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胡秋冬
◎年齡:20歲
◎愛好:打乒乓球、聽音樂
◎學校: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專業:電氣自動化工程技術(五年制高職509212班)
◎曾獲獎項:
2011年1月,南京市職業學校技能大賽給排水調試項目一等獎;
2012年6月,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康尼杯”光伏發電設備安裝與調試項目一等獎。
多次獲得校“三好學生”榮譽
在最短的時間里安裝一臺新型光伏發電設備,能夠和太陽“賽跑”,這是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技能高手”胡秋冬摘得全國一等獎時展示的“絕活”。行行出狀元,記者發現,南京職業學校里也是臥虎藏龍。“光伏發電設備在‘追’太陽的過程中可以盡可能多的收集光源,將光能轉化為電能以供使用。”胡秋冬用最簡短的語句解釋了這項新術的原理。
接一根導線只需30秒不到
安裝光伏發電設備的程序里,最重要的一關便是導線的安裝。“裝一套光伏發電設備要花上4個小時,光是導線就有100多根,每次接完都是一身汗。”胡秋冬回憶,在今年3月份開始集中練習光伏發電設備安裝時,“導線安裝”便讓自己累得夠嗆。安裝導線需要經過做線、接插兩個步驟,導線是否能夠接好,對后續的編程控制和調試有直接的影響,所以怎樣盡可能縮短安裝導線的時間,便成為了能夠高質量完成比賽的關鍵。
“100根導線不光要兩頭全部接上,還得注意工藝,就是要接得‘好看’,不然線槽的蓋子壓根就蓋不上。”第一次開始接導線時,胡秋冬根本就找不到相對應的接口,眼睜睜看著時間過去,但還在手忙腳亂找導線。找不到北的他和伙伴們花了整整一天時間才將100根線全部接上。“當時我就暗暗下了決心,既然老師如此信任我,我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里‘上手’。”
都說熟能生巧,胡秋冬逐漸和兩個參賽伙伴找到了接線的竅門,“每根線都需要做一個零件來做線頭,原本我們都是將零件撒了一地,后來逐漸發現,彎腰撿零件,其實也需要時間。”三個月的苦練,胡秋冬在全國決賽時已經將接線的總體時間控制在了50分鐘,如果算上制作導線的時間,平均下來他接一根線只需30秒不到。
默寫了三大本程序代碼
參加比賽靠得不僅是熟能生巧的韌勁,還得有刻苦鉆研的精神。白天對著密密麻麻的電路板和線圈累得一身汗,晚上回到宿舍,胡秋冬也沒閑著,一個人默寫起了電腦編程的代碼。原來,通過電腦編程來監控設備和太陽的“跑步比賽”也是整個設備能夠順利運行的重要一環。“我有個習慣,每天回到宿舍后,便會總結一下白天在集訓室編程時的錯誤。”胡秋冬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宿舍里沒有電腦,他就窩在床上自己用筆默寫,三個月里,胡秋冬整整默寫了三大本代碼。
“我們在校內選拔時選出胡秋冬,便是看中了他肯刻苦,做事大膽細心的特點。”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競賽指導老師陳芳芳說。“光伏發電是一項新型產業,將來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但在高職學校這個專業的技術人才卻少之又少。”陳芳芳向記者簡略解釋了“光伏發電”的原理,這不光是一項新型技術,對于技工的素質也有很高的要求。胡秋冬能夠勝出,并且在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參賽代表隊的三人小組中擔任隊長,靠得就是沉得下心、吃得了苦的優秀品質。而胡秋冬也在一次次的選拔賽中不斷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已經和同學開始準備新一輪的賽事,這一次,我要在編程速度上再提高一些。”
簡樸小伙每天伙食費只有8元
據了解,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是為數不多開設光電技術綜合課程的學校之一,學校也以培養出色的技能型人才為辦學宗旨。盡管在教育部組織的最高級別中職比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但胡秋冬并沒有絲毫的驕傲。記者到學校找到他時,他正在集訓室里指導同學用五顏六色的線圈PK著接線速度。作為班級的學習委員,胡秋冬在自我上進的同時也擔任起了“小老師”的角色,“我是學習委員,要盡可能幫助老師,帶動班里的同學一起進步。”每天放學后,胡秋冬還會準時到班主任王其昌老師的辦公室,和老師交流班務工作和同學們的學習情況。
“班主任王老師和我說得最多的其實不是學習,而是關心我的生活,吩咐我要多吃一點。”第一次和記者聊起自己,胡秋冬有些不好意思。因為家庭條件不佳,胡秋冬一直都在學校保持著簡樸的作風,每天的伙食費都控制在8元錢以內。“技能大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能的平臺,我相信靠著技術也會能有美好的未來。”
◎年齡:20歲
◎愛好:打乒乓球、聽音樂
◎學校: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專業:電氣自動化工程技術(五年制高職509212班)
◎曾獲獎項:
2011年1月,南京市職業學校技能大賽給排水調試項目一等獎;
2012年6月,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康尼杯”光伏發電設備安裝與調試項目一等獎。
多次獲得校“三好學生”榮譽
在最短的時間里安裝一臺新型光伏發電設備,能夠和太陽“賽跑”,這是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技能高手”胡秋冬摘得全國一等獎時展示的“絕活”。行行出狀元,記者發現,南京職業學校里也是臥虎藏龍。“光伏發電設備在‘追’太陽的過程中可以盡可能多的收集光源,將光能轉化為電能以供使用。”胡秋冬用最簡短的語句解釋了這項新術的原理。
接一根導線只需30秒不到
安裝光伏發電設備的程序里,最重要的一關便是導線的安裝。“裝一套光伏發電設備要花上4個小時,光是導線就有100多根,每次接完都是一身汗。”胡秋冬回憶,在今年3月份開始集中練習光伏發電設備安裝時,“導線安裝”便讓自己累得夠嗆。安裝導線需要經過做線、接插兩個步驟,導線是否能夠接好,對后續的編程控制和調試有直接的影響,所以怎樣盡可能縮短安裝導線的時間,便成為了能夠高質量完成比賽的關鍵。
“100根導線不光要兩頭全部接上,還得注意工藝,就是要接得‘好看’,不然線槽的蓋子壓根就蓋不上。”第一次開始接導線時,胡秋冬根本就找不到相對應的接口,眼睜睜看著時間過去,但還在手忙腳亂找導線。找不到北的他和伙伴們花了整整一天時間才將100根線全部接上。“當時我就暗暗下了決心,既然老師如此信任我,我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里‘上手’。”
都說熟能生巧,胡秋冬逐漸和兩個參賽伙伴找到了接線的竅門,“每根線都需要做一個零件來做線頭,原本我們都是將零件撒了一地,后來逐漸發現,彎腰撿零件,其實也需要時間。”三個月的苦練,胡秋冬在全國決賽時已經將接線的總體時間控制在了50分鐘,如果算上制作導線的時間,平均下來他接一根線只需30秒不到。
默寫了三大本程序代碼
參加比賽靠得不僅是熟能生巧的韌勁,還得有刻苦鉆研的精神。白天對著密密麻麻的電路板和線圈累得一身汗,晚上回到宿舍,胡秋冬也沒閑著,一個人默寫起了電腦編程的代碼。原來,通過電腦編程來監控設備和太陽的“跑步比賽”也是整個設備能夠順利運行的重要一環。“我有個習慣,每天回到宿舍后,便會總結一下白天在集訓室編程時的錯誤。”胡秋冬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宿舍里沒有電腦,他就窩在床上自己用筆默寫,三個月里,胡秋冬整整默寫了三大本代碼。
“我們在校內選拔時選出胡秋冬,便是看中了他肯刻苦,做事大膽細心的特點。”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競賽指導老師陳芳芳說。“光伏發電是一項新型產業,將來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但在高職學校這個專業的技術人才卻少之又少。”陳芳芳向記者簡略解釋了“光伏發電”的原理,這不光是一項新型技術,對于技工的素質也有很高的要求。胡秋冬能夠勝出,并且在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參賽代表隊的三人小組中擔任隊長,靠得就是沉得下心、吃得了苦的優秀品質。而胡秋冬也在一次次的選拔賽中不斷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已經和同學開始準備新一輪的賽事,這一次,我要在編程速度上再提高一些。”
簡樸小伙每天伙食費只有8元
據了解,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是為數不多開設光電技術綜合課程的學校之一,學校也以培養出色的技能型人才為辦學宗旨。盡管在教育部組織的最高級別中職比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但胡秋冬并沒有絲毫的驕傲。記者到學校找到他時,他正在集訓室里指導同學用五顏六色的線圈PK著接線速度。作為班級的學習委員,胡秋冬在自我上進的同時也擔任起了“小老師”的角色,“我是學習委員,要盡可能幫助老師,帶動班里的同學一起進步。”每天放學后,胡秋冬還會準時到班主任王其昌老師的辦公室,和老師交流班務工作和同學們的學習情況。
“班主任王老師和我說得最多的其實不是學習,而是關心我的生活,吩咐我要多吃一點。”第一次和記者聊起自己,胡秋冬有些不好意思。因為家庭條件不佳,胡秋冬一直都在學校保持著簡樸的作風,每天的伙食費都控制在8元錢以內。“技能大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能的平臺,我相信靠著技術也會能有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