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儲能行業以其較為積極的發展前景,成為了眾多企業爭相涌入的熱門領域。據最新數據披露,2024上半年我國儲能領域新增注冊企業數量突破4萬家,截至6月底,儲能相關企業的總數已逼近20萬大關,越來越多的儲能“玩家”涌入賽道,產業競爭隨之越來越激烈。
近期,各大儲能企業半年報的陸續公布,其營業收入、企業盈虧、電池出貨量等數據成為關注的焦點。根據世紀儲能不完全統計,54家儲能企業中,8家企業出現虧損,16家企業實現了營收、利潤雙漲,其中寧德時代凈賺228.65億,比亞迪凈賺136.31億。
儲能電池出貨超44GWh,18家儲能營收超250億
據不完全統計,9家企業公布上半年電池出貨量,合計103.19GWh。陽光電源、阿特斯、億緯鋰能、瑞浦蘭鈞、林洋能源、固德威與派能科技公布儲能電池/系統出貨量,共計44.35GWh。
其中,億緯鋰能儲能電池出貨量高達20.95GWh,同比增長133.18%。阿特斯儲能電池出貨2.6GWh,同比增長3309%。
據悉,寧德時代上半年電池出貨量超200GWh,儲能電池占比約為20%,其上半年儲能電池出貨量或將超40GWh。
據悉,上半年我國儲能型鋰電池產量超過110GWh,國內新型儲能新增投運裝機規模13.67GW/33.41GWh,功率規模和能量規模同比均增長71%,市場上儲能電池出貨仍保持高增長。
在儲能業務方面,多家儲能企業營收超30億,據不完全統計,18家企業儲能相關業務營收超252億元。國軒高科上半年儲能電池系統營收43.39億元,同比下降3.53%,毛利率達23.87%,同比上漲36.95%,其動力電池系統營收超117億元。天賜材料上半年鋰離子電池材料營收47.32億元,同比下降35.86%,毛利率達17.11%,同比下降12.93%。鵬輝能源上半年鋰離子電池營收34.96億元,同比下降24.51%,毛利率達12.32%,同比下降5.12%。
總體來看,部分企業的儲能業務營收出現下滑態勢,尤其是鋰電相關業務,下滑幅度增大。
26家企業營收利潤雙降,最高虧損超52億
據不完全統計,11家企業營收或利潤一方面有下滑態勢,寧德時代、上海電氣、許繼電氣、龍蟠科技、西子潔能和上能電氣等營業收入有所下滑,中天科技、科華數據、錦浪科技、南網儲能和昱能科技等凈利潤有所下滑,其中錦浪科技凈利潤下滑43.84%。
26家企業出現了營收、利潤雙降的情況,包括億緯鋰能、贛鋒鋰業、天齊鋰業、盛新鋰能、天力鋰能等多家鋰電企業,就連全球光伏逆變器十強的固德威,也罕見地出現了凈利潤虧損現象。
8家虧損的企業中,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虧損最為嚴重,天齊鋰業虧損52.06億元,同比下降180.68%;贛鋒鋰業虧損7.6億元,同比下降113%。
總體來看,鋰電企業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面臨巨大的挑戰。
首先原材料價格的下降壓縮了鋰電企業的利潤空間。自2022年起,碳酸鋰的價格經歷了大幅下滑,從峰值時期的60萬元/噸下降至目前的9萬元至12萬元/噸的水平,導致其售價持續走低。盡管全球鋰產品的供需狀況并未出現明顯波動,市場仍然處于一個波動并尋求底部的階段。鋰電材料制造商未來或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
其次,“價格戰”越來越激烈。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升,頭部企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小型企業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市場份額的爭奪可能導致價格戰,進一步壓縮企業利潤。
因此,鋰電企業要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生存和發展,亟需提高運營效率,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優化產品結構,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需求。
最后附上全表(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