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 汪建平
黨的十八大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全面涵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五大領域,對于中央企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能建”),是擁有集規劃咨詢、勘測設計、工程承包、裝備制造、投資運營于一體的完整業務鏈的特大型能源建設集團。作為我國電力和能源建設領域的“排頭兵”和“國家隊”,中國能建要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發揮集而成團、一體化協同、完整業務鏈優勢,全力服務“五位一體”國家總體戰略布局。
以發展戰略綱要引領轉型升級
中國能建要積極主動服務國家電力和能源發展戰略,始終把科學發展擺在首要位置,以中長期發展戰略綱要為引領,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產業布局由價值鏈低端向高端、增長方式由勞動密集型向知識技術管理密集型、服務模式由價格競爭向價值競爭的轉型升級。強化支柱產業核心競爭力,勇擔電力和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重任,當好我國加快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和加大城市基礎設施、保障房、城鄉一體化投資建設的主力軍;推廣中國能建蹚出的能源建設EPC“中國道路”經驗,探索并實踐“以市場機制為基礎,以聯合體為主要特征”協同總承包模式,確保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成功,為我國基礎設施又好又快建設服好務;本著“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原則,優先發展國際業務,實現由工程承包向跨國經營、由跨國經營向跨國企業集團轉變,達到國際業務占“半壁江山”目標,為我國實施“走去出”戰略作貢獻;加大科技創新和信息化力度,努力建成世界級高端規劃咨詢機構、世界一流技術研發中心和裝備制造中心,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重大核心技術;持續鞏固主營業務,不斷延伸產業鏈條,積極參與煤炭、石油、化工、鐵路、公路、城市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投資開發建設,構筑起“大建安”格局。
以優化資源配置推進改革重組
中國能建要按照國家電力體制深化改革要求,遵循“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穩中求進、量力而行”總體指導思想,在順利完成對76家電網分離企業接收、成立國家和19個區域(省級)電力規劃研究中心、重組8家試點企業、組建中國能建集團裝備有限公司等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整合資源配置,穩妥有序地推進內部改革重組和價值鏈條再造,建立適應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管控模式,打造市場競爭力、社會影響力一流的企業集群。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按照主業突出、資源優化原則,推進公司制改造,確保“十二五”實現“跨入并站穩世界五百強”和“整體上市”兩大目標;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促進優質資源向優勢產業、骨干企業集中,有序推進職工投資企業、集體企業改制和工程板塊、設計板塊重組整合,建成一批年收入過100億元企業和國際業務5-8家龍頭企業、10-20家骨干企業;發揮名列“最大225家國際承包商”、“全球最大的150強設計公司”前茅等資源配置優勢,構筑行業領先、龍頭帶動格局。促進企業科學發展;開展管理提升,推進勞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績效考核、崗位管理、激勵約束體系,促進管理集成化、業務專業化、成本節約化,建設生機蓬勃的企業集團。
以優秀企業文化塑造品牌形象
中國能建要按照文化強國、提升軟實力的要求,用文化鑄企業之魂,在唱響“集而成團”、“一家人一家親”主旋律,實現全面大融合、和諧大發展的同時,建設既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又獨具鮮明品牌特征的企業文化體系,實現“世界能源,中國能建”組織使命和“行業領先,世界一流”戰略愿景,努力塑造良好品牌形象。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加強思想道德素質建設,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開展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職工文化體育活動,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制定和實施形象視覺識別、理念、行為規范系統,形成企業核心價值觀,用優秀企業文化引導人、激勵人、感召人,實現由科學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跨越;推進內質外形建設,堅持“三貼近”,加強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辦好“一網一報一刊”,宣傳和選樹先進典型,展示和推介企業業績、實力、產品、文化、品牌形象、社會責任,增強企業文化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適應海外文化特征、社會習俗,推動文化融合落地,建設結構完整、概念清晰、與國際接軌的跨國企業集團文化,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以履行社會責任促進社會和諧
中國能建要主動參加和諧社會建設,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積極服務國家、回報社會,在勇擔電力和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重任的同時,發揮在產業援助、投資拉動、扶貧幫困、勞動就業、國際援救等方面應有作用,努力實現企業、職工、社會的和諧發展。弘揚在鑄就三峽水電工程、特高壓和智能電網、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風光儲輸建設等一座又一座世界豐碑中形成的企業精神,著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履行社會責任能力,服務我國和世界能源產業科學發展;實施產業援疆支邊、添力“中部崛起”、助推振興東北、參加沿海經濟區建設等,服務我國經濟社會建設;通過援建農業基礎設施、支援農村教科文衛事業、輸送干部任貧困村“第一書記”、對兩個國家級貧困縣對口幫扶等,服務新農村建設;建立合理的用人、分配、培訓、幫扶等機制,共享社會人力資源,倡導員工義務獻血、捐資助學,帶動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加強內部支持合作,建立幫扶困難企業和困難職工機制,實現改革發展成果由全體職工共享;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理念,堅持依法治企,強化安全生產,遏制各類安全事故;借鑒牽頭組織2011年利比亞西部華人撤離經驗,在發展國際業務中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樹立中國企業良好形象。
以科技創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中國能建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著力提高科技創新核心競爭力,滿足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要求,引領能源產業科學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充分發揮在電力和能源建設領域科技創新和技術引領優勢,積極研究推廣700℃超超臨界發電技術、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燃燒(CFBC)技術、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IGCC)技術、碳捕捉與封存(CCS)技術,提高火電效率和降低CO2等污染物排放,增強火電建設核心競爭力;努力攻克復雜地質條件下超高壩筑壩、超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等關鍵技術難題,超前研究百萬千瓦級混流式水電機組安裝和調試等關鍵技術,大力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牢固占領水電建設制高點,增強水電建設核心競爭力;積極推進核電穩步發展,加大更安全更高效的第三代(AP1000)非能動壓水堆常規島技術研究,力爭在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商運、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示范、快堆核電站常規島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增強核電建設核心競爭力;積極研究應用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和風光儲輸、分布式發電新技術,增強新能源、新技術發電建設核心競爭力;積極研究實踐1000千伏交流/±800、±1000、±1100千伏直流特高壓輸電,柔性交直流輸電,一、二次系統協調發展的電網升級,大規模間歇式電源并網,面向用戶的智能化輸配電等特高壓和智能電網先進技術,增強電網建設核心競爭力等。實現能源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節能低碳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生態環境保護效益,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美好生活作貢獻。
以“五個建設”提高黨建工作水平
中國能建要按照全面加強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制度“五個建設”要求,切實加強企業黨建工作,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抓好思想理論建設,認真學習黨的十八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科學文化業務知識,增強本領、堅定信念;抓好黨性教育,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明辨是非、堅定立場;抓好道德建設,積極倡導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誠信敬業、堅定操守。堅持先進性、純潔性建設,推進創先爭優、基層黨組織建設、海外黨建工作常態化;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實行領導班子、黨員干部、優秀人才隊伍建設主體化;堅持“支部建在項目上、作用發揮到現場”和“黨建帶團建、黨群共建”,實現基層黨建融入中心、服務群眾實效化,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根據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八項規定,按照實在、剛性、管用原則,制定和落實加強作風建設若干規定,形成為民務實清廉的優良風氣。深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遵紀守法、廉潔文化、懲防并舉、拒腐防變體系建設,形成科學有效的反腐倡廉格局。制定和落實黨委議事規則、加強黨建和宣傳思想工作指導意見等規章制度,實現黨建工作標準化,形成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按章辦事的良好機制。
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是中國能建當前的首要任務。中國能建將用黨的十八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工作,打造“科技型、管理型、國際化、多元化大強富企業集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黨的十八大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全面涵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五大領域,對于中央企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能建”),是擁有集規劃咨詢、勘測設計、工程承包、裝備制造、投資運營于一體的完整業務鏈的特大型能源建設集團。作為我國電力和能源建設領域的“排頭兵”和“國家隊”,中國能建要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發揮集而成團、一體化協同、完整業務鏈優勢,全力服務“五位一體”國家總體戰略布局。
以發展戰略綱要引領轉型升級
中國能建要積極主動服務國家電力和能源發展戰略,始終把科學發展擺在首要位置,以中長期發展戰略綱要為引領,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產業布局由價值鏈低端向高端、增長方式由勞動密集型向知識技術管理密集型、服務模式由價格競爭向價值競爭的轉型升級。強化支柱產業核心競爭力,勇擔電力和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重任,當好我國加快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和加大城市基礎設施、保障房、城鄉一體化投資建設的主力軍;推廣中國能建蹚出的能源建設EPC“中國道路”經驗,探索并實踐“以市場機制為基礎,以聯合體為主要特征”協同總承包模式,確保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成功,為我國基礎設施又好又快建設服好務;本著“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原則,優先發展國際業務,實現由工程承包向跨國經營、由跨國經營向跨國企業集團轉變,達到國際業務占“半壁江山”目標,為我國實施“走去出”戰略作貢獻;加大科技創新和信息化力度,努力建成世界級高端規劃咨詢機構、世界一流技術研發中心和裝備制造中心,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重大核心技術;持續鞏固主營業務,不斷延伸產業鏈條,積極參與煤炭、石油、化工、鐵路、公路、城市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投資開發建設,構筑起“大建安”格局。
以優化資源配置推進改革重組
中國能建要按照國家電力體制深化改革要求,遵循“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穩中求進、量力而行”總體指導思想,在順利完成對76家電網分離企業接收、成立國家和19個區域(省級)電力規劃研究中心、重組8家試點企業、組建中國能建集團裝備有限公司等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整合資源配置,穩妥有序地推進內部改革重組和價值鏈條再造,建立適應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管控模式,打造市場競爭力、社會影響力一流的企業集群。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按照主業突出、資源優化原則,推進公司制改造,確保“十二五”實現“跨入并站穩世界五百強”和“整體上市”兩大目標;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促進優質資源向優勢產業、骨干企業集中,有序推進職工投資企業、集體企業改制和工程板塊、設計板塊重組整合,建成一批年收入過100億元企業和國際業務5-8家龍頭企業、10-20家骨干企業;發揮名列“最大225家國際承包商”、“全球最大的150強設計公司”前茅等資源配置優勢,構筑行業領先、龍頭帶動格局。促進企業科學發展;開展管理提升,推進勞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績效考核、崗位管理、激勵約束體系,促進管理集成化、業務專業化、成本節約化,建設生機蓬勃的企業集團。
以優秀企業文化塑造品牌形象
中國能建要按照文化強國、提升軟實力的要求,用文化鑄企業之魂,在唱響“集而成團”、“一家人一家親”主旋律,實現全面大融合、和諧大發展的同時,建設既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又獨具鮮明品牌特征的企業文化體系,實現“世界能源,中國能建”組織使命和“行業領先,世界一流”戰略愿景,努力塑造良好品牌形象。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加強思想道德素質建設,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開展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職工文化體育活動,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制定和實施形象視覺識別、理念、行為規范系統,形成企業核心價值觀,用優秀企業文化引導人、激勵人、感召人,實現由科學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跨越;推進內質外形建設,堅持“三貼近”,加強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辦好“一網一報一刊”,宣傳和選樹先進典型,展示和推介企業業績、實力、產品、文化、品牌形象、社會責任,增強企業文化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適應海外文化特征、社會習俗,推動文化融合落地,建設結構完整、概念清晰、與國際接軌的跨國企業集團文化,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以履行社會責任促進社會和諧
中國能建要主動參加和諧社會建設,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積極服務國家、回報社會,在勇擔電力和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重任的同時,發揮在產業援助、投資拉動、扶貧幫困、勞動就業、國際援救等方面應有作用,努力實現企業、職工、社會的和諧發展。弘揚在鑄就三峽水電工程、特高壓和智能電網、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風光儲輸建設等一座又一座世界豐碑中形成的企業精神,著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履行社會責任能力,服務我國和世界能源產業科學發展;實施產業援疆支邊、添力“中部崛起”、助推振興東北、參加沿海經濟區建設等,服務我國經濟社會建設;通過援建農業基礎設施、支援農村教科文衛事業、輸送干部任貧困村“第一書記”、對兩個國家級貧困縣對口幫扶等,服務新農村建設;建立合理的用人、分配、培訓、幫扶等機制,共享社會人力資源,倡導員工義務獻血、捐資助學,帶動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加強內部支持合作,建立幫扶困難企業和困難職工機制,實現改革發展成果由全體職工共享;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理念,堅持依法治企,強化安全生產,遏制各類安全事故;借鑒牽頭組織2011年利比亞西部華人撤離經驗,在發展國際業務中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樹立中國企業良好形象。
以科技創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中國能建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著力提高科技創新核心競爭力,滿足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要求,引領能源產業科學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充分發揮在電力和能源建設領域科技創新和技術引領優勢,積極研究推廣700℃超超臨界發電技術、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燃燒(CFBC)技術、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IGCC)技術、碳捕捉與封存(CCS)技術,提高火電效率和降低CO2等污染物排放,增強火電建設核心競爭力;努力攻克復雜地質條件下超高壩筑壩、超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等關鍵技術難題,超前研究百萬千瓦級混流式水電機組安裝和調試等關鍵技術,大力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牢固占領水電建設制高點,增強水電建設核心競爭力;積極推進核電穩步發展,加大更安全更高效的第三代(AP1000)非能動壓水堆常規島技術研究,力爭在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商運、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示范、快堆核電站常規島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增強核電建設核心競爭力;積極研究應用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和風光儲輸、分布式發電新技術,增強新能源、新技術發電建設核心競爭力;積極研究實踐1000千伏交流/±800、±1000、±1100千伏直流特高壓輸電,柔性交直流輸電,一、二次系統協調發展的電網升級,大規模間歇式電源并網,面向用戶的智能化輸配電等特高壓和智能電網先進技術,增強電網建設核心競爭力等。實現能源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節能低碳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生態環境保護效益,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美好生活作貢獻。
以“五個建設”提高黨建工作水平
中國能建要按照全面加強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制度“五個建設”要求,切實加強企業黨建工作,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抓好思想理論建設,認真學習黨的十八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科學文化業務知識,增強本領、堅定信念;抓好黨性教育,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明辨是非、堅定立場;抓好道德建設,積極倡導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誠信敬業、堅定操守。堅持先進性、純潔性建設,推進創先爭優、基層黨組織建設、海外黨建工作常態化;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實行領導班子、黨員干部、優秀人才隊伍建設主體化;堅持“支部建在項目上、作用發揮到現場”和“黨建帶團建、黨群共建”,實現基層黨建融入中心、服務群眾實效化,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根據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八項規定,按照實在、剛性、管用原則,制定和落實加強作風建設若干規定,形成為民務實清廉的優良風氣。深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遵紀守法、廉潔文化、懲防并舉、拒腐防變體系建設,形成科學有效的反腐倡廉格局。制定和落實黨委議事規則、加強黨建和宣傳思想工作指導意見等規章制度,實現黨建工作標準化,形成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按章辦事的良好機制。
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是中國能建當前的首要任務。中國能建將用黨的十八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工作,打造“科技型、管理型、國際化、多元化大強富企業集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