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坐不住了。
記者從青海省發改委獲悉,該省將為今年9月30日前建成的光伏項目保證每度1.15元人民幣的電價,且未對總量進行限制,據多家參與該項目的企業向本報記者預測,該計劃最終的規模可達800兆瓦,這個數字是我國去年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的2倍以上。
這個消息讓眾多企業聞風而動。“這是目前我國國內最高的上網電價,屬于過了這村沒這店。” 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的一位人士如此評價,“以后西部的上網價格肯定低于1元。”
在這一政策刺激下,國電、中廣核等大型發電集團之前在青海的項目紛紛開工,而江西賽維、英利、天威新能源等光伏企業也跑到青海兜售產品,一時間該省光伏建設熱浪滾滾。
青海計劃
據本報記者了解,青海省的這個龐大的光伏計劃于今年5月初推出,但一直都是小范圍流傳,并未正式公布,僅一些與青海省有良好合作關系的發電集團和光伏企業收到了通知。
“國內的一線廠商基本上都收到了此次的通知,但沒人敢講,主要怕大家一窩蜂爭搶項目,因此至今也有同行不知曉此事。”一家參與此項目的光伏企業負責人對本報記者透露。
“這個計劃已經報給國家發改委審批了,如果給不了1.15元,差價將由我們掏錢補足。”青海省發改委一位人士對記者表示。
江西賽維中國區營銷與公關總監姚峰對記者表示,此項目對光伏產業影響巨大,將進一步刺激國內光伏市場開啟,賽維將積極參與。
天威新能源市場部人士也對記者表示,天威在6月份與中廣核簽訂了一份20兆瓦組件供應合同,此次組件將全部用于青海地區的光伏電站項目,“我們交貨日期是兩個月,因為中廣核的項目要在9月30日全部建成,因此生產很緊張。”
上述人士提醒記者注意,這次青海項目組件廠商直接去投資建電站的比較少,基本上都是提供組件,主要是因為建電站收益較低且回收期漫長。“目前建造光伏電站的發電企業可接受的收益率一般在8%左右,低于8%就不賺錢,而即便這樣回收周期也是在15年左右,一般的民企耗不起。”
“如按照(青海光伏計劃)總量800兆瓦來計算,最終的補貼將在130億元左右。”一位了解此項目的知情者透露,此項目雖然很早就向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申請,但一直沒有得到正式的批復,其原因主要是怕引起甘肅、內蒙古等同樣在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的省份的不滿,因此一直以默許的方式進行,而目前仍處于多方博弈階段。
背后深意
“青海政府推出該計劃主要目的是為了讓那些框架性協議落地。”常州天華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謝瀟拓對本報記者表示,在他看來,之前包括青海等西部省份表面上看光伏電站建設風生水起,但多數并未落實。
此前,中電投、中廣核、華電等央企發電集團在青海省的光伏發電建造計劃就超過了1000兆瓦,僅中電投計劃在格爾木地區興建的一座光伏電站就達到了100兆瓦,此外,還有民企無錫尚德等積極參與,尚德在2009年與青海等西部四省市簽訂光伏電站建造計劃,總量達1800兆瓦。
不過這些大多都未能開始實施。據記者了解,去年青海省的光伏裝機容量為30兆瓦,而在此次計劃推出之前,青海省預計在今年年底的光伏裝機容量僅為55兆瓦。
在謝瀟拓看來,這主要與國內的光伏市場環境有關。
中國光伏特許權招標自2009年的敦煌項目開始,從2009年的10兆瓦迅速擴大到去年13個項目的280兆瓦,但中標價格則出現了大幅度下跌,第一批的1.09元/度降至第二批的1元/度以下,甚至出現了最低價僅為0.73元/度。這些價格被開發商和設備提供商認為無錢可賺,也導致了項目的完工日期被一再拖延。同時為了降低成本,很多企業更不惜使用劣質光伏組件。
由于一個相對合理的上網電價遲遲不出來,導致炫目的數字背后真實的東西并不多,這也讓青海省坐不住了,為了盡早讓框架性協議落地,只得主動出擊向發改委要錢發展光伏電站。
效果立竿見影。
“現在很多企業都迅速開工了,僅格爾木市在9月30日之前就可建造共300兆瓦的光伏電站。”青海省發改委一位人士對記者表示,為了應對并網的難題,青海將先把發電量匯集到110千伏的變電站,然后并入電網。
中廣核人士就向記者表示,該公司位于青海的錫鐵山三期60兆瓦電站項目已于6月前后開始建造,將在9月30日之前調試并網。而此前,中廣核在該地區的一期10兆瓦項目從2009年開工直到2010年11月歷時一年才建好并網。
產業圖謀
“青海省用意明顯,就是想通過光伏電站建造來帶動該省的光伏產業。”OFweek太陽能光伏網高級分析師Siro對記者表示。他分析說,此前青海省并不甘心只做光伏的應用大省,因為這無法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而開發光伏上下游則能直接給經濟增色。
青海對光伏產業的布局已經開始。如今青海省已有兩家多晶硅生產廠家,一個是黃河水電公司的多晶硅項目,已形成1250噸的產能;另一個是亞洲硅業青海公司多晶硅項目,目前產能為2000噸,同時,還將上馬一個單晶硅項目,黃河水電公司也將上馬一條電池生產線,再加上已有的電池組裝項目,該省已有20多家太陽能硅材料生產企業。
“現在西部地區發展光伏產業熱情極高,去年甘肅省政府就曾找到我,希望可以去西部投資建廠或幫助牽線搭橋。”謝瀟拓說,我國的計劃是2020年光伏裝機容量為50吉瓦,而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在西部。
謝認為,青海等西部省份的計劃就是希望以后能更多地使用本省的產品,“以后可能形成的一種模式是,西部地區有自己的光伏產業實現本地生產和銷售,而東部地區的企業產品則主要是用于出口海外。”
不過,江蘇一家光伏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我國光伏產業格局已然形成,江蘇、江西、河北等地光伏企業產量不僅可以滿足全國需求,且已經出現了過剩的趨勢,此時西部地區再投入重兵發展光伏產業,有資源浪費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