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如何促進科技產業資源與金融資源的對接,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資體系,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有力支撐?近年來北京亦莊進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和成功實踐。今天我們刊登這篇文章,以饗讀者。
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們帶來的一個重要啟示就是:要處理好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關系,以虛擬經濟的健康發展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經歷了應對金融危機沖擊的努力和思考,伴隨著國家和各地方對發展實體經濟、特別是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進一步堅持和強調,產業金融日益成為金融界和產業界的熱點話題。
產業金融的概念不是創新,而是回歸本源,是遵循虛擬經濟必須依托于實體經濟的客觀規律,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同時,產業金融的內涵需要創新,只有通過創新,才能使產業金融更好地適應產業發展環境的快速變化,才能更好地輔助企業把握市場機遇,才能更好地破解實體經濟融資難等一系列問題。
創新來源于實踐。北京亦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北京市做大做強實體經濟的主體平臺,建設有奔馳、諾基亞等世界500強項目109個,中航工業、航天科技等央企項目61個,以及北方微電子、云基地等一批具有先進技術和廣闊市場前景的高端項目。開發區管委會在服務企業界、聯系金融界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實施了一批重點項目,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政產金”合作是產業金融快速發展的有效途徑
如果把產業和金融比作雙人舞的兩位演員,那么政府就是為演員和舞蹈提供服務的劇務。兩位演員和劇務這個三人團隊的緊密溝通與配合,是實現完美表演的重要保證。同樣,在經濟發展的大舞臺上,產業、金融這兩個主體與創造平臺環境的政府之間的緊密合作,是助推產業金融快速發展的有效途徑。
第一,“政產金”合作有利于金融機構科學控制風險。風險評估是金融機構的核心任務之一。只有對項目投入后的預期收益和風險進行科學的分析,才能合理地判斷是否值得投入一個項目以及投入多少。為了實現這樣一個分析,金融機構往往需要投入相當可觀的人力、財力。同樣,政府在選擇落地產業項目時也要進行風險評估。除了環境、社會等方面的考慮之外,單就經濟而言,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吸引產業項目的必要投入是產業用地等寶貴資源、基礎設施建設成本以及大量的管理成本。如果說金融機構對于企業的投入具有風險,那么政府對引入項目的成敗所承擔的風險也是很高的。所以,如何有效控制產業項目的風險是金融機構和政府共同面對的課題。
北京亦莊開發區的做法是,依靠專業化的招商隊伍,借助于科技界和產業界專家的評估意見,做出篩選項目的決策。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打造了一支二百多人的招商隊伍,放眼全球跟蹤和研究高端項目,進行專業化招商。首先對項目按照技術先進性進行初選,再按照經過長期實踐檢驗形成的經濟效益指標體系進行量化分析,必要時委托國際著名咨詢公司進行市場評估,形成關于項目價值和政府成本與收益的分析結論,最終由集體討論是否引入這一項目。這一系列流程是嚴謹的,也是高效的,更主要是科學的分析了項目風險和預期收益,實現科學決策。
了解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項目引入程序之后,從金融機構的立場出發,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加強“政產金”合作,將開發區決定引入的項目推薦給金融機構進行選擇,有利于金融機構科學控制風險。
第二,“政產金”合作有利于金融機構把握項目機遇。通常情況是,具有良好前景的項目在等待金融機構的發現和投入。同樣,各個金融機構也爭相在第一時間發現和抓住一個好項目。在這個競爭的過程中,誰先掌握項目信息、誰先下定決心,誰就能夠把握住這個項目機遇。“政產金”的有效合作不僅能夠給金融機構傳遞來自于產業發展一線的項目信息,這個信息往往比處于實驗室、孵化器中的項目信息更有效,從而縮短金融機構發現項目的時間。而且在借鑒政府關于項目的研究判斷結果后,能夠縮短風險評估的時間。哪個金融機構有效縮短了這兩個時間,就能搶先把握住項目機遇。
第三,“政產金”合作有利于金融機構獲得更多收益。金融機構從項目投入中獲得的收益,主要取決于項目的未來發展情況。而項目的發展,不僅與其自身的團隊實力、技術水平這些內因相關,也與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和各級政府的政策支持這些外因相關。從政府的角度,在根據國家指導和地方實際制定重點產業發展規劃后,根據產業發展的規律,會重點支持一些龍頭項目和高端項目,從而帶動區域產業的整體發展。包括科技與人才政策支持、產業布局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環境建設等方面的優先支持。目的就是讓這些項目快速發展,快速做大做強。眾人拾柴火焰高。有了“政產金”的緊密合作,通過金融機構和政府的共同支持,一批重點項目必然會實現快速發展,而金融機構也可從中分享更多收益。
二、北京亦莊是“政產金”合作、發展產業金融的首選之地
北京正在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大家熟知的金融街、麗澤金融商務區,都是適合于各類金融機構實現發展的良好區域。然而,就進行“政產金”合作、發展產業金融而言,北京亦莊是首選之地。
首先是有需求。以“北京亦莊”為品牌、以大興區廣闊空間為依托,北京南部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區是北京市做強二產的主體平臺。2011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742.4億元,到2015年將形成8000億元的產值。超常規、高水平、跨越式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與之相匹配的融資需求。據初步測算,新區產業發展和空間拓展將在未來三年形成5000億元以上投資需求,其中僅首都新機場建設就需直接融資2000億元以上。在直接需求帶動下,新區勢必成為全市乃至全國產業金融創新的先行示范區,我們也將與金融界共同探索發展物流金融、汽車金融、綠色金融、航空金融等新興業態,共同建設高端、高效的新型金融業聚集區。
其次是有基礎。一是金融聚集基礎。截至2011年底,新區共有銀行機構23家,各項存貸款余額達2295億元;已設立村鎮銀行總部2家,融資性擔保公司8家,小額貸款公司4家,證券期貨類金融機構營業部4家。產業金融服務體系已初步形成。二是政府工作基礎。這些年來,亦莊不斷深化構建創新驅動發展格局,在產業空間拓展和產業集群建設等方面,結合自身需求,做了大量探索性的金融工作。我們發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支持企業上市,幫助企業直面資本市場;運作北京創造壹基金和中關村股權投資基金,拓展企業融資渠道;主導實施一批國際國內并購項目;積極探索通過基金和信托融資等方式吸引農村集體資產、農民拆遷補償資金、企事業單位閑置資金等各類社會資金投入,加速推進開發區擴區進程;通過探索BOT、BT、TOT、PPP等模式吸引社會資金投資基礎設施項目,深化銀政企對接合作,建成全國首批太陽能光伏發電集中利用示范區等等。
第三是有環境。新區享有國家級開發區政策、農村金融改革試驗區政策、中關村“1+6”政策三大政策體系的集成優勢,并將發布《新區股權投資基金鼓勵辦法》和《新區企業上市鼓勵辦法》等一系列促進產業金融發展的鼓勵政策。我們將進一步深化政策創新,促進產業金融規模加速提升、產業金融創新同步演進。
三、創新“政產金”合作內容,共同打造多功能、全流程、一體化的產業金融服務體系
首先,在多功能產業金融服務體系方面。新區作為首都發展實體經濟的主體平臺,擁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全部類型,產業金融需求類型多樣。為此,我們可以共同構建集信貸、投資、保險、擔保、債券和境內外上市于一體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融資平臺,以促進新區范圍內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協調發展,不斷擴大企業直接融資規模。努力實現擔保公司、創投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主體多元化發展,股權投資、風險投資、融資擔保和上市服務等業務協同支撐的格局,搭建全方位面向產業發展的專業金融服務體系。
其次,在全流程產業金融服務體系方面。我們可以共同構建覆蓋企業成長周期的金融服務鏈條,搭建創新孵化功能、產業化扶持功能、上市激勵功能于一體的金融服務通道。加快建設新區PE大廈,進一步強化股權投資基金的引進和扶持力度,加大對創新力強、高成長性企業的扶持力度,重點發展面向初創企業的天使投資、風險投資,面向上市企業的股權投資和面向已上市企業的并購融資。
第三,在一體化產業金融服務體系方面。我們可以共同提升政府政策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廣泛參與的一站式金融服務水平,建立以企業需求為中心的金融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定制化服務。為了給企業提供一體化金融服務,亦莊成立了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暨科技創新服務中心,通過聚焦企業發展和科技創新活動的重點、熱點需求,通過“聚合資源、整合服務、撮合交易”,為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搭建服務橋梁,從而培育涵蓋投融資、企業上市、集合票據、股權改制、擔保、保險等在內的整合金融服務體系,加快培育“北京創造”品牌和“小巨人”企業,助推創新型中小企業在海內外、場內外上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張伯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