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城戰略咨詢重磅發布《GEI世界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2024》,據統計,2023年全球獨角獸企業分布于五大洲的47個國家及地區,其中,美國530家和中國375家。而在上榜的375家中國企業中,來自光伏行業的“獨角獸”企業有10家:
對比去年7月長城戰略咨詢發布的《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3》,當時357家企業上榜,來自光伏行業的“獨角獸”企業有5家:
獨角獸企業指的是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創業公司。通過上述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在長城戰略咨詢發布的光伏“獨角獸”企業中,正泰安能以41.7億美元(約297.55億人民幣)的估值仍然排在首位。作為正泰電器拆分出來的子公司,正泰安能專注于戶用光伏業務拓展與運營,根據正泰電器2023年年報顯示,正泰安能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 296.06 億元,凈利潤 26.03 億元。
正泰安能曾于2021年7月進行了金額10億元的增資擴股,引入了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等11家投資者,背后不乏紅杉資本、三峽集團、浙民投等知名機構和個人投資者?。2023年9月,正泰安能上市申請獲受理,擬沖擊“戶用光伏第一股”。近日,正泰安能更新了財務資料,繼續上市進程。
排在今年第二位的天合富家首次上榜,估值32億美元(約228.34億人民幣)。作為天合光能旗下的子公司,天合富家的主營業務為中小型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2021年-2023年,天合富家共進行了四次增資,增資完畢后的天合富家估值至200億元。2023年4月,天合富家宣布擬獨立上市,同年6月25日,天合富家在江蘇證監局完成輔導備案登記。
麗豪半導體今年仍然排在第三位,估值保持不變,依然是20.6億美元(約146.99億人民幣)。作為多晶硅環節的新玩家,截至2023年底,青海麗豪已具備年產15萬噸的多晶硅產能,排名全球第六。其股東背景強大,包括珠海華發、IDG資本、金雨茂物、長江證券等知名機構,還有正泰集團和愛旭股份等產業基金。今年3月26日,又與頭部組件大廠晶科能源達成戰略合作。經過多輪融資后,青海麗豪估值已達140億元,成為沖刺A股IPO的強勢潛在候選。
排在第四位至第八位的正泰新能、華晟新能源、麥田能源、宇澤半導體和一道新能都是今年新上榜的企業。
正泰新能作為正泰電器拆分的另一企業,主營業務為光伏電池組件制造,近年來也發力儲能賽道,目前已經成為了國內規模最大的戶用光伏能源運營服務商。2023年7月,正泰新能完成20億C輪融資,估值至130億。自從正泰電器分拆,正泰新能已完成三輪外部融資,合計融資額達到57.5億。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令市場猜測其IPO已近。
華晟新能源作為全球異質結龍頭公司,不到三年就成為了光伏獨角獸企業。2021年11月,華晟新能源完成8億元A輪融資;2022年1月,華晟新能源獲得超20億元B輪融資;2023年11月,華晟新能源順利完成超20億元C輪融資。目前,華晟新能源最新估值已至100億元。華晟新能源CEO周丹曾公開表示,華晟新能源計劃于今年啟動IPO。
“戶儲黑馬”麥田能源作為青山控股集團旗下新能源事業部公司,主要專注于光伏+儲能系統,崛起速度驚人,于2023年5月成功完成了規模超過10億的Pre-IPO輪融資,估值超過百億。2023年7月下旬,麥田能源在浙江證監局正式辦理了IPO輔導備案登記。
宇澤半導體,國內頭部N型硅片制造商,坐擁楚雄、文山、昆明和宜春四大制造基地。2022年,宇澤新能源宣布獲得A輪融資;2023年年初,宇澤新能宣布完成B輪股權融資,金額超過12億元。至此,宇澤新能源估值近百億元,正式躋身獨角獸行列。2024年年初,宇澤新能源在云南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正式向IPO發起沖刺。
一道新能由光伏行業老兵劉勇在2018年創立,發展迅速,目前位列組件廠商第二梯隊。一道新能于2023年12月29日申請創業板IPO。在沖刺IPO前,一道新能于2023年1月、6月先后完成了兩次增資,后一次增資的公司投后估值達77.4525億元,但于8月終止IPO。
英發睿能與美科太陽能去年在榜,今年依然在。英發睿能專注于電池片生產,共有安徽和四川兩大生產基地,2023年企業產值達136億元,電池片產能將達到33GW,躋身國內專業電池供應商前列。2023年年初,英發睿能宣布已完成Pre-IPO輪融資,融資金額10.38億元。至此,英發睿能已完成兩輪融資,累計融資額達26億元。
美科股份則是光伏產業鏈上游硅棒/硅錠及硅片環節專業化制造商,現擁有6個基地,硅棒/硅片年產能已達到80GW+。美科股份于2022年6月7日向深交所遞交招股書正式獲得受理,同年7月5日進入已問詢狀態,12月12日通過上市委會議。但在過會后,美科股份IPO進展緩慢,直到2023年11月30日才提交注冊,今年3月30日更新了IPO資料,但美科股份的IPO至今仍卡在批文上。
據榜單給出的估值數字,2024年10家光伏“獨角獸”估值合計為189.4億美元,按美元兌人民幣匯率7.1356計算,約合1351.48億元人民幣。其中已有6家沖擊IPO,光伏行業正持續演繹著又一輪的“財富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