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少軍博士:謝謝劉漢元先生,明年再主持這個論壇,應該加上一個理論家,雞蛋理論、蛋殼理論和米飯理論。下面的時間我們留下來給觀眾,可以提兩三個問題,哪位有問題可以給企業家們、科學家們、思想家們提問。
下面提問之前河君先生補充兩句。
河君:我補充兩句,剛才輪到我太快了,沒想好,但是我現在又有新的想法我們再交流一下。我先把漢能的情況給大家嘮叨兩句,這是我們贊助的。漢能有九個基地,剛才講七個已經投產了,還有兩個,今年三個計劃沒有懸念,企業正在調試過程中。漢能是一家中國目前為止最大的民營發電企業,我們現在總共的供電裝機630萬千瓦,水電、風電,如果折合太陽能相當于24吉瓦太陽能的發電,就是20到24個吉瓦。漢能完全有條件干什么呢,什么都不干了,我們所有電站每年損耗10個億,我們漢能花了十個年頭在金沙江中游干了一個大電站,大家知道多大嗎,比葛洲壩(…29:10),大三分之一,花了八年的時間。漢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私營水力發電公司,比俄羅斯首富水電站還要大。我說這個是什么意思呢,漢能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其實最大的特點在于現金流非常穩定,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冒非常大的風險做我們的產業,做薄膜產業。我為什么這么干,就是剛才劉漢元給我點燃的我的想法,給大家分享一下。
其實是一種責任感,一種理念,一種責任感,漢能今年能夠改變世界。什么概念呢,我們希望未來真正有一批企業家推動社會的發展,往往企業家的看法跟大家可能不一樣,前瞻性是我們非常重要的特點,我們很多想法和大家各位都不見得認可,就是可笑。就跟我八年前干電站一樣,做個300萬千瓦,全中國人,業內人都笑我,不可能的事,我們也干成了。兩年半以前我說我做2吉瓦薄膜太陽能,業內人不信,我干成了。因為我們搞企業的人,包括在座的各位,會比你們非不搞企業的人會稍微提前看一點點,這點非常重要。所以我有一句話,一到兩年的變化很多人都會高估,但是五年以后的變化所有人都低估了。想當初國家發改委2003年的風電規劃,當時規劃到2010年規劃風電發電總裝機量500萬千瓦,我當時說后面加個零,實際風電就是后面加了一個零。所以張征宇也講了一個觀點,大行業,尤其我們光伏產業,往往超乎我們的想象。光伏產業是什么產業呢,簡單的比喻一下,光伏產業是一個高科技能源加在一塊的產業,在座的各位企業家應該有體會,微軟大不大,蘋果最大,做高科技的,GE大不大,大,中石油大不大,做能源的。但是我們新能源行業把幾個加在一起,一起玩,1+1=11,就是說行業非常非常大。未來能源的替代其實就在于太陽能,太陽能是萬能之本,人類能源終極的方式,所有能夠利用的能源都是太陽能來的。他們講,也不知道有沒有考證,除了地球跟月亮的引力,海水潮汐能不是,所有能源都是太陽能來的,包括煤電、核電、火電都是這樣的,通過間接燃燒獲得。在座各位做多晶硅、做薄膜,直接利用太陽能,這是終極利用方式。有一個數據,我從張征宇那邊得來的,我們人類間接利用太陽能的時候,利用了1%、2%,比如太陽照了100瓦到地球,我們只用了1%、2%。大家知道現在薄膜、多晶硅是17、18、19、20,聚光太陽能40%。第一利用方式從1、2到10、20,從這個意義上大家明白,其實未來人對于能源,我講一句話,根本不用擔心大家,我相信過了30年、50年滿大街都是,狗屎都是,大把能源可用。可以這么講,到那時候能源說不定過剩,因為人類找到直接利用太陽能的時候,全都蓋了。
下面提問之前河君先生補充兩句。
河君:我補充兩句,剛才輪到我太快了,沒想好,但是我現在又有新的想法我們再交流一下。我先把漢能的情況給大家嘮叨兩句,這是我們贊助的。漢能有九個基地,剛才講七個已經投產了,還有兩個,今年三個計劃沒有懸念,企業正在調試過程中。漢能是一家中國目前為止最大的民營發電企業,我們現在總共的供電裝機630萬千瓦,水電、風電,如果折合太陽能相當于24吉瓦太陽能的發電,就是20到24個吉瓦。漢能完全有條件干什么呢,什么都不干了,我們所有電站每年損耗10個億,我們漢能花了十個年頭在金沙江中游干了一個大電站,大家知道多大嗎,比葛洲壩(…29:10),大三分之一,花了八年的時間。漢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私營水力發電公司,比俄羅斯首富水電站還要大。我說這個是什么意思呢,漢能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其實最大的特點在于現金流非常穩定,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冒非常大的風險做我們的產業,做薄膜產業。我為什么這么干,就是剛才劉漢元給我點燃的我的想法,給大家分享一下。
其實是一種責任感,一種理念,一種責任感,漢能今年能夠改變世界。什么概念呢,我們希望未來真正有一批企業家推動社會的發展,往往企業家的看法跟大家可能不一樣,前瞻性是我們非常重要的特點,我們很多想法和大家各位都不見得認可,就是可笑。就跟我八年前干電站一樣,做個300萬千瓦,全中國人,業內人都笑我,不可能的事,我們也干成了。兩年半以前我說我做2吉瓦薄膜太陽能,業內人不信,我干成了。因為我們搞企業的人,包括在座的各位,會比你們非不搞企業的人會稍微提前看一點點,這點非常重要。所以我有一句話,一到兩年的變化很多人都會高估,但是五年以后的變化所有人都低估了。想當初國家發改委2003年的風電規劃,當時規劃到2010年規劃風電發電總裝機量500萬千瓦,我當時說后面加個零,實際風電就是后面加了一個零。所以張征宇也講了一個觀點,大行業,尤其我們光伏產業,往往超乎我們的想象。光伏產業是什么產業呢,簡單的比喻一下,光伏產業是一個高科技能源加在一塊的產業,在座的各位企業家應該有體會,微軟大不大,蘋果最大,做高科技的,GE大不大,大,中石油大不大,做能源的。但是我們新能源行業把幾個加在一起,一起玩,1+1=11,就是說行業非常非常大。未來能源的替代其實就在于太陽能,太陽能是萬能之本,人類能源終極的方式,所有能夠利用的能源都是太陽能來的。他們講,也不知道有沒有考證,除了地球跟月亮的引力,海水潮汐能不是,所有能源都是太陽能來的,包括煤電、核電、火電都是這樣的,通過間接燃燒獲得。在座各位做多晶硅、做薄膜,直接利用太陽能,這是終極利用方式。有一個數據,我從張征宇那邊得來的,我們人類間接利用太陽能的時候,利用了1%、2%,比如太陽照了100瓦到地球,我們只用了1%、2%。大家知道現在薄膜、多晶硅是17、18、19、20,聚光太陽能40%。第一利用方式從1、2到10、20,從這個意義上大家明白,其實未來人對于能源,我講一句話,根本不用擔心大家,我相信過了30年、50年滿大街都是,狗屎都是,大把能源可用。可以這么講,到那時候能源說不定過剩,因為人類找到直接利用太陽能的時候,全都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