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光伏應用成為治霾利器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晶龍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靳保芳
“《政府工作報告》多次談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大力推廣應用清潔能源。作為一名來自民營企業的代表,我對報告的亮點之一—大力推廣應用清潔能源,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太陽能光伏應用是清潔能源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改變能源結構、保護環境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目前,亟須大力推廣應用太陽能光伏,加快政策引導。這對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剛剛聽完《政府工作報告》的全國人大代表,晶龍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靳保芳面對記者闡述了自己最新鮮的感受。
面對霧霾天氣頻出且影響范圍越來越大的現實,身為光伏裝備制造企業的掌舵人,靳保芳對治理霧霾天氣有著更為獨到的見解。本次兩會他帶來了相關的議案,除了更加合理、科學的發展光伏產業之外,他也希望能依托特高壓的建設,解決西部地區清潔能源并網、輸送等問題。
大規模應用已條件成熟
霧霾天氣已經影響到了我國國土面積的七分之一,而且污染程度日益加深。
治理霧霾已經成為當前中國社會無法逃避,必須面對的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能源消耗的不斷增加,如果不盡快采取措施,轉變發展方式,調整能源結構,霧霾將是我們揮之不去的陰霾。能源結構調整已刻不容緩,必須加緊、加快推進。”靳保芳告訴記者。
光伏發電是最有希望大規模實現商業化的新能源產業,許多國家把光伏產業定位為戰略性產業。有關數字顯示,我國光伏制造產能已達40吉瓦,位居世界首位。我國已成為光伏生產大國,技術持續進步,光伏產品價格不斷降低,在國內大規模推廣應用已經條件成熟。據了解,利用太陽能電池發電每千瓦時成本已經低于1元。這都為光伏大規模應用創造了條件。
靳保芳在其議案中提出,必須進一步加快光伏的應用推廣,用太陽的光輝驅散霧霾。“把光伏發電與企業技術改造、扶貧攻堅、校園美化等組合起來,充分利用各種資金進行能源應用改造。此外,充分利用建筑物屋頂,發展屋頂電站。在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光伏社區,滿足人民群眾的清潔能源應用。”靳保芳說。
繼續加強光伏制造業整合
隨著光伏制造產業的逐步向好,如何使光伏制造業煥發出健康成長的活力,身處光伏制造行業,靳保芳在議案中再次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光伏制造業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繼續推動行業整合。認真落實《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按照市場規律,積極引導產業兼并重組,堅決推進光伏產業的‘去產能’,鼓勵光伏產業龍頭利用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優勢,通過兼并重組及產業鏈生產協作配套,原材料共同采購,產能匹配等措施,加快培育一批產值規模化、技術及設備先進的行業骨干企業,列入國家產業龍頭促進計劃并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引導社會資源向達到規范條件的企業傾斜。”靳保芳表示,應規范光伏行業管理,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完善標準和產品檢測認證體系建設,嚴格執行《光伏制造企業規范條例》,對未通過環評建設,沒有設立獨立研發機構、技術中心或高新技術企業資質,研發及工藝改進經費不足,產品衰減和水耗、能耗等指標未達要求的企業,必須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進行兼并重組。加強監督,技術改造不達標,不準恢復生產,不予貸款,對沒有認證的產品不準進入市場。
此外,靳保芳呼吁,應打開光伏應用大門。“在國內市場,應加速光伏產品的推廣利用,將光伏產品列入‘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推動光伏產品走進千家萬戶,讓優質價廉的產品在國內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同時,光伏企業還應加強自律,按照規范有序發展。”靳保芳告訴記者。
利用特高壓解決送出問題
西部地區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集中了約70%的太陽能資源和大部分沙化土地資源,適于建設大型太陽能發電基地,但必須通過建設配套的大容量、遠距離、高電壓輸電通道,將其電力輸送到中東部負荷中心。根據國家電網公司規劃,到2020年將建成“五縱五橫”特高壓交流網架和27回特高壓直流工程,具備4.5億千瓦電力大范圍配置能力,滿足5.5億千瓦清潔能源送出和消納的需要。
靳保芳建議,加快推進西部和北部光伏、風電等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設。同時,加快全國范圍內特高壓電網建設,實現清潔能源大規模高效開發和利用。“盡快核準蒙西-北京西(河北境內)-天津南、靖邊-石家莊-濰坊、張北-石家莊-贛州等特高壓工程。在保障河北長期電力需求的同時,推動張北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大范圍優化配置。”靳保芳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制定出臺“十二五”電網發展專項規劃,并將發展特高壓電網納入專項規劃,有效銜接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切實加強對電網建設全局性、長遠性的規劃指導,統籌智能電網與新能源發展,統籌智能電網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統籌智能電網與互聯網、物聯網建設。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晶龍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靳保芳
“《政府工作報告》多次談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大力推廣應用清潔能源。作為一名來自民營企業的代表,我對報告的亮點之一—大力推廣應用清潔能源,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太陽能光伏應用是清潔能源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改變能源結構、保護環境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目前,亟須大力推廣應用太陽能光伏,加快政策引導。這對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剛剛聽完《政府工作報告》的全國人大代表,晶龍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靳保芳面對記者闡述了自己最新鮮的感受。
面對霧霾天氣頻出且影響范圍越來越大的現實,身為光伏裝備制造企業的掌舵人,靳保芳對治理霧霾天氣有著更為獨到的見解。本次兩會他帶來了相關的議案,除了更加合理、科學的發展光伏產業之外,他也希望能依托特高壓的建設,解決西部地區清潔能源并網、輸送等問題。
大規模應用已條件成熟
霧霾天氣已經影響到了我國國土面積的七分之一,而且污染程度日益加深。
治理霧霾已經成為當前中國社會無法逃避,必須面對的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能源消耗的不斷增加,如果不盡快采取措施,轉變發展方式,調整能源結構,霧霾將是我們揮之不去的陰霾。能源結構調整已刻不容緩,必須加緊、加快推進。”靳保芳告訴記者。
光伏發電是最有希望大規模實現商業化的新能源產業,許多國家把光伏產業定位為戰略性產業。有關數字顯示,我國光伏制造產能已達40吉瓦,位居世界首位。我國已成為光伏生產大國,技術持續進步,光伏產品價格不斷降低,在國內大規模推廣應用已經條件成熟。據了解,利用太陽能電池發電每千瓦時成本已經低于1元。這都為光伏大規模應用創造了條件。
靳保芳在其議案中提出,必須進一步加快光伏的應用推廣,用太陽的光輝驅散霧霾。“把光伏發電與企業技術改造、扶貧攻堅、校園美化等組合起來,充分利用各種資金進行能源應用改造。此外,充分利用建筑物屋頂,發展屋頂電站。在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光伏社區,滿足人民群眾的清潔能源應用。”靳保芳說。
繼續加強光伏制造業整合
隨著光伏制造產業的逐步向好,如何使光伏制造業煥發出健康成長的活力,身處光伏制造行業,靳保芳在議案中再次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光伏制造業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繼續推動行業整合。認真落實《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按照市場規律,積極引導產業兼并重組,堅決推進光伏產業的‘去產能’,鼓勵光伏產業龍頭利用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優勢,通過兼并重組及產業鏈生產協作配套,原材料共同采購,產能匹配等措施,加快培育一批產值規模化、技術及設備先進的行業骨干企業,列入國家產業龍頭促進計劃并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引導社會資源向達到規范條件的企業傾斜。”靳保芳表示,應規范光伏行業管理,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完善標準和產品檢測認證體系建設,嚴格執行《光伏制造企業規范條例》,對未通過環評建設,沒有設立獨立研發機構、技術中心或高新技術企業資質,研發及工藝改進經費不足,產品衰減和水耗、能耗等指標未達要求的企業,必須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進行兼并重組。加強監督,技術改造不達標,不準恢復生產,不予貸款,對沒有認證的產品不準進入市場。
此外,靳保芳呼吁,應打開光伏應用大門。“在國內市場,應加速光伏產品的推廣利用,將光伏產品列入‘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推動光伏產品走進千家萬戶,讓優質價廉的產品在國內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同時,光伏企業還應加強自律,按照規范有序發展。”靳保芳告訴記者。
利用特高壓解決送出問題
西部地區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集中了約70%的太陽能資源和大部分沙化土地資源,適于建設大型太陽能發電基地,但必須通過建設配套的大容量、遠距離、高電壓輸電通道,將其電力輸送到中東部負荷中心。根據國家電網公司規劃,到2020年將建成“五縱五橫”特高壓交流網架和27回特高壓直流工程,具備4.5億千瓦電力大范圍配置能力,滿足5.5億千瓦清潔能源送出和消納的需要。
靳保芳建議,加快推進西部和北部光伏、風電等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設。同時,加快全國范圍內特高壓電網建設,實現清潔能源大規模高效開發和利用。“盡快核準蒙西-北京西(河北境內)-天津南、靖邊-石家莊-濰坊、張北-石家莊-贛州等特高壓工程。在保障河北長期電力需求的同時,推動張北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大范圍優化配置。”靳保芳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制定出臺“十二五”電網發展專項規劃,并將發展特高壓電網納入專項規劃,有效銜接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切實加強對電網建設全局性、長遠性的規劃指導,統籌智能電網與新能源發展,統籌智能電網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統籌智能電網與互聯網、物聯網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