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太陽光電市況受歐洲銀行放款趨于積極、產品跌價情況緩和等影響下,預估2012年需求相對不悲觀,但恐怕仍然無法中止供應鏈淘汰賽的運作,太陽能業者指出,因為2012年頂多200億~250億瓦的需求量,同樣難以因應約有500億瓦的供給量,供過于求情況仍會持續,不過除非市場對高轉換效率要求中止,否則最明顯即凸顯無效供給競爭力不足、被迫出場等問題。
近期歐洲市場受到部分歐洲銀行對太陽能產業放款趨于積極,諸多業者評估2012年歐、美債問題相對2011年改善,主要即諸多國家積極投入解決問題之列,再加上諸多新興市場持續成長, 2012年市況不及原本想像中悲觀,或說較2011年來得佳,市場諸多預估的2012年需求版本中,多數落在200億~250億的系統新安裝量區間。放大2012年太陽能需求可能沒有想像中悲觀,但太陽能產業鏈淘汰賽被預估仍不會中止。
雖然如此,太陽能業者認為,2012年相對樂觀的需求仍無法中止太陽能產業供應鏈供過于求情況,因為供應鏈端被預估約有500億瓦的年供給產能,即使2012年幾乎無擴產現象,但供需間差距仍大,因此,產業鏈的淘汰賽預估不會中止。
太陽能業者指出,有別于2009年的金融風暴,雖然也迫使諸多業者停產,而2010年景氣回春后又快速復蘇,2011年這波不景氣帶??給太陽能產業鏈的挑戰來得更深且大,尤其轉換效率的要求不斷提升,恐怕持續增加淘汰賽的動力。
太陽能業者分析,從2011年下半開始,由于產品價格不斷下降,對于轉換效率的要求卻不斷提升,使得市場的產能透過技術及生產成本,被劃分為「有效產能」及「無效產能」,有效產能的產出與銷售不見得賺錢,但無效產能則有絕大比例呈現做愈多虧愈大情況,預估2012年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要求將從每瓦17%開始起跳,對業者的挑戰更大。
除非轉換效率的要求就此中止,否則不斷提升的轉換效率要求,也意味著2種產能的挑戰被迫推升中,有效產能恐怕有部分被劃到無效產能區,無效產能恐怕離基本要求愈來愈遠,到最后量化淘汰賽逐漸走向質化淘汰賽,而2012年此情況將更為明顯。
因為供過于求現況仍無法在短期內扭轉,加上市場對轉換效率的要求不斷提升,預估2012年太陽光電產業鏈的壓力仍會持續存在,包括成本競爭力不佳者及終端出海口與通路端布局不夠者,都可能因而出局。
臺系太陽能電池廠包括茂迪、昱晶、新日光、升陽科、太極、益通等,矽晶圓廠包括中美矽晶、綠能、達能等,大陸太陽能垂直整合廠包括尚德、英利、阿特斯、天合光能、晶澳等,料源廠包括保利協鑫(GCL)、江西賽維(LDK)等。
近期歐洲市場受到部分歐洲銀行對太陽能產業放款趨于積極,諸多業者評估2012年歐、美債問題相對2011年改善,主要即諸多國家積極投入解決問題之列,再加上諸多新興市場持續成長, 2012年市況不及原本想像中悲觀,或說較2011年來得佳,市場諸多預估的2012年需求版本中,多數落在200億~250億的系統新安裝量區間。放大2012年太陽能需求可能沒有想像中悲觀,但太陽能產業鏈淘汰賽被預估仍不會中止。
雖然如此,太陽能業者認為,2012年相對樂觀的需求仍無法中止太陽能產業供應鏈供過于求情況,因為供應鏈端被預估約有500億瓦的年供給產能,即使2012年幾乎無擴產現象,但供需間差距仍大,因此,產業鏈的淘汰賽預估不會中止。
太陽能業者指出,有別于2009年的金融風暴,雖然也迫使諸多業者停產,而2010年景氣回春后又快速復蘇,2011年這波不景氣帶??給太陽能產業鏈的挑戰來得更深且大,尤其轉換效率的要求不斷提升,恐怕持續增加淘汰賽的動力。
太陽能業者分析,從2011年下半開始,由于產品價格不斷下降,對于轉換效率的要求卻不斷提升,使得市場的產能透過技術及生產成本,被劃分為「有效產能」及「無效產能」,有效產能的產出與銷售不見得賺錢,但無效產能則有絕大比例呈現做愈多虧愈大情況,預估2012年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要求將從每瓦17%開始起跳,對業者的挑戰更大。
除非轉換效率的要求就此中止,否則不斷提升的轉換效率要求,也意味著2種產能的挑戰被迫推升中,有效產能恐怕有部分被劃到無效產能區,無效產能恐怕離基本要求愈來愈遠,到最后量化淘汰賽逐漸走向質化淘汰賽,而2012年此情況將更為明顯。
因為供過于求現況仍無法在短期內扭轉,加上市場對轉換效率的要求不斷提升,預估2012年太陽光電產業鏈的壓力仍會持續存在,包括成本競爭力不佳者及終端出海口與通路端布局不夠者,都可能因而出局。
臺系太陽能電池廠包括茂迪、昱晶、新日光、升陽科、太極、益通等,矽晶圓廠包括中美矽晶、綠能、達能等,大陸太陽能垂直整合廠包括尚德、英利、阿特斯、天合光能、晶澳等,料源廠包括保利協鑫(GCL)、江西賽維(LDK)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