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新能源網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太陽能電池廠茂迪、新日光高層近期頻頻接觸,評估由茂迪合並新日光,醞釀臺灣太陽能電池業首宗合並案。整合後,總產能直逼3GW(30億瓦),躍居全球前三大廠,並將臺灣太陽能電池業由「小聯盟」推向「大聯盟」。
截至第3季,茂迪和新日光難逃虧損,但都處于現金流入。茂迪9月底約當現金達103億元,負債比52%;新日光約當現金為44.53億元,負債比僅41%。相較于大陸同業財務吃緊,茂迪若與新日光整合,手握近150億元現金,充裕的銀彈將是突圍最大後盾。
不過,茂迪、新日光發言系統昨(4)日均否認兩家公司將合並,僅強調「業界整合是必然趨勢」。
消息來源指出,茂迪與新日光管理階層均出自臺積電體系,兩家公司文化類似,加上各自握有產能與技術資源,一旦整並,有助提升國際競爭力。目前得知消息是,雙方高層贊同整合,但新公司由誰出面主導、要透過換股或是現金收購等合並細節,尚無具體方案。
據了解,茂迪最大股東臺積電有意處分茂迪持股,茂迪決策團隊因此開始思索下一步方向,茂迪總經理張秉衡與新日光董事長林坤禧均出身臺積電,兩家公司在文化與經營理念師出同門,很快「情投意合」,雙方高層密集討論可能的整並方向。
事實上,茂迪與新日光對外均強調,「不排斥整並」。張秉衡曾表示,這波太陽能產業低潮,業者未來不太可能再靠自有資金擴大規模,整並潮一觸即發,過去單一公司垂直整合的趨勢,將轉為合作結盟,茂迪不排斥任何可能的合作機會,同時積極強化良率提升與精實管理。
茂迪目前年產能為15億瓦(1.5GW),今年底將再擴增至1.6GW,居全球第6位,市占率約4%;新日光目前年產能1.3GW,居全球第8位,市占率約3%。一旦合並,單一公司總產能將直逼3GW、市占率7%,成為全球前3大廠,僅次于美國第一太陽能公司與大陸晶澳太陽能。

截至第3季,茂迪和新日光難逃虧損,但都處于現金流入。茂迪9月底約當現金達103億元,負債比52%;新日光約當現金為44.53億元,負債比僅41%。相較于大陸同業財務吃緊,茂迪若與新日光整合,手握近150億元現金,充裕的銀彈將是突圍最大後盾。
不過,茂迪、新日光發言系統昨(4)日均否認兩家公司將合並,僅強調「業界整合是必然趨勢」。
消息來源指出,茂迪與新日光管理階層均出自臺積電體系,兩家公司文化類似,加上各自握有產能與技術資源,一旦整並,有助提升國際競爭力。目前得知消息是,雙方高層贊同整合,但新公司由誰出面主導、要透過換股或是現金收購等合並細節,尚無具體方案。
據了解,茂迪最大股東臺積電有意處分茂迪持股,茂迪決策團隊因此開始思索下一步方向,茂迪總經理張秉衡與新日光董事長林坤禧均出身臺積電,兩家公司在文化與經營理念師出同門,很快「情投意合」,雙方高層密集討論可能的整並方向。
事實上,茂迪與新日光對外均強調,「不排斥整並」。張秉衡曾表示,這波太陽能產業低潮,業者未來不太可能再靠自有資金擴大規模,整並潮一觸即發,過去單一公司垂直整合的趨勢,將轉為合作結盟,茂迪不排斥任何可能的合作機會,同時積極強化良率提升與精實管理。
茂迪目前年產能為15億瓦(1.5GW),今年底將再擴增至1.6GW,居全球第6位,市占率約4%;新日光目前年產能1.3GW,居全球第8位,市占率約3%。一旦合並,單一公司總產能將直逼3GW、市占率7%,成為全球前3大廠,僅次于美國第一太陽能公司與大陸晶澳太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