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維持生產的企業僅存 4 家,開工率持續下滑。據統計,國內 1 季度多晶硅產量不足 1 萬噸,較去年同期下滑 50%以上,國內多晶硅產業舉步維艱。
當前,國內能源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呼聲漸高,發展新能源成為其重要途徑,未來新能源尤其是光伏產業對于未來我國發展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作為國內光伏產業發展的基礎材料,國內多晶硅產業正在經歷著最為嚴重的,來自美、韓、歐三方的聯動打壓。
多晶硅光伏產業發展至今,“兩頭在外”的情況并沒有得到徹底改觀。國內整個光伏行業的發展仍然受制于“兩頭”的制約,并且情況日益嚴重。盡管在光伏原材料端,江蘇中能等幾家企業已經盡力改變國內光伏產業依賴進口的局面,但是,國外企業的傾銷行為正在不斷的破壞國內多晶硅產業的健康發展。而對美、韓、歐盟多晶硅進行“雙反”也正為國內企業創造一個可以和國際多晶硅巨頭抗衡、公平競爭的機會。但這并不是意味著保護落后產能,而是要保護我國基礎材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確保國內光伏產業原料的充足供應和市場價格的穩定,理順國內光伏產業的市場秩序。
國內多晶硅“雙反”已經獲得了商務部、海關總署、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多部委的支持,但在調查過程中,還是出現各種名目的突擊進口,仍不斷涌現出規避“雙反”措施的途徑。一些企業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出口光伏產品。
利用加工貿易的海關監管保稅政策,規避多晶硅“雙反”征稅,嚴重削弱了多晶硅“雙反”的效果。由于加工貿易政策規定,在原料進口與成品出口環節均不征收增值稅,那么在多晶硅“雙反”裁定征稅后,加工貿易將成為規避“雙反”征稅
的最大途徑。
按貿易方式來分,2 月份我國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 4317 噸,占比為 54%,加工貿易等方式進口 3674 噸,占比 46%。

因此,在目前產業面臨危機的時刻,要加快并完善對美、韓和歐盟的多晶硅“雙反”調查。當然,長期來看,解決整個產業所面臨問題,必須繼續擴大下游應用,努力提高國內企業競爭力,優化產業布局、推進重組、淘汰落后產能、提
高集中度。
分國別具體情況如下:
韓國:
2013 年 2 月份從韓國進口多晶硅量增至 1422 噸,環比上漲 33.9%;進口單價微幅回升至 19.87 美元/千克,環比增幅為 0.4%。2013 年 2 月自韓國進口單價延續 1 月漲勢繼續緩步回升。

美國:
2 月份從美國進口多晶硅量大幅下降,為 2860 噸,環比下滑 21.1%;進口單價延續 1 月跌勢大幅下滑至 12.57 美元/千克,環比下降 14.5%。

德國:
2 月份從德國進口多晶硅量大幅增加,為 2713 噸,增幅為 91.9%;2 月進口單價下滑至 21.6 美元/千克,環比下降 13.6%。


當前,國內能源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呼聲漸高,發展新能源成為其重要途徑,未來新能源尤其是光伏產業對于未來我國發展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作為國內光伏產業發展的基礎材料,國內多晶硅產業正在經歷著最為嚴重的,來自美、韓、歐三方的聯動打壓。
多晶硅光伏產業發展至今,“兩頭在外”的情況并沒有得到徹底改觀。國內整個光伏行業的發展仍然受制于“兩頭”的制約,并且情況日益嚴重。盡管在光伏原材料端,江蘇中能等幾家企業已經盡力改變國內光伏產業依賴進口的局面,但是,國外企業的傾銷行為正在不斷的破壞國內多晶硅產業的健康發展。而對美、韓、歐盟多晶硅進行“雙反”也正為國內企業創造一個可以和國際多晶硅巨頭抗衡、公平競爭的機會。但這并不是意味著保護落后產能,而是要保護我國基礎材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確保國內光伏產業原料的充足供應和市場價格的穩定,理順國內光伏產業的市場秩序。
國內多晶硅“雙反”已經獲得了商務部、海關總署、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多部委的支持,但在調查過程中,還是出現各種名目的突擊進口,仍不斷涌現出規避“雙反”措施的途徑。一些企業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出口光伏產品。
利用加工貿易的海關監管保稅政策,規避多晶硅“雙反”征稅,嚴重削弱了多晶硅“雙反”的效果。由于加工貿易政策規定,在原料進口與成品出口環節均不征收增值稅,那么在多晶硅“雙反”裁定征稅后,加工貿易將成為規避“雙反”征稅
的最大途徑。
按貿易方式來分,2 月份我國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 4317 噸,占比為 54%,加工貿易等方式進口 3674 噸,占比 46%。

因此,在目前產業面臨危機的時刻,要加快并完善對美、韓和歐盟的多晶硅“雙反”調查。當然,長期來看,解決整個產業所面臨問題,必須繼續擴大下游應用,努力提高國內企業競爭力,優化產業布局、推進重組、淘汰落后產能、提
高集中度。
分國別具體情況如下:
韓國:
2013 年 2 月份從韓國進口多晶硅量增至 1422 噸,環比上漲 33.9%;進口單價微幅回升至 19.87 美元/千克,環比增幅為 0.4%。2013 年 2 月自韓國進口單價延續 1 月漲勢繼續緩步回升。

美國:
2 月份從美國進口多晶硅量大幅下降,為 2860 噸,環比下滑 21.1%;進口單價延續 1 月跌勢大幅下滑至 12.57 美元/千克,環比下降 14.5%。

德國:
2 月份從德國進口多晶硅量大幅增加,為 2713 噸,增幅為 91.9%;2 月進口單價下滑至 21.6 美元/千克,環比下降 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