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肖薔報道:截至目前,內蒙古西部和東部地區并網的風電裝機已達2094萬千瓦。隨著新一批風電項目陸續投入運營,預計今年兩地并網風電裝機總容量將達到2298萬千瓦,超過三峽電站225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這意味著內蒙古將建成我國首個“風電三峽”。
我國風電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內蒙古貢獻最大。在國家政策推動和企業自身努力下,內蒙古風電快速發展,成為全國風電領域的排頭兵和領跑者。2011年初,內蒙古風電裝機突破1000萬千瓦,一舉成為首個風電并網裝機突破千萬千瓦的省份。今年一季度,內蒙古風電并網容量達2076.52萬千瓦,約占全國風電并網容量10107萬千瓦的20.5%,居全國首位。
據了解,目前覆蓋烏蘭察布、錫林郭勒等8個盟市的蒙西電網并網風電裝機已達1274萬千瓦,占統調機組總容量的24.8%。
來自國家電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內蒙古東部地區的并網風電裝機已經達到820萬千瓦,占地區電力裝機總量的34%,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
隨著風電裝機不斷刷新,內蒙古開始深入探索風電消納的技術和途徑。蒙西電網一直保持著高比例風電接納記錄。2013年,蒙西電網全年風電發電量219.77億千瓦時,風電發電占全網發電量11.1%,風電最大發電負荷占全網發電負荷30%,風電利用小時數高達2188小時。2014年,蒙西電網風電發電量234.8億千瓦時,占全網總發電量11.1%,同比增加6.8%;風電利用小時2090小時,最大發電負荷769萬千瓦,日電量最大1.47億千瓦時。此外,在內蒙古相關部門的引導下,風電供暖試點、實施電力用戶與風電企業直接交易、鼓勵網內風電企業參與送華北電量交易等措施亦在同步進行。
為保障風電發展,內蒙古明確提出:今年內蒙古各盟市區域內風電限電率控制在15%以內,今后力爭限電率長期維持在15%以內。據悉,內蒙古將對風電發電量實行年度計劃管理,確定各區域風電年平均利用小時數和各電站年度發電量計劃,規定西部、東部地區風電年平均利用小時數分別不低于2000小時、1800小時。
內蒙古電力行業協會資料顯示,內蒙古是我國開發利用風能最早和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風能資源儲量和技術可開發量均居全國之首。風能資源總儲量為8.98億千瓦,技術可開發量1.5億千瓦,占全國的50%,全區12個盟市大多數地區具備建設百萬千瓦級甚至千萬千瓦級以上風電場的條件。
我國風電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內蒙古貢獻最大。在國家政策推動和企業自身努力下,內蒙古風電快速發展,成為全國風電領域的排頭兵和領跑者。2011年初,內蒙古風電裝機突破1000萬千瓦,一舉成為首個風電并網裝機突破千萬千瓦的省份。今年一季度,內蒙古風電并網容量達2076.52萬千瓦,約占全國風電并網容量10107萬千瓦的20.5%,居全國首位。
據了解,目前覆蓋烏蘭察布、錫林郭勒等8個盟市的蒙西電網并網風電裝機已達1274萬千瓦,占統調機組總容量的24.8%。
來自國家電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內蒙古東部地區的并網風電裝機已經達到820萬千瓦,占地區電力裝機總量的34%,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
隨著風電裝機不斷刷新,內蒙古開始深入探索風電消納的技術和途徑。蒙西電網一直保持著高比例風電接納記錄。2013年,蒙西電網全年風電發電量219.77億千瓦時,風電發電占全網發電量11.1%,風電最大發電負荷占全網發電負荷30%,風電利用小時數高達2188小時。2014年,蒙西電網風電發電量234.8億千瓦時,占全網總發電量11.1%,同比增加6.8%;風電利用小時2090小時,最大發電負荷769萬千瓦,日電量最大1.47億千瓦時。此外,在內蒙古相關部門的引導下,風電供暖試點、實施電力用戶與風電企業直接交易、鼓勵網內風電企業參與送華北電量交易等措施亦在同步進行。
為保障風電發展,內蒙古明確提出:今年內蒙古各盟市區域內風電限電率控制在15%以內,今后力爭限電率長期維持在15%以內。據悉,內蒙古將對風電發電量實行年度計劃管理,確定各區域風電年平均利用小時數和各電站年度發電量計劃,規定西部、東部地區風電年平均利用小時數分別不低于2000小時、1800小時。
內蒙古電力行業協會資料顯示,內蒙古是我國開發利用風能最早和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風能資源儲量和技術可開發量均居全國之首。風能資源總儲量為8.98億千瓦,技術可開發量1.5億千瓦,占全國的50%,全區12個盟市大多數地區具備建設百萬千瓦級甚至千萬千瓦級以上風電場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