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由冀北電力有限公司牽頭、中國電科院參與的863計劃課題“間歇式能源發電多時空尺度調度系統研究與開發”順利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組織的現場技術驗收。驗收組專家聽取了自驗收報告匯報,考察了現場系統,審閱了驗收材料,經質詢和充分討論,高度肯定了研究成果和示范工程,一致認為該課題完成了任務書規定的技術研究任務,達到了考核指標,同意課題通過技術驗收。
“間歇式能源發電多時空尺度調度系統研究與開發”課題是863計劃先進能源技術領域“智能電網關鍵技術研發(一期)”重大項目的課題任務。中國電科院作為主要研發單位承擔了新能源資源監測與發電能力評估、中長期電量預測、多時空尺度優化調度等技術研究工作,研發了基于D5000平臺的間歇式能源發電調度技術支持系統,主要包括資源監測與電站監測、中長期預測、多時空優化調度(有功)、多時空尺度消納能力評估、運行風險評估及預警、多空間消納決策、調度決策仿真、出力特性分析八大子系統。課題研發的系統已在冀北電力調控中心實現示范應用,是國內首個涵蓋間歇式能源長期輔助決策、在線計劃制定、實時控制和分析后評估的全方位協調優化調度系統,實現了間歇式能源與常規電源系統無縫集成及全局優化,全面挖掘了冀北電網間歇式能源消納能力。
課題發表SCI檢索論文13篇,EI檢索論文42篇,申請發明專利13項,申請軟件著作權6項,編制國家標準1項、行業標準5項、企業標準4項,培養博士后4名、博士研究生18名、碩士研究生26名。
“間歇式能源發電多時空尺度調度系統研究與開發”課題是863計劃先進能源技術領域“智能電網關鍵技術研發(一期)”重大項目的課題任務。中國電科院作為主要研發單位承擔了新能源資源監測與發電能力評估、中長期電量預測、多時空尺度優化調度等技術研究工作,研發了基于D5000平臺的間歇式能源發電調度技術支持系統,主要包括資源監測與電站監測、中長期預測、多時空優化調度(有功)、多時空尺度消納能力評估、運行風險評估及預警、多空間消納決策、調度決策仿真、出力特性分析八大子系統。課題研發的系統已在冀北電力調控中心實現示范應用,是國內首個涵蓋間歇式能源長期輔助決策、在線計劃制定、實時控制和分析后評估的全方位協調優化調度系統,實現了間歇式能源與常規電源系統無縫集成及全局優化,全面挖掘了冀北電網間歇式能源消納能力。
課題發表SCI檢索論文13篇,EI檢索論文42篇,申請發明專利13項,申請軟件著作權6項,編制國家標準1項、行業標準5項、企業標準4項,培養博士后4名、博士研究生18名、碩士研究生2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