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换脸,又黄又大又爽a片三年片,毛茸茸的撤尿,麻豆短视频传媒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山西陽泉盂縣:完善“先進煤電+新能源+儲能”發展機制,打造“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新能源基地

   2025-04-10 盂縣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9260
核心提示:完善“先進煤電+新能源+儲能”發展機制,打造“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新能源基地

近日,盂縣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發布關于面向社會公眾征求《盂縣2025年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行動計劃(征求意見稿)》意見建議的公告。

《行動計劃》指出,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立足打造新型綜合能源輸出示范基地,完善“先進煤電+新能源+儲能”發展機制,打造“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新能源基地。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責任,塑造綠色能源發展優勢,謀深做實綠電就地轉化“文章”。加快推進晉能盂縣1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盂縣上社14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粵電風電三期風電項目等12個重點項目。

全文如下:

關于面向社會公眾征求《盂縣2025年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行動計劃(征求意見稿)》意見建議的公告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城鎮化、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為核心以縣城為重要載體推進新型城鎮化,按照“鍛長板、強鏈條”的思路,開展專業功能型縣城試點建設。結合我縣實際,盂縣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起草了《盂縣2025年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行動計劃》,現面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建議。

公開征集意見時間為:2025年4月8日至4月12日。

意見反饋渠道如下:

1.電子郵箱:sx_yxjsj@126.com。郵件主題請注明“《盂縣2025年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行動計劃》反饋意見”字樣。

2.通訊地址:盂縣秀水西街縣政府綜合樓5樓522室

3.電話:0353-8185600

4.登錄盂縣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sxyx.gov.cn)專欄中提出意見。

盂縣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

2025年4月7日

附件:

盂縣2025年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行動計劃

為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扎實推動我縣《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行動方案》實施,制定年度行動計劃如下。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城鎮化、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為核心以縣城為重要載體推進新型城鎮化,按照“鍛長板、強鏈條”的思路,開展專業功能型縣城試點建設。圍繞縣城補齊短板、完善功能、提升品質的目標要求,加快推進項目實施,爭取到2025年底,初步形成典型經驗和成果,為全省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提升提供盂縣經驗。

二、立足專業功能型縣城定位,推動特色化發展

立足專業功能型縣城試點分類,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加強產業平臺配套設施建設,完善上下游產業鏈條,強化質量品牌建設,加快形成規模體量大、專業化程度高、延伸配套好、支撐帶動力強的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打造新型綜合能源輸出示范基地和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發展成為“小而美、專而強”的縣城。同時,加快推進實施針對性任務和項目,細化工作思路,實化工作舉措,在補短板、強弱項、提品質方面加快先行先試步伐,推動相關任務提前達到目標、超額完成任務。

三、堅持“以城帶鄉”,全面統籌實施八項行動

(一)實施“平臺帶動”的縣域特色優勢產業培育行動

1.培育縣域特色產業集群

加快制造業振興升級。對照全市“333”產業集群,規劃聚焦耐火、節能環保、鈣基等重點產業和骨干企業,推進設備更新、技改升級,開發混凝土凝膠、裝配建筑、鋁材加工、環保裝備等新材料新產品。推進雙盛新能源線纜等項目建設,推進投資0.9億元的20萬噸長石生產線、投資4.8億元的120萬噸高活性氧化鈣、投資0.57億元的240萬噸熔劑用石灰巖等項目建設。加快投資5億元的晉東煙火基地建設,推動投資3億元的凱王壓密、投資1.5億元的精品鋁業生產加工等項目投產入庫。(責任單位:縣經開區、縣工科局)

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立足打造新型綜合能源輸出示范基地,完善“先進煤電+新能源+儲能”發展機制,打造“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新能源基地。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責任,塑造綠色能源發展優勢,謀深做實綠電就地轉化“文章”。加快推進晉能盂縣1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盂縣上社14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粵電風電三期風電項目等12個重點項目。(責任單位:縣能源局)

構建廢舊資源綜合利用循環發展體系。提升固廢規模化高值化利用水平。圍繞“八個鏈條”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產業體系,加快投資3.72億元的弘盛益通廢催化劑處理、投資1.73 億元的瑞達廢活性炭再生、投資3.5億元的東大土壤調理劑、投資3.86億元的歐冶鏈金三期、投資3.1億元的大地海科固廢綜合利用等項目建設投產。圍繞煤基固廢、尾礦固廢和再生資源等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體系建鏈延鏈強鏈,申創靜脈產業省級專業鎮,形成新的增長引擎,完成省委經濟工作會提出的“每個縣城要有一到兩個明顯的主導產業”要求,持續加強回收循環利用能力建設。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持。(責任單位:縣經開區、縣工科局)

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因地制宜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推進昱態北上社村大棚擴建和溫池村設施蔬菜基地建設,提升畜禽產能,抓好動物疫病防控,做大做強農業龍頭企業。按照“研究院+生產地+產業園+集散區”全產業鏈思路,實施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行動。(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培育文旅融合產業集群。提檔升級龍頭景區,高標準打造“一5三4”A級景區,推進水神山創4A景區,加快藏山專業化運營,夯實基礎升5A。推進太行一號支線及沿線景點民宿建設,用好駱駝道露天博物館等,推進太行宿集、酸棗鋪民宿等項目建設,推動梁家寨溫泉康養度假區創建省級文旅康養示范區。(責任單位:縣文旅局)

開發多樣化文旅產品。辦好節慶廟會、旅發活動,創新冰雪、山地、水上、航空文旅等戶外運動。全面提升服務品質。發揮陽泉北站交通集散優勢,推進站前星級酒店建設,未來成為晉東六縣的集聚地。開發智慧文旅平臺。(責任單位:縣文旅局)

實現城鎮和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推進促消費與穩就業、增收入相結合,落實好擴就業促增收政策,用好鄉鎮社區24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打造“15分鐘”就近就業服務網絡,深化“10+N”專項活動。(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商務局)

2.提升產業平臺集聚功能

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適時啟動盂縣經濟技術開發區調區和擴區等工作。加快推進開發區基礎設施配套工程,推進盂縣經濟技術開發區西煙循環經濟產業園一期工程配套基礎設施項目、盂縣經開區西煙循環經濟產業園給水供熱中水管網鋪設及相關配套工程(一期)、盂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秀水雙創智造園緯三路工程等項目建設,保障20000t/a廢催化劑綜合利用項目、新能源線纜智能化生產項目等項目的開工建設。(責任單位:縣經開區、縣自然資源局)

爭取專項資金保障設施建設。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資金支持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開發區基礎設施對產業項目落地的保障能力。(責任單位:縣經開區、縣發改局)

培育壯大創新主體。精準扶持初創微型企業,推進歐貝姆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和中石鼎鑫、西小坪耐火市級技術創新中心建設。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重點推進農大、徐明崗院士工作站500畝試驗田依托“晉創谷”和省內外高校建設實驗室、孵化基地、中試基地等創新載體,建好開發區4400平米土壤調理劑中試基地。(責任單位:縣經開區、縣工科局、縣招商中心)

3.增強縣城煙火氣

擴規提質現代服務業。持續提升城市煙火氣,推進西關步行街提檔升級,打造具有特色的商業街區,持續培育“星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責任單位:縣商務局)

開展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積極申報省級縣域商業建設項目,建設或改造一批鄉鎮商貿中心、大中型超市、集貿市場等,完善冷藏、加工、配送等設施,拓展餐飲、休閑、娛樂等消費新業態新場景,提高鄉鎮商業集聚效應,爭取我縣縣域商業由“增強型”達到“提升型”。(責任單位:縣商務局)

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落實好國家加力擴圍“兩新”政策,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深挖時光新天地、學府廣場、凱悅城等商圈消費潛力,提升北站新城等商圈輻射。推進奕豐冷鏈倉儲、高神山綜合批發市場服務運營,持續優化消費環境。(責任單位:縣商務局)

4.完善城鄉流通體系

開展縣級統倉共配模式、標準化鄉鎮綜合服務站、規范化村級便民服務點建設。穩步推進全縣規范快遞服務質量行動,依法查處農村快件未按址投遞、違規收費等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快遞市場秩序。(責任單位:縣郵政業發展中心)

完善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做好省級項目申報,重點推動盂縣智慧寄遞物流(電子商務)建設項目盡快投運。繼續執行農產品及農副產品上行快件補貼政策,推動降低物流成本。(責任單位:縣商務局、縣郵政業發展中心)

完善城鄉流通體系。鞏固和拓展我縣鄉村e鎮建設成果,更好地發揮平臺集聚效應。(責任單位:縣商務局)

推進快遞末端服務網絡建設。深入開展郵政快遞業從業人員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穩步推進快遞業務監管服務信息化水平。推動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責任單位:縣郵政業發展中心)

(二)實施“安全韌性”的城鄉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行動

5.健全城鄉風險防控體系

加強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強化體育場館等公共建筑應急避難功能,提升應急救災和搶險救援能力。結合相關規范文件的出臺,推動盂縣應急避難場所專項規劃編制和調查評估,保證每個鄉鎮、村(社區)至少建立一處應急避難場所。(責任單位:縣應急局)

強化基層消防安全治理。貫徹落實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陽泉市進一步加強基層消防安全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持續推動所有鄉鎮成立消防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明確專人負責消防工作,協調鄉鎮綜合執法隊履行日常消防管理職責,打通消防安全治理“最后一公里”。(責任單位:縣消防救援大隊)

科學編制城鄉消防專項規劃,加強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深入落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陽泉市貫徹落實“十四五”國家消防工作規劃實施方案》和《陽泉市消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加強市政消火栓、消防水源等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火災處置能力。定期對消防規劃的實施開展監測評估,分析實施進展情況及存在問題,制定改進和加強措施,并納入對縣政府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考核的內容,確保消防規劃各項目標任務按期完成。(責任單位:縣消防救援大隊、縣住建局)

開展城鄉火災隱患整治,嚴防“小火亡人”火災事故。結合消防安全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等專項工作,加強城鄉區域公共娛樂、養老院、醫院、學校、農家樂(民宿)、勞動密集型企業等人員密集場所、“出租屋”和“三合一”等場所的綜合治理,重點整治違規用火用電、電動車違規充電、違規使用易燃可燃材料、違規住人、消防設施損壞和消防通道堵塞等突出問題,依法查處違法行為、整治火災隱患。對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隱患的,指導隱患單位場所、協調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及時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視情況提請政府掛牌督辦,確保按期整改。(責任單位:縣消防救援大隊)

認真貫徹落實省住建廳《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技術指南》,打通消防技術新舊標準銜接堵點,認真開展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審驗工作,為解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和市場主體需求創造條件。(責任單位:縣住建局)

推動老舊小區建筑同步實施消防設施改造。按照城鎮老舊小區年度改造計劃任務,消防部門協調自然資源、住建、發改、通信、電力等有關部門將消防車通道、消防供水管網、消防設施、外墻保溫、管道井和電纜井防火封堵、老化電氣線路、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充電設施等納入改造維護、更換或建設內容,消除消防安全隱患。(責任單位:縣消防救援大隊)

持續推進“雙千兆”城市建設工作,對全縣老舊小區進行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改造工作,加快5G向各鄉鎮、行政村延伸,實現5G網絡全縣域覆蓋。(責任單位:縣工科局)

推動地震災害損失預評估工作常態化業務化,做好地震災害防范應對準備工作。挖掘整理地震危險源、承災體風險源等信息提高基礎數據管理標準化、規范化水平,推進防震信息化建設提升對地震災害風險防范的支撐作用。提升城市農村住房抗震設防水平,逐步改善“農村設防弱、城市風險高”狀況。(責任單位:縣應急局、縣住建局)

加強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控。聚焦深基坑、高支模、建筑起重機械等危大工程和高處作業等高危作業環節,加大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壓緊壓實參建單位和人員責任,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堅決防范遏制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加強房屋市政建筑工程質量監管。強化關鍵工序、關鍵部位隱蔽及主要節點、分部工程等重點環節施工及驗收的質量監管,加強工程質量檢測和預拌混凝土行業管理,督促參建各方嚴格落實質量主體責任,保障建設工程實體質量。(責任單位:縣住建局)

6.加強縣城內澇治理

加強縣城防洪排澇基礎設施建設。暢通河湖水系、山洪通道及道路邊溝,嚴謹覆蓋天然河渠、水系、濕地等,確定盂縣城區防洪標準,明確各防洪設施用地布局,繼續推進盂縣城區排水防澇設施改擴建工程,進一步完善防洪設施,保障城市行洪安全。(責任單位:縣住建局、縣水利局)

7.推進縣城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

抓好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統籌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打造城鄉學校共同體、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養老服務聯合體等“城鄉共同體”,進一步完善“四縱四橫一循環”路網。(責任單位: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局、縣衛健局)

完善縣域公路基礎設施。新建“四好農村路”81公里,加快太行一號旅游公路6條支線51公里建設,完善雙陽線交口至西小坪改建,推進盂榆線繞城公路建設,加快國道239肖家匯至滴水崖段公路改擴建工程,提質改造國省干線、旅游公路入村連接線。(責任單位:縣交通運輸局)

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加快秀水鎮東蘭村拆遷改造、大橫溝村采煤沉陷區搬遷安置。推進鄉村飲用水網擴容提質,加快農村電網改造、燃氣入戶,完善重點鄉村新能源充電設施規劃建設。加快推進盂縣縣城及周邊村鎮飲用水網擴容提質工程、盂縣城鄉生活垃圾清運一體化及配套項目和縣域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建設項目,持續提升城鄉供水、環衛一體化水平,開展鄉村清潔行動,推進污水治理和3300座戶廁改造。(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發改局、縣住建局)

補足鄉村基礎建設短板。堅持示范引領帶動,接續推進神泉、后元吉、王炭咀“千萬工程”示范項目,建好北關、東萇池、溫池3個省級精品示范村和東關南村、北村、上社村等33個提檔升級村,打造更多踐行“千萬工程”示范樣板。(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按照“建筑配建停車為主,路外公共停車為輔,道路路內停車為補充”原則,協同相關部門科學合理設置路內停車泊位。(責任單位:縣公安局)

(三)實施“低碳綠色”的城鄉生態環境提質增優行動

8.實施縣城生態修復工程

立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加快推進縣城生態修復工程。推進投資0.83億元的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和投資0.29億元的柏泉項目區、牛村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加快推進盂縣代建的投資1.34億元陽泉市太行山生態保護和修復項目,完成人工造林10.5萬畝、退化林修復7萬畝。(責任單位:縣水利局、縣林業局、市生態環境局盂縣分局)

9.深化水土氣環境污染防治

加強污染防治攻堅。加強土壤污染防治、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做好環保督察反饋整改,保持國省考斷面水質優良,土壤環境、大氣約束性指標穩定。(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盂縣分局)

做好“一泓清水入黃河”項目用地要素保障,扎實做好項目選址前期工作,引導項目避讓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少占或不占耕地,節約集約用地。(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

制定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農產品協同監測工作方案。配合省廳完成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動態調整,受污染耕地100%采取安全利用技術措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95%以上。(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10.提升再生水利用水平

加快推進盂縣中水工程建設,加快推進輸水管線施工,實現對盂縣經濟開發區的秀水雙創園、西小坪新型耐火材料工業園區、西煙晉能鑫磊電廠及縣城綠化提供中水。(責任單位:縣經開區、縣住建局)

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加大再生水利用水平。落實非常規水源最低利用量,進一步加大再生水等非常規水源配置利用,提高非常規水源利用率。(責任單位:縣水利局)

11.提升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利用水平

推進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全力推動縣域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提升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水平。(責任單位:縣住建局)

持續強化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持續強化責任意識,壓緊壓實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各醫療機構屬地責任和主體責任,采取自查自糾和督導檢查相結合的方式,繼續督促醫療機構緊盯重點崗位、重點環節,健全制度流程,狠抓細節管理,確保醫療廢物管理處置措施落細落實。建立健全學習培訓機制,加強業務指導,逐步提升醫務人員規范處置醫療廢物意識和能力。(責任單位:縣衛健局)

12.發展綠色低碳交通

重點建設太行一號旅游公路盂縣段綠色交通廊道。推動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驛站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鼓勵引導民營企業在旅游公路沿線建設充電設施。(責任單位:縣工科局)

13.大力推廣綠色建筑

在政府投資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中,引導項目單位加大綠色低碳方面的比選,重視綠色建材、可再生能源應用、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綠色工程相關內容,推動完成新建建筑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比例提升。(責任單位:縣住建局、縣發改局)

(四)實施“普惠共享”的城鄉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行動

14.努力構建高質量縣域教育體系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持續推進集團化辦學改革,深化城鄉教研一體化改革,加強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規范教輔材料征訂,鞏固拓展“雙減”成效,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完善中小學幼兒園布局專項規劃,加大教育財政投入力度,新改擴建一批幼兒園,進一步提高公辦在園幼兒占比指標和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改造提升寄宿制學校,進一步擴大學位供應。深化“縣管校聘”改革,建好高素質教師隊伍,做好新高考改革首考各項準備工作。(責任單位:縣教育局)

15.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打造優質醫療服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醫共體建設,推進縣醫院感染樓及住院樓10月投運,打造西煙、上社兩個醫療衛生次中心。完善三級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優質醫療服務。鞏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成果,推進中醫院創建三級醫院,加強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和人才培養。(責任單位:縣衛健局)

16.完善養老托育設施

構建幸福養老體系。構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性、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體系,投資5500萬元推進盂縣社會福利中心老年頤養中心改造,建設床位215張,打造以失能失智養護為主的縣級養老服務中心。健全農村養老服務網絡,投資1300萬元推進鄉鎮中心敬老院基礎設施維修改造。加快推動盂縣報國寺普惠養老綜合服務中心建設項目。持續推動社區食堂建設,健全覆蓋盂縣縣城中心的助餐體系。(責任單位:縣民政局)

加強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對執行政府指導價的普惠托育機構進行補助。完善托育設施建設,爭取2025年實現每千人托位數達到4.5個。根據省定任務目標,完成對執行政府指導價的普惠托育機構的運營補助。指導協助各級托育機構爭取上級資金,為項目落地做好資金保障。(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財政局、縣衛健局)

17.健全就業與社會保障體系

織密社會保障網絡。辦好省市確定的民生實事,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醫保財政補助,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強化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兜牢兜好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心關愛。發展公益慈善、志愿服務事業。健全殯葬服務體系,落實惠民殯葬政策推進公益性公墓建設。(責任單位: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人社局)

強化職業技能培訓,進一步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面向全體勞動者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針對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脫貧勞動力、農村轉移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廣泛開展訂單式、項目制培訓。(責任單位:縣人社局)

鼓勵農民工積極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將城鎮務工就業的農民工納入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范圍,從事靈活就業的農民工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可不受戶籍限制,可選擇在就業地或戶籍所在地就近參保。(責任單位:縣人社局)

完善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實施全縣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政策,為高齡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社會福利制度由補缺向適度普惠型轉變。(責任單位:縣民政局)

落實國家、省養老保險待遇調整政策,做好我縣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調整工作,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做好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管理,確保基金平穩運行。支持農村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建設,為全縣80周歲以上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做好社會救助標準動態調整工作,按照自然增長機制,科學合理調整城鄉低保、特困人員生活救助、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生活養育及殘疾人兩項補貼等各類社會救助標準;適時提高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待遇和生活補助標準。(責任單位:縣民政局、縣人社局、縣財政局)

18.完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

擴容提質便民場所。充分利用碎片空間,推進園林綠化和開敞空間提檔升級。投資0.55億元推進盂縣秀水橋改擴建、文昌閣公園、奎星樓國學院建設項目,推進體育公園建設,投資0.15億元建設香河公園健康跑道、文化長廊、活動場地等,提升完善公共體育設施,推動全民健身高質量發展。提升公共交通服務,增加車位供給,有序推進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節假日免費向社會開放停車位。(責任單位:縣住建局、縣衛健局)

完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保障縣級公共文化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免費開放所需資金,持續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落實《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關于健身服務場地的相關規劃指引,進一步優化全民健身服務資源布局。(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縣文旅局)

(五)實施“品質提升”的城鄉人居環境更新行動

19.營造城鎮山水交融宜人空間

結合“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建設行動,積極拓展城市綠色空間,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居民身邊小而美的“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打造一批林蔭道路和林蔭停車場。(責任單位:縣住建局)

做好“定期體檢”和“五年一評估”工作,確保縣城落實國土空間規劃中關于城鎮空間格局、藍綠空間系統和公共空間環境品質的相關內容。優化城鎮空間格局,構建藍綠空間系統,提升公共空間環境品質。(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

20.有序實施縣城更新

持續推進盂縣城市更新試點工作,因地制宜探索我縣城市更新實施模式和路徑。推動城市體檢工作與城市更新工作相結合,深入查找縣城短板弱項,為實施城市更新提供依據。(責任單位:縣住建局)

持續提升城鎮生活品質。完善縣城更新改造,加強公共供水管網漏損修復,抓好燃氣管道更新,加快縣城排水防澇、高鐵新城片區地下管網、石太沿線污水管網等提質改造,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開展縣城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年底實現重點領域動態監測。推進站前街、站前廣場提質改造前期,加快西關菜市場周邊提質,推進秀水河沿岸路網、康養路、學府街西延支線、金龍東街-大吉連接線等建設,新建天德路、義峰街、職業中學至雙陽線等市政道路。推進城鎮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啟動城鎮餐廚垃圾處理中心項目,推進秀水河生態環境治理。(責任單位:縣住建局)

細化任務指標,多方籌集資金,多措并舉,持續推動盂縣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改造項目,盂縣西關村棚戶區改造工程,盂縣南坪村棚戶區改造工程,盂縣南村棚戶區改造工程,盂縣南關城中村改造項目等改造工作任務,綜合改善人居環境條件。(責任單位:縣住建局、縣財政局、縣國運公司)

21.完善縣城居住功能

支持發展改善性住房。科學編制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適度向發展潛力大、吸納人口多的鄉鎮傾斜,并適度增加改善性住宅用地。推動《宜居住宅建設標準》落實,促進新建住宅品質提升。開展“好房子”“好小區”評選,打造改善性住房樣板,強化示范效應。(責任單位: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局)

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深化鞏固黨建引領社區物業管理能力提升成果,進一步明確物業服務企業的責任清單和禁止作為,劃清物業職責邊界,持續提升物業管理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責任單位:縣住建局)

指導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的落地實施,在居住地塊的規劃設計條件、規劃方案審查、規劃條件核實等相關規劃審批環節充分考慮已納入詳細規劃的《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準(試行)》相關要求,推進完善居住社區建設。(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縣住建局、城鎮社區辦事處)

22.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合理布局城鎮文化演出空間,將基層舞臺納入村級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建設范圍,支持基層舞臺的建設與維修。(責任單位:縣文旅局)

聚焦“雙碳”目標,加快配套電網改造提質,推動農產品電烘干、產地冷藏、冷鏈物流設施等電氣化技術應用,推廣全電景區、智慧民宿等領域標準化建設,保障充電設施無障礙接入,助力鄉村電氣化,引導農村能源綠色轉型發展。(責任單位:國網盂縣供電公司)

加強農村住房安全,不斷提升農房品質。貫徹落實《陽泉市農房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專項推進實施方案》,持續加強農村住房安全動態保障,抓好農村6類低收入群體的危房改造。大力推廣省市農房建筑設計圖集或圖冊,完善農房使用功能,鼓勵建房農戶按照本地傳承的建筑風貌要素建設或改造,建成一批“功能現代、成本經濟、綠色環保、風貌協調”的晉風晉韻宜居農房;嚴格落實農村房屋安全常態化巡查工作機制,及時發現并消除農房安全隱患。(責任單位:縣住建局)

加強農村戶廁改造工程。加快推進盂縣2025年農村戶廁改造工程,將農村改廁工作與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美麗宜居村莊創建等鄉村建設項目結合,統籌推進、一體化設計、一體化建設和管護,按照因地制宜、整村推進的工作思路,扎實推進全縣農村廁所革命。(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開展偏遠鎮村生活垃圾小型化分散式焚燒處理試點工作,逐步提高鄉鎮和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統籌銜接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的建設和運行管理,優化設施設備布局,拓寬服務范圍。(責任單位:縣住建局)

(六)實施“文脈賡續”城鄉建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行動

23.構建縣域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

健全歷史建筑全過程保護工作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城鄉歷史文化遺產資源管理制度,持續開展普查認定,把保護對象找出來、掛上牌。穩妥開展修復修繕,堅持問題導向,與城市體檢評估工作充分銜接,根據體檢評估結果合理制定年度計劃,切實推進工作。綜合運用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提高歷史建筑等的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責任單位:縣住建局、縣文旅局)

24.推動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城鄉建設融合發展

推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矢量數據納入國土空間一張圖,嚴格遵循“既有利于基本建設,又有利于文物保護”要求,落實“考古前置”,及時組織完成基本建設項目文物調查、勘探和考古發掘,切實保障各項工程基本建設項目順利實施。(責任單位:縣文旅局)

25.推動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

扎實推進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堅持梯次推進、分步實施,穩扎穩打、擴大戰果,加快推進我縣省級認定驗收工作。(責任單位:縣文旅局)

高標準建設太行一號旅游公路盂縣段,打造“城景通、景景通、城鄉通”全域旅游路網。依托太行一號旅游公路盂縣段分層次、分類別串聯沿線鄉鎮各類歷史文化資源,構建彰顯區域文化特色、融入生產生活的歷史文化展示線路。(責任單位:縣交通局、縣文旅局)

(七)實施“智慧高效”的城鄉治理能力提升行動

26.提高城鄉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持續推動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建設。完成縣級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建設,逐步與已建成的市級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互聯互通,實現數據共享、業務協同。(責任單位:縣住建局)

27.深化基層綜合執法改革

推進“一村(格)一輔警”全覆蓋,在農村原則上實施社區民警全員化,堅持社區民警專職化,按照“一村(格)輔警”配齊輔警或警務助理,協助社區民警做實社區警務。(責任單位:縣公安局)

28.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維護制度

完善城市維護經費使用管理制度和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征收使用制度,加強城市維護資金的統籌安排,健全城市維護標準定額,發揮好城市維護資金對城市管理精細化工作的保障支撐和引導推動作用。以城市維護精細化項目為基礎,開展綜合養護試點,打破行業條塊分割,打包實施綜合養護和管理。加大對社會資本參與縣城維護的政策扶持力度。(責任單位:縣財政局)

落實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管理辦法。嚴格落實《山西省財政廳 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山西省自然資源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有關事項的通知》文件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實施細則,規范縣城基礎設施配套費的征收管理。(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局)

(八)實施 “聯動有效” 的 “人地錢” 體制機制創新行動

29.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

貫徹落實《山西省公安機關戶籍管理工作規范》,確保租房落戶政策落地生效。同時,推出新生兒入戶、居民身份證丟失補領、居住證辦理、戶籍類證明開具網上受理、網上辦結便民新舉措,實現證件照片“一拍共享、一照通用”,解決群眾證件照片多次、多頭采集問題。(責任單位:縣公安局)。

用好省級財政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資金,逐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同常住人口掛鉤、由常住地供給機制,促進非戶籍常住人口與當地戶籍人口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務。(責任單位:縣財政局)

30.完善人才和科技成果下鄉激勵機制

落實鄉村振興人才支持計劃。按照中組部、省委組織部等部門關于實施鄉村振興人才支持計劃的部署要求,會同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等部門,做好鄉村振興人才支持計劃有關工作。選派一批優秀人才到鄉鎮服務,促進各類人才全方位投身鄉村振興工作。(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

開展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重點圍繞主糧生產、油料擴種,畜禽養殖、動物防疫等重點,從農業鄉土專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技術骨干、種植能力中招募特聘農技員,為縣域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指導與咨詢服務。(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31.完善城鄉建設用地管理制度

持續推進“增存掛鉤”機制,完成省廳下達的年度“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消化處置任務。按計劃開展村莊規劃、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歷史遺留問題化解等工作。對新型城鎮化以及城鄉融合發展項目所需計劃指標,積極爭取省市級指標。(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

32.創新多元可持續的投融資機制

發揮財政資金對城鎮建設的引導作用。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資金,根據項目屬性和收益,合理謀劃投融資方案。對公益性項目,加強地方財政資金投入,其中符合條件的項目可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予以支持。對準公益性項目和經營性項目,提升縣域綜合金融服務水平,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特別是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增加中長期貸款投放,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項企業債券。(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財政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盂縣監督支局、縣金融事務服務中心)

完善公用事業定價機制。合理確定價格水平,鼓勵結合管網改造降低漏損率和運行成本。引導規范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運營。多措并舉建立我縣多元可持續的投融資機制和政策保障。(責任單位:縣財政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建立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工作推進機制,為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提供根本保證。

(二)夯實項目支撐

科學謀劃儲備項目,切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要素跟著項目走,強化“人地錢”等要素供給,支持基礎骨干項目優先列入重點工程項目名單。

(三)加大資金支持

積極向省財政廳推送符合投向領域、項目前期工作完善、具備當年開工條件等符合政策要求的項目,進一步爭取專項債券資金。

(四)加大政策供給

用足用好國家、省級的各類優惠政策,激發縣域發展活力。學習借鑒省外政策創新經驗,建立政策反饋優化調整機制。健全政策落實制度機制,釋放政策效應,保障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州市| 安新县| 汶上县| 宜春市| 永吉县| 弥勒县| 梁山县| 佛山市| 中牟县| 渝中区| 阿克| 巴中市| 金平| 麻栗坡县| 大田县| 永吉县| 彰武县| 阳城县| 延寿县| 闵行区| 绥阳县| 旬阳县| 辽源市| 乌拉特中旗| 庄河市| 雷波县| 天长市| 盐边县| 仲巴县| 德庆县| 抚宁县| 宜都市| 新田县| 天等县| 阜南县| 恭城| 健康| 纳雍县| 河西区| 开鲁县|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