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股主營化肥、尿素等農用肥料的“冷門股”玖源集團(00827.HK),鄭建明再次上演了資本抄底的戲碼。
8月15日,玖源集團發布消息稱,向順風光電的主要股東鄭建明配售8億股新股,相當于擴股后總股本的16.5%。交易將以配售新股和發行可換股債券形式完成,新股每股0.32港元,而可換股債券金額高達8.32億港元,利率為7%。因這一重大利好消息,這家股價持續低迷的化肥公司股價連續上漲,截至8月20日其股價攀升至0.39港元。
繼地產、光伏、機械制造等產業后,鄭建明的資本帝國又將加入農業板塊。
依舊是去抄底
“鄭建明更傾向于資本投資,類似于輕資產投資路徑。”卓創資訊副總楊向宏對記者表示。
鄭建明迄今最成功的抄底是控股順風光電,在不到兩年時間里,其股價從收購時的0.3港元猛增數十倍,目前在10港元上下。僅以當年投入的1.99億港元計算,這部分投資如今增值已經超過30倍,約60億港幣。
與當年的抄底相似,這一次鄭建明選擇了冷門股玖源集團。
據記者了解,玖源集團目前業績欠佳,過去一年,玖源集團虧損5710萬元,較2012年盈利約1個億大幅下滑,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去年售價大幅下跌,平均每噸下滑300元。”此外,玖源化工剛剛發布的半年預虧公告,表示由于尿素價格下降,上半年業績恐將虧損。
隆眾石化網吳姓分析師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玖源集團的尿素產品價格一直維持在1400元/噸左右,近期抬升至1500元/噸,但依然處于低位,盈利空間不大。”
資料顯示,玖源化工主要生產BB肥及復合肥、尿素以及氨等農用化工產品,主要市場位于四川達州,公司正在逐步建立甲醇產品的銷售網絡,并與數家國內和國際采購商達成長期供銷協議及戰略合作協議。
與當初的順風光電類似,“玖源化工只能算是行業中一個較小的企業,在西南地區比較有影響,但全國來看,遠不如美豐化工、重慶建峰、川化集團、瀘天化(000912,股吧)這些有代表性”,卓創資訊分析師國亞萍對記者表示。
業內人士分析,選擇小公司進駐更容易以較小的資金進入行業,而后再謀求進一步的發展,這也是鄭建明一直以來的“以小博大”的投資思路。
玖源集團投資部對記者表示,本次交易以配售新股和發行可換股債券形式完成,如果可換股債券被全部行使,將令鄭建明在玖源集團中的持股比例飆升至70.27%,不過,該批可換股債券的到期日是發行日起之后的10年。但即便如此,鄭建明通過約10億港幣完成的這次交易,也獲得了“準控股股東”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入股玖源集團與當初鄭建明進軍光伏行業頗為類似,都是在行業凸顯過剩問題,出現下行風險的時期,同時又享有國家政策補貼。
“化肥作為農資的一種,在各類政策方面都享有不少的優惠政策,但化肥行業經過十數年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間的過熱投資,產能由不足轉為過剩,近十年煤化工發展太快,地方政府支持,依靠當地煤礦招商引資建煤化工項目,今年4月,2014年石化產業發展大會發布了石化行業產能過剩預警報告,其中就有磷肥及尿素。整體看,尿素市場行業目前正處于低谷期。”國亞萍對記者表示。
還原資本路線圖
雖然鄭建明投資的企業并不像他個人在資本市場上那么風光,但其建立起來的資本帝國卻越來越多元化,目前來看,鄭建明資本滲透主要分布在地產、光伏、機械制造以及新晉的農業化肥等行業。
而鄭建明之所以能夠建立其龐大的資本帝國,最開始是起源于房地產掘金。
上世紀90年代,鄭建明通過旗下上海明申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錢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從事房地產業務,前者主業是房地產開發,后者目前從事物業經營,而當時的錢江實業主要負責在上海進行爛尾樓的收購開發,包括浩潤苑、錢江大廈、錢江商務廣場等項目。
1998年,受東南亞金融風暴沖擊,香港樓市價格迅速腰斬,鄭建明赴港抄底,從2002年起5年間共賺5億港元,從此展開了十多年的資本大戲。
2000年左右,正值海南出手整頓爛尾樓之際,鄭建明趁機收購爛尾樓,同時又在三亞、海口等地拿地3000余畝,并在隨后幾年拓展至無錫、杭州、貴州清鎮等二三線城市。當時鄭建明的拿地成本極低,比如海南三亞新佳鹿回頭項目,當時僅以6537萬元(折算成單價僅為3萬元/畝),取得三亞新佳鹿回頭項目2178畝土地的開發權。
在房地產積累了大量資金后,鄭建明在2012年開始進入光伏行業,當時僅以1.99億港元便收購了順風光電4.63億股,持股比例達29.65%,從而取代董事長湯國強成為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了這家企業。隨后的鄭建明在2013年頻頻開始收購光伏原材料廠和光伏電站,其中主要以光伏下游的電站為主,一年多的時間里斥資近13億元和7000多萬美元進入尚德、賽維為主的整個光伏產業,收購了至少16家電站。
順風光電資料顯示,今年1到7月其總發電量已經達到約25億兆瓦時,順風光電今年計劃并網3GW光伏電站,占到能源局給出的2014年光伏地面電站并網指標的一半,首次擊敗央企成為全國第一。
除了光伏,今年以來,鄭建明還進入了機械制造行業。在今年7月熔盛重工的大股東名單上,鄭建明以持股15.41億股在手,占比21.73%;此外7月30日,鄭建明旗下的亞太資源以2.69億港元收購中海船舶12億股,從而成為公司并列第三股東。
不過,由于上述這些行業尤其是光伏和機械制造已經凸顯過剩壓力,鄭建明的資本投資是否能繼續順利前行,亦未可知。
據了解,由于順風光電要建造3GW地面電站項目,所需投資大約為240億元人民幣。此外,順風光電去年還為尚德支付債務,其自有資金壓力很大。
楊向宏更對記者指出,隨著新能源技術的發展,三年以后目前的多晶硅發電計劃將遭到淘汰,屆時行業將出現大洗牌。
8月15日,玖源集團發布消息稱,向順風光電的主要股東鄭建明配售8億股新股,相當于擴股后總股本的16.5%。交易將以配售新股和發行可換股債券形式完成,新股每股0.32港元,而可換股債券金額高達8.32億港元,利率為7%。因這一重大利好消息,這家股價持續低迷的化肥公司股價連續上漲,截至8月20日其股價攀升至0.39港元。
繼地產、光伏、機械制造等產業后,鄭建明的資本帝國又將加入農業板塊。
依舊是去抄底
“鄭建明更傾向于資本投資,類似于輕資產投資路徑。”卓創資訊副總楊向宏對記者表示。
鄭建明迄今最成功的抄底是控股順風光電,在不到兩年時間里,其股價從收購時的0.3港元猛增數十倍,目前在10港元上下。僅以當年投入的1.99億港元計算,這部分投資如今增值已經超過30倍,約60億港幣。
與當年的抄底相似,這一次鄭建明選擇了冷門股玖源集團。
據記者了解,玖源集團目前業績欠佳,過去一年,玖源集團虧損5710萬元,較2012年盈利約1個億大幅下滑,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去年售價大幅下跌,平均每噸下滑300元。”此外,玖源化工剛剛發布的半年預虧公告,表示由于尿素價格下降,上半年業績恐將虧損。
隆眾石化網吳姓分析師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玖源集團的尿素產品價格一直維持在1400元/噸左右,近期抬升至1500元/噸,但依然處于低位,盈利空間不大。”
資料顯示,玖源化工主要生產BB肥及復合肥、尿素以及氨等農用化工產品,主要市場位于四川達州,公司正在逐步建立甲醇產品的銷售網絡,并與數家國內和國際采購商達成長期供銷協議及戰略合作協議。
與當初的順風光電類似,“玖源化工只能算是行業中一個較小的企業,在西南地區比較有影響,但全國來看,遠不如美豐化工、重慶建峰、川化集團、瀘天化(000912,股吧)這些有代表性”,卓創資訊分析師國亞萍對記者表示。
業內人士分析,選擇小公司進駐更容易以較小的資金進入行業,而后再謀求進一步的發展,這也是鄭建明一直以來的“以小博大”的投資思路。
玖源集團投資部對記者表示,本次交易以配售新股和發行可換股債券形式完成,如果可換股債券被全部行使,將令鄭建明在玖源集團中的持股比例飆升至70.27%,不過,該批可換股債券的到期日是發行日起之后的10年。但即便如此,鄭建明通過約10億港幣完成的這次交易,也獲得了“準控股股東”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入股玖源集團與當初鄭建明進軍光伏行業頗為類似,都是在行業凸顯過剩問題,出現下行風險的時期,同時又享有國家政策補貼。
“化肥作為農資的一種,在各類政策方面都享有不少的優惠政策,但化肥行業經過十數年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間的過熱投資,產能由不足轉為過剩,近十年煤化工發展太快,地方政府支持,依靠當地煤礦招商引資建煤化工項目,今年4月,2014年石化產業發展大會發布了石化行業產能過剩預警報告,其中就有磷肥及尿素。整體看,尿素市場行業目前正處于低谷期。”國亞萍對記者表示。
還原資本路線圖
雖然鄭建明投資的企業并不像他個人在資本市場上那么風光,但其建立起來的資本帝國卻越來越多元化,目前來看,鄭建明資本滲透主要分布在地產、光伏、機械制造以及新晉的農業化肥等行業。
而鄭建明之所以能夠建立其龐大的資本帝國,最開始是起源于房地產掘金。
上世紀90年代,鄭建明通過旗下上海明申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錢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從事房地產業務,前者主業是房地產開發,后者目前從事物業經營,而當時的錢江實業主要負責在上海進行爛尾樓的收購開發,包括浩潤苑、錢江大廈、錢江商務廣場等項目。
1998年,受東南亞金融風暴沖擊,香港樓市價格迅速腰斬,鄭建明赴港抄底,從2002年起5年間共賺5億港元,從此展開了十多年的資本大戲。
2000年左右,正值海南出手整頓爛尾樓之際,鄭建明趁機收購爛尾樓,同時又在三亞、海口等地拿地3000余畝,并在隨后幾年拓展至無錫、杭州、貴州清鎮等二三線城市。當時鄭建明的拿地成本極低,比如海南三亞新佳鹿回頭項目,當時僅以6537萬元(折算成單價僅為3萬元/畝),取得三亞新佳鹿回頭項目2178畝土地的開發權。
在房地產積累了大量資金后,鄭建明在2012年開始進入光伏行業,當時僅以1.99億港元便收購了順風光電4.63億股,持股比例達29.65%,從而取代董事長湯國強成為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了這家企業。隨后的鄭建明在2013年頻頻開始收購光伏原材料廠和光伏電站,其中主要以光伏下游的電站為主,一年多的時間里斥資近13億元和7000多萬美元進入尚德、賽維為主的整個光伏產業,收購了至少16家電站。
順風光電資料顯示,今年1到7月其總發電量已經達到約25億兆瓦時,順風光電今年計劃并網3GW光伏電站,占到能源局給出的2014年光伏地面電站并網指標的一半,首次擊敗央企成為全國第一。
除了光伏,今年以來,鄭建明還進入了機械制造行業。在今年7月熔盛重工的大股東名單上,鄭建明以持股15.41億股在手,占比21.73%;此外7月30日,鄭建明旗下的亞太資源以2.69億港元收購中海船舶12億股,從而成為公司并列第三股東。
不過,由于上述這些行業尤其是光伏和機械制造已經凸顯過剩壓力,鄭建明的資本投資是否能繼續順利前行,亦未可知。
據了解,由于順風光電要建造3GW地面電站項目,所需投資大約為240億元人民幣。此外,順風光電去年還為尚德支付債務,其自有資金壓力很大。
楊向宏更對記者指出,隨著新能源技術的發展,三年以后目前的多晶硅發電計劃將遭到淘汰,屆時行業將出現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