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NESA全球儲能數據庫的不完全統計,2024年6月,國內新增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規模共計5.40GW/11.77GWh,創2024年以來新高,同比+21%/+25%。
表前新增裝機5.24GW/11.41GWh,功率規模環比增長325%;
用戶側新增裝機規模環比增長12%。
圖1 2024年1-6月中國新增運行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
數據來源:CNESA全球儲能數據庫
備注:同比是以上年同期為基期相比較;環比是與上一個相鄰統計周期相比較
6月新增裝機新型儲能項目呈現出以下特點。
從區域分布上看
16省新型儲能項目投運,江蘇規模領先。
新型儲能投運項目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山東、廣西、河北等16個省市自治區,11省新增投運規模超百兆瓦。江蘇和浙江新增投運規模均超GW二者合計規模占比達54%。6月份,江浙地區20余個獨立儲能項目集中投運,其中江蘇新增投運獨立儲能項目13個,以已納規江蘇省電力“715”保供的政策保障性項目為主,總規模達1.81GW。浙江新增投運獨立儲能項目11個,以浙江省“十四五”第一批新型儲能示范項目為主,總規模932.8MW。
圖 2 2024年6月中國新增運行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排名前十省份(以功率規模計)
數據來源:CNESA全球儲能數據庫
從應用分布上看
電網側功率規模占比超80%,較5月上升6個百分點,規模4.5GW/9.5GWh,功率規模環比增長328%,獨立儲能占比98%;分布在江蘇、浙江、山東、廣西、山西等10省。35個獨立儲能項目投運,百兆瓦級以上項目數占比超70%,獨立儲能規模占比較5月上升5個百分點。
電源側規模733MW/1923MWh,均為新能源配儲項目,功率規模環比上升303%;分布在新疆、河北、內蒙古、安徽、廣東等7省,新疆新增投運新能源配儲功率規模占比33%,居全國首位。
用戶側占比較5月下降7個百分點,但功率規模環比增長12%,規模159MW/358MWh;分布在浙江、安徽、江蘇、廣東、河南等8個省份。20余個工商業儲能項目投運,工商業儲能主導用戶側市場,主要分布在華東、華南、華中地區,其中華東投運規模占比最大,接近70%。
圖 3 2024年6月新增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的應用分布(MW%)
數據來源:CNESA全球儲能數據庫
技術方面
投運項目均采用了電化學儲能技術,鋰電項目規模占比98%,磷酸鐵鋰細分技術路線主導。
其它技術方面
鈉電,首個百兆瓦時級鈉電儲能項目——大唐湖北100兆瓦/200兆瓦時鈉離子新型儲能電站科技創新示范項目一期工程建成投運;
混合儲能,灌云獨立儲能電站(鋰電+液流電池)、新疆哈密60萬千瓦風電及15.6萬千瓦/60萬千瓦時儲能配套項目(鋰電+鈉電+液流電池)、長興獨立儲能電站(鋰電+鉛蓄電池)、東營津輝795兆瓦/1600兆瓦時集中式儲能項目(鋰電+液流電池)相繼投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