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在長治供電公司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武鄉縣居民趙瑞星家屋頂上18千瓦的光伏發電并入國家電網。趙瑞星也由此成為我省首個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的居民用戶。
長治供電公司客戶經理申紅崗介紹道,趙瑞星家屋頂的這套光伏發電設備由108塊170瓦的單晶硅光伏組件以及一臺17千瓦的逆變器組成,發電容量18千瓦。該系統由光伏板吸收太陽能,轉換成直流電,然后通過逆變器再轉換成交流電,并入電網。與此同時,產生的電能還可以儲存在蓄電池里,在需要的時候轉換使用。
“如果光照條件好的話,趙瑞星家屋頂的光伏發電設備1天能發電60千瓦時,發出的電量不僅能夠滿足家庭使用,而且還能將剩余的電量賣給國家電網,增加家庭額外的收入。”申紅崗說。
民企進入好時機
事實上,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由于規模小、分布廣,大規模開發難,大型國企介入是有困難的,因此,居民和民營企業的進入提供了大好時機,這已成為一項共識。
記者了解到,從目前山西省開發的情況看,大型地面電站的主要建設者是國企,而與地面光伏電站動輒上億元的初裝費用相比,分布式發電的投入就要少得多,這明顯也是民營企業介入的動力之一。
長治供電公司客戶經理申紅崗介紹道,趙瑞星家屋頂的這套光伏發電設備由108塊170瓦的單晶硅光伏組件以及一臺17千瓦的逆變器組成,發電容量18千瓦。該系統由光伏板吸收太陽能,轉換成直流電,然后通過逆變器再轉換成交流電,并入電網。與此同時,產生的電能還可以儲存在蓄電池里,在需要的時候轉換使用。
“如果光照條件好的話,趙瑞星家屋頂的光伏發電設備1天能發電60千瓦時,發出的電量不僅能夠滿足家庭使用,而且還能將剩余的電量賣給國家電網,增加家庭額外的收入。”申紅崗說。
民企進入好時機
事實上,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由于規模小、分布廣,大規模開發難,大型國企介入是有困難的,因此,居民和民營企業的進入提供了大好時機,這已成為一項共識。
記者了解到,從目前山西省開發的情況看,大型地面電站的主要建設者是國企,而與地面光伏電站動輒上億元的初裝費用相比,分布式發電的投入就要少得多,這明顯也是民營企業介入的動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