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6日,江蘇省發改委發布《關于高質量做好全省分布式光伏接網消納的通知(征求意見稿)》,計劃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的發展!
1、未來分布式光伏規模規劃
根據規劃,2024、2025年兩年,江蘇省分布式光伏有2228萬千瓦新增接入空間!
表:江蘇省分布式光伏接入能力規劃
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截止2023年底,江蘇省分布式光伏接入總規模為2772萬千瓦,因此,2024、2025年兩年,江蘇省可以有2228萬千瓦接入空間。
2、分布式光伏優先接入順序
以服務分布式光伏發展 為重點,組織各縣(區) 電力主管部門和電網企業定期開展 配電網規劃工作 。為更方便接入手續辦理,把分布式光伏按規模、上網方式等級分成四類,每類項目的具體辦理要求如下表。
電網企業在收到分布式光伏項目并網意向書后,應在2個工作日內給予受理意見的正式回復,應確保申請渠道暢通,采取“線上受理”、“一次告知”等方式受理接入電網申請,并依規對項目自然人身份證明、項目所在地址權屬和自購設備發票等支撐性材料進行評估確認加快出具接入意見。
表:不同項目規模接入的電壓等級要求
鼓勵分布式光伏投資企 業開展分布式光伏“整村連片”規模化開發,支持分布式光 伏項目靠近電力負荷建設,在用電負荷密集且電網網架較強 的地區,采用低壓就地接入方式, 實現電力就地消納。
不具備低壓接入條件的地區,可通過匯流升壓至中、高壓配電網或在相應 變電站(臺區) 配置獨立儲能等方式改善接入條件,經接入 系統評估滿足電網安全要求后安排接入。
3、電網要加強改造,保障分布式光伏接網消納
針對電網受限情況向社會公開,為光伏投資主體提供便捷的電網承載能力查詢服務。各地光伏備案管理部門要引導分布式光伏向承載能力充足地區開發建 設。電網企業要根據承載力評估結果及分布式光伏項目具體需要,及時安排網架增強及臺區改造計劃,保障分布式光伏項目有序接網消納。
在分布式光伏滲透率超過 50%的縣 (區) ,應及時啟動專項配電網規劃工作,規劃 中應將分布式光伏開發規模和布局作為規劃重要邊界條件予以明確,要根據分布式光伏發展現狀、資源情況、負荷水 平和電網承載力等,有針對性地做好分布式光伏項目的接網 消納方案。
4、鼓勵分布式光伏配儲,給予單獨政策
鼓勵 分布式光伏投資企業按照一定比例配建或租賃分布式儲能設施,并以聚合共建、租賃共享等模式集中統籌建設分布式電網側儲能。
設區市發展改革委出臺配儲政策后,可按不高于10萬千瓦的規模進行分布式電網側儲能的規劃建設,分布式電網側儲能直接接入 35 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電網 。
在滿足獨立接入、獨立計量等技術要求的前提下, 納入省級規劃的分布式電網側儲能項目可按照“蘇發改能源發 〔 2023 〕775 號”的充放電調用政策進行結算
5、分布式光伏要響應電網調度,否則要承擔輔助服務費
分布式光伏項目原則上應具備“可觀、可測、可調、可控”功能,響應電網指令,在線參與電力系統調節。新建分布式光伏項目均應在投運前滿足上述涉網性能要求,存量和在建分布式光伏項目應加快技術改造,原則上需于2025年6月底前滿足相關要求。不具備技術改造條件的分布式光伏項目需通過配置新型儲能等調峰能力的方式,公平承擔電網調峰責任,具體管理細則和調峰能力配置方案由電網企業依規明確。已具備涉網調節性能或配置調峰能力的分布式光伏項目,不納入電網輔助服務分攤范圍。
6、推動分布式光伏參與綠電交易
各地發改委協同江蘇電力交易中心在各地設立綠電交易服務站,提供交易政策咨詢和培訓指導,協助分布式光伏發電企業辦理建檔立卡、綠證申請、市場注冊等各項交易業務。在具備綠證核發條件并申請成功后,及時組織分布式光伏發電企業常態化參與省內電力市場綠電交易,試點開展分布式光伏聚合參與省內綠電交易。
為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分布式光伏接網消納工作,提升對新能源的消納能力,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我們起草了《關于高質量做好全省分布式光伏接網消納的通知(征求意見稿)》(見附件),現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如有修改意見,請于7月23日前反饋至省發展改革委(能源局)電力處。
公開征求意見時間:2024年7月16日至7月23日
郵箱:jsmtdlc@163.com,電話:025-83390366,025-83390126。
附件:
1. 關于高質量做好分布式光伏接網消納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pdf
2.《關于高質量做好全省分布式光伏接網消納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的起草說明.pdf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4年7月16日
會議通知:
為促進東北地區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數字技術與新型能源技術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探討風光儲氫協同發展,2024年8月22日-23日,由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世紀新能源網聯合主辦的東北能源經濟峰會暨展覽會將在長春舉辦,本次峰會聚集行業資深專家學者、一線企業、投資商、開發商、融資機構等優秀的新能源從業者,集思廣益共同探討東北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與行業趨勢。
會議詳情可掃描文末二維碼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