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產業中,光伏行業已然成為璀璨的新星,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帶動了大批上下游企業的發展。我國光伏發電領域的技術和應用只處于世界水平線的中下位置,其實質還要歸結于光伏產業的基礎原料-多晶硅提純技術的缺失,這直接導致了國內光伏發電的高成本,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光伏發電無法廣泛普及。
在這個產業鏈的上游,光伏逆變器的核心技術已經達到世界水平線,我國多家逆變器企業逐漸在國際市場中展露鋒芒.盡管如此,國產逆變器卻還是無法走上國際化道路,中國的逆變器在價格上向來有優勢,但逆變器僅占整個太陽能系統總費用的7%.
當地客戶對本土產品的思維依賴很大程度排擠了外來企業,本土企業可能在產品性能和價格上都略遜外來產品一籌,但是畢竟已經先入為主,在當地客戶心中已經形成品牌優勢。中國的逆變器企業要想深入該市場首先就要讓產品深入人心,打破客戶傳統的思維。
并且逆變器內部的元器件選材至關重要,質量和轉化率達到預期,就要保證產品的穩定性,與優秀的元器件供應商建立穩定的關系不容忽視,而目前國產逆變器的元器件選材大多缺少國際知名供應商,在國外客戶眼中產品也會大打折扣。
同時研發團隊的強大與否與產品技術的高低也是血脈相通的,作為電子產品行業的一份子,逆變器的穩定與否和轉化效率高低也需要強勁的技術支持。縱觀國際品牌產品,他們的研發團隊無疑是頂尖的,這也保證了產品的推陳出新。
又因為很多企業在國外市場缺少相關辦事處,這樣在服務上就缺少優勢,同時,產品和市場的開拓也就沒有本土化,在當地客戶心中的信任度較低。中國逆變器企業應該做的是采用戰略合作模式與本土上下游企業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