期,也是光伏產業重新布局實現差異化發展的關鍵時期,企業如果能夠重視產品創新,尋求差異化發展,那么現在正是和同質競爭企業拉開距離的良機。
在國內太陽能領域,漢能薄膜發電無疑是差異化轉型的代表。據了解,當年漢能進入光伏行業時,發現尚德、英利已經成為晶硅行業龍頭,如果再做同樣的產品必然要打“價格戰”。企業果斷決策,放棄晶硅專攻薄膜,主打移動能源和民用市場,目前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
“低價為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論是主流的晶硅太陽能電池,還是新興的薄膜太陽能電池,企業只要認真去研發,注重差異化發展,都會有新的收獲,對整個光伏行業而言,也會帶來新風氣,進而避免出現小米樂視之間難看的“互撕”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