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促進區域優勢互補、各展其長。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擴大高質量投資,是穩增長的關鍵抓手之一,在擴大投資需求、提升產業鏈水平、優化供給結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兩會期間,多位國資國企代表委員透露了重大項目的最新投資、建設計劃,或著眼未來提出相關建議。
加快推進能源重大項目建設,是穩住經濟大盤、優化供給結構的重要舉措。2022年,我國新增新能源裝機1.25億千瓦,連續3年突破1億千瓦。根據《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到2025年,我國新型儲能裝機容量要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中國華能宣布今年計劃開工新能源項目3000萬千瓦以上,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
溫樞剛建議,因地制宜發展新能源配儲能,要以市場化方式引導各類主體投資建設,鼓勵新能源基地集中配置儲能,積極發展共享儲能、電網側儲能、用戶側儲能。同時,要加快建立“新能源+儲能”一體化調度機制,推動新型儲能產業科技創新,提升儲能設施準入標準,確保安全可靠。要推動已出臺的政策落地見效,明確儲能市場定位,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原標題:《兩會時間|國資小新:市場化方式引導各類主體投資建設新能源配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