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洪紫州,供職于上海敏皓電力投資有限公司
光伏投資是一種商業行為,必須有利益才能有人投資。但是光伏扶貧則是一種扶貧行為,那么扶貧資金應該從什么地方來呢?現在的光伏扶貧資金基本上由地方政府或者國家定向撥給資金,也就是扶貧撥款。
我現在想要說的是,光伏扶貧是否也可以走向慈善事業呢?慈善捐款多為零散的由公眾共同籌集的,其中有著比較復雜的行為過程。為此,我曾經設想過一套光伏慈善基金會的創意。結合目前國家的光伏政策,提出我自己的設想,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并廣為傳播和推廣,說不定是一個有利千秋的事業。
希望大家指正。
首先,光伏電站是一個發電項目,普通老百姓受益的是從光伏電站中所發出來的電。因此我設想該慈善基金會的口號為:讓我們為他們帶來一點光明,請您捐出一度電!
太陽能戶用發電系統的銷售電價為當地脫硫煙煤電價,國家補貼為0.42RMB/KWH。每度電凈收益為0.75~0.9RMB/KWH之間,這邊估計在0.8RMB/KWH。一般貧困地區的脫硫電價比較低。
慈善基金會為該扶貧項目捐出每度電1RMB。以為著該項目的每度電收益為1.8RMB。
以慈善基金會為擔保招募太陽能扶貧項目投資方,由投資方全額出資,投資方獲得1.2RMB/KWH的度電費用,保證項目25年運營。
貧困家庭獲得其中至少0.6RMB的收益,收益回饋模式按照每個月的房屋租金和戶用系統維護費用形式回饋貧困家庭。
此慈善基金會由紅十字會運營或者由專業的慈善機構進行募集。因為項目帶有公益性質,能夠獲得廣泛的認可和將太陽能進行大范圍普及。對光伏發電事業有著深遠影響。
這種慈善募集方式對于扶貧的幫助:
募集按照每度電1元錢募集捐款,也比較容易募集到足夠的資金,而且長期進行募集,資金募集也相對容易。對于光伏屋頂投資方也有著比較完善的保證。
每瓦系統每年發電為1度電,每個家庭安裝3KW,每年也就需要募集3000RMB即可保證項目運營。每年也只需要募集3000萬人民幣就可以滿足1萬戶貧困家庭的扶貧項目。
每戶人家每年可以穩定得到1800人民幣的扶貧款。該款項通過租賃貧困家庭的空地或者屋頂,以及要求該戶人家進行日常的維護而產生的給與費用。能夠有效的提高這些貧困家庭的技能,而且可以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勞動所帶來的價值。
可行性分析:
慈善基金會的款項募集能力:
2014年11月28日 -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上海慈善基金會浦東分會每年的募集資金超過億元,其中90%的捐贈資金來自社區。
2012年8月28日 - “寧夏國龍慈善基金會每年募集資金100多萬元。基金會主要資助縣及縣以下醫院骨科醫生的繼續教育;
截至5月6日的已到賬數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以下稱“壹基金”)在地震后收到定向雅安的捐款2.45億元,預計定向捐贈總額將超過3億元(資金加物資),這一捐贈數額幾乎是壹基金2011年全年捐贈收入的3倍。也就是壹基金每年募集款項應該在1億元以上。
隨手在網絡上籌集的一些數據,大家可以自己去找一下。中國有無數的慈善基金會,各種各樣的名義募集各種資金。光伏扶貧既然被提到日程上來,是否我們也應該往這條路走走?
可持續性分析:
因為光伏發電的特殊性,我們可以通過遠程監控的方式收集所有的發電數據,因此,我們也可以為所有的捐款的人給與一分分配名單,每次他的捐款被捐給了誰,哪一天哪一刻的發電量被歸為您的捐款記錄中以供查詢。
該捐款可以被記錄并隨時查閱,能夠將捐款透明化,也能經受時間的考研。甚至到您只是隨手捐贈的一塊錢,都可能會被記錄在一個貧困家庭的所有的捐贈記錄中。
透明,公開,公正是光伏扶貧基金的一個很有里的證明。也能夠為這戶家庭帶來一個比較穩定的收益。為其打開一扇門。
該想法中有很多需要探討的細節。有興趣的人可以繼續探討下去,或許真的能夠有個創舉吧。
希望光伏不僅照耀著有錢人的肩膀,也能照耀著每一個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