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7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第四屆職工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暨2023年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辛保安表示,2023年公司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更好統籌保供和轉型,要加快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充分發揮投資拉動作用。做好規劃和前期工作,抓好重點工程建設,服務好新能源發展,加快推進電網數字化轉型。
此外,各地區以及各省電網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等與會代表就2023年工作方向與重點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其中涉及2023年新能源重點工作方向的內容摘錄如下: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工程師兼國網西北分部主任、黨委書記王國春:2023年,著力推動能源轉型,堅持綠色發展,加快西北新型電力系統先行示范區建設,滾動完善推進實施促進新能源高效利用重點措施,完成8000萬千瓦新能源并網任務,堅持“水新聯動”,建強智能調控中樞,開展斷面精益控制,優化配置資源,爭創理念、技術、指標、機制、服務“五個領先”。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工程師兼國網華東分部主任、黨委副書記李桂生:堅決打贏迎峰度冬保供攻堅戰。強化底線思維,細化落實迎峰度冬保供方案。密切跟蹤一次能源供應,加強風光水火聯合調度,最大限度發揮機組能力。發揮大電網資源配置優勢,爭取跨區來電,強化省間精準錯峰和電力余缺互濟。著力提升負荷預測能力,推動嚴格按最大平衡缺口落實負荷控制容量。
國網山西電力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政濤:全力服務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按照“常規能源保供應、新能源調結構”的思路,配合政府發展常規能源,推動火電機組“上大壓小”和已納規煤電項目建設,不斷增強電力生產供應能力。
推動新能源科學合理規劃布局,優化電網發展格局,促進各級電網協調發展。把配電網作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著力點,不斷優化配電網規劃、建設和管理體系,提高配電網適應性、可靠性和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動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積極支持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發展,提高系統調節能力。
國網山東電力董事長、黨委書記蔣斌:預計2023年年底,山東新能源裝機將達到8500萬千瓦,裝機占比46%,成為山東電網內第一大電源。我們將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緊迫感,主動迎接能源轉型發展與電力可靠供應的雙重挑戰,優化高支撐力的電源結構,建強高可靠性的電網平臺,豐富高靈活度的調節手段,牢牢守住大電網安全生命線、民生用電底線、不碰拉閘限電紅線三大防線,為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可靠的電力保障。
國網江蘇電力董事長、黨委書記謝永勝:加強江蘇新型電力系統規劃。科學謀劃各級電網長遠發展,推進青海—江蘇特高壓直流等重大工程專題研究。深入思考區外來電協同、海上風電開發、風光互濟等對策方案,力爭供需平衡效率達到最高。
國網蒙東電力董事長、黨委書記張成松:國網蒙東電力將按照公司“兩會”明確的工作重點,圍繞能源轉型,著眼全國電力發展格局,著眼內蒙古全區能源電力優化配置和綠色轉型,著眼內蒙古“沙戈荒”超大規模風光資源開發、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建設,加快構建內蒙古能源電力互聯網,暢通內蒙古綠色電力雙循環,推進內蒙古三網互聯、霍林河供電用能體制特區建設,培育發展綠電蓄熱供暖事業、儲能調峰共享電站建設,加速構建特高壓送端匯集型電網、蒙東超高壓平臺型電網,推進張北—勝利特高壓等重點工程建設,大幅提升電網優化配置資源能力。
國網甘肅電力董事長、黨委書記葉軍:一是做好隴電入魯工程開工工作,力推隴電入浙工程核準開工,開展隴電入川、隴電入桂外送通道規劃研究,謀劃構建河西走廊電力輸送北通道,破解新能源輸送能力受限難題。
二是高質量推進蘭臨、玉門、金塔、慶陽北等11項750千伏工程建設,全力做好新能源接網服務。
三是加快常規電源規劃建設,推動抽水蓄能項目“應開盡開”,配合出臺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提高電網調節能力。
四是加快建設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完善適應新能源特性的市場機制,促進新能源優化配置。
國網黑龍江電力董事長、黨委書記魯海威:持續深化能源轉型重大問題研究,按照“量”“率”協調發展要求,配合做好全省新能源規劃布局,積極引導新能源高電壓接入、高水平消納,支撐哈大齊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帶和東部地區現代化新能源產業集群建設。切實發揮電力市場對能源轉型的推動作用,積極推動新能源聯合送出、擴大跨省跨區電力交易規模,全面做好新能源并網和消納服務。
國網青海電力董事長、黨委書記楊勇:要在政策機制上取得新突破。積極參與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推動中長期、現貨與輔助服務市場相結合,構建有利于源網荷儲協同、新能源消納的市場體系;研究抽蓄、儲能等新興主體準入規范、市場運行、價格形成機制。在數智賦能上取得新突破。以數字化賦能源網荷儲一體發力,加快建設能源“雙碳”大數據中心,開展碳配額、碳交易等關鍵技術研究應用,提升新能源電站接入率。
國網經研院執行董事(院長)、黨委書記郭銘群:著力做好電力規劃研究。強化電力保供支撐,深化電力供需平衡分析,深入論證“沙戈荒”大型風光基地外送方案,做深做細公司“十四五”及“十五五”中長期規劃,服務好新能源發展。
國網吉林電力董事長、黨委書記王志偉:推進龍河抽蓄納入規劃,打造省級抽蓄與風光電站互動“新模式”。加大儲能、氫能、大數據等新興領域市場開拓,推動價值鏈向中高端攀升。推動轉型創效,豐富“大美長白山 綠電百日行”活動內涵,引導形成主動消費綠電共識。推動主網由“兩橫兩縱”向“四橫四縱”轉變,年底新能源總裝機實現1800萬千瓦。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工程師兼國網東北分部主任、黨委副書記張福軒:堅持“一盤棋”,靈活開展省間電力互濟和應急支援,持續提升輸電通道利用效率,實現電力電量在更大范圍內平衡,促進新能源消納。
國網江西電力董事長、黨委書記姚格平:按照“常規電源保供應、新能源調結構”的思路,推進煤電與新能源優化組合,做好省內清潔煤電項目并網服務,引導新能源健康有序發展,提升保供能力。
國網天津電力董事長、黨委書記趙亮:堅持“綠電+外電”一體發展,融入京津冀特高壓環網,升級500千伏擴大型雙環網,建設國際領先“雪花形”城市配電網,更好服務濱海、寧河等百萬千瓦級新能源項目電力送出,確保外電“進得來、落得下”、綠電“并得上、用得好”。堅持“新能源+儲能”一體推廣,加快推動薊州抽水蓄能和共享儲能項目落地,不斷增強系統綜合調節能力。
國網寧夏電力董事長、黨委書記衣立東:立足“地域小、風光足、電網強、送出穩”的優勢,發揮電網關鍵樞紐、重要平臺作用,以推進電力外送攻堅、骨干網架構建、系統調節提升、現代配網建設、智能調控升級、設備精益運維“六大工程”為抓手,深化打造寧夏新能源高質量就地消納的樣板和大范圍優化配置的樣板,全面服務自治區高水平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激發創新“第一動力”,強化創新資源整合,全力攻關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和公司重大科技項目,積極推進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建設。
國網數科控股公司(國網雄安金科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王繼業:聚焦服務電網數字化轉型,以平臺特點和連接優勢,構建集成新能源云、售電云、負荷云、儲能云等資源的數字化平臺矩陣,深化能源工業云網建設,形成“四云聯動、一網服務”的電網數字生態,全力提升源網荷儲一體化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