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寒風瑟瑟中掙扎已久的光伏行業收獲了一份厚禮。
10月26日,國家電網公布了《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電網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意見》承諾電網企業將免費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業主提供接入系統方案制定、并網檢測、調試等全過程服務以及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分散接入低壓配電網、按國家政策全額收購富余電力等。
今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副總理李克強先后多次批示,要解決中國的光伏產業危機。國家電網的這次表態,積極地響應了總理的批示。在國內市場尚未啟動,光伏產業步履維艱之時,國家電網的表態,無疑為整個行業注射了一針強心劑。
眾所周知,遭遇歐美“雙反”調查的光伏產業之所以陷入岌岌可危的發展境地,過于依賴海外市場、缺乏國內市場支撐而屢受掣肘是重要原因。在整個產業鏈條當中,中國企業在制造業領域擁有顯著優勢,然而在市場開拓方面則遠遠落后于國外同行,從本質上看,整個中國光伏行業只是“三來一補”的低端外貿模式的翻版,雖然隸屬高科技的新能源領域,實際上卻是勞力出售者,以至于不得不仰人鼻息,看別人臉色吃飯。而國家電網此次提出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收購富余電力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將改變光伏產業高端和新技術與市場“兩頭在外”的局面。《意見》的出臺,意味著長期困擾國內光發電市場入網難的問題將得到緩解,而光伏產業國內市場啟動的重要一環也似乎將隨之打開。
要知道,長期以來,國家電網與光伏產業之間一直是微妙的競爭者關系。無論是光伏還是風電,任何新能源的項目,都要依賴發電收回項目投資成本,這又必然需要電網的支持。而電網遏制也被許多人視為光伏市場啟動艱難的主要原因。然而就在光伏產業的生死時刻,國家電網義不容辭地伸出了援助之手。
為了拉“光伏兄弟”一把,國家電網甚至不惜自損利潤。
國家電網同樣也是企業,企業以效益為先。然而在整個光伏行業岌岌可危,在中國制造業遭遇貿易壁壘之時,國家電網以大局為先,放下了與制造業間的利益博弈與紛爭,扮演起了“拯救者”的角色。盡管光伏企業何時能夠走出困境還不得而知,然而種種利好消息似乎已經為我們傳遞出春天將至的訊息。
國家電網的雪中送炭,充分顯示出一個央企應有的良心、責任與擔當,這才是一個中國企業的真正價值所在。但愿國家電網的所作所為,能激勵諸多企業戮力同心,共克時艱,惟其如此,中國光伏企業才能提振信心,重鑄輝煌,中國經濟的明天才會更美好。
10月26日,國家電網公布了《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電網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意見》承諾電網企業將免費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業主提供接入系統方案制定、并網檢測、調試等全過程服務以及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分散接入低壓配電網、按國家政策全額收購富余電力等。
今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副總理李克強先后多次批示,要解決中國的光伏產業危機。國家電網的這次表態,積極地響應了總理的批示。在國內市場尚未啟動,光伏產業步履維艱之時,國家電網的表態,無疑為整個行業注射了一針強心劑。
眾所周知,遭遇歐美“雙反”調查的光伏產業之所以陷入岌岌可危的發展境地,過于依賴海外市場、缺乏國內市場支撐而屢受掣肘是重要原因。在整個產業鏈條當中,中國企業在制造業領域擁有顯著優勢,然而在市場開拓方面則遠遠落后于國外同行,從本質上看,整個中國光伏行業只是“三來一補”的低端外貿模式的翻版,雖然隸屬高科技的新能源領域,實際上卻是勞力出售者,以至于不得不仰人鼻息,看別人臉色吃飯。而國家電網此次提出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收購富余電力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將改變光伏產業高端和新技術與市場“兩頭在外”的局面。《意見》的出臺,意味著長期困擾國內光發電市場入網難的問題將得到緩解,而光伏產業國內市場啟動的重要一環也似乎將隨之打開。
要知道,長期以來,國家電網與光伏產業之間一直是微妙的競爭者關系。無論是光伏還是風電,任何新能源的項目,都要依賴發電收回項目投資成本,這又必然需要電網的支持。而電網遏制也被許多人視為光伏市場啟動艱難的主要原因。然而就在光伏產業的生死時刻,國家電網義不容辭地伸出了援助之手。
為了拉“光伏兄弟”一把,國家電網甚至不惜自損利潤。
國家電網同樣也是企業,企業以效益為先。然而在整個光伏行業岌岌可危,在中國制造業遭遇貿易壁壘之時,國家電網以大局為先,放下了與制造業間的利益博弈與紛爭,扮演起了“拯救者”的角色。盡管光伏企業何時能夠走出困境還不得而知,然而種種利好消息似乎已經為我們傳遞出春天將至的訊息。
國家電網的雪中送炭,充分顯示出一個央企應有的良心、責任與擔當,這才是一個中國企業的真正價值所在。但愿國家電網的所作所為,能激勵諸多企業戮力同心,共克時艱,惟其如此,中國光伏企業才能提振信心,重鑄輝煌,中國經濟的明天才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