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30.0-30.8萬元/噸,成交均價為30.42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66%
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9.8-30.6萬元/噸,成交均價為30.22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73%
單晶菜花料價格區間在29.5-30.4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9.95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77%
2022年以來,硅料價格維持上漲的態勢。具體數據如下:
由上圖可知,今年以來硅料價格整體上呈現出持續上漲的發展態勢。有專業人士認為,硅料價格拐點或將明年出現。
硅料行業宏、中、微觀發展環境:
/01/ 政策不斷更新、支持產業發展
國家能源局的主要職責是:制定相關法律法規送審稿和規章;擬定并組織實施能源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推進能源體制改革;制定可再生能源產業政策和相關標準;審批相關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制定相關資源、補貼、環保政策等。
工信部的主要職責是:提出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和政策;制定并組織實施工業的行業規劃、計劃和產業政策,包括光伏、多晶硅行業規范等;監測分析工業運行態勢,統計并發布相關信息;擬訂并組織實施工業的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政策等。
2011 年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部發布的《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從項目建設條件和生產布局、生產規模與技術設備、資源回收利用及能耗、環境保護、產品質量、安全、衛生和社會責任等方面,規定了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
2012年國務院發布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到,以企業為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主體, 強化關鍵技術研發,提升生產工藝水平,從高純硅材料規模化生產、電池轉換效率提高、生產裝備國產化、新型電池和原輔材料研發、系統集成等多方面入手,努力降低光伏發電成本;
2016 年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提出加快中東部分布式光伏發展,推動多種形式的太陽能綜合開發利用。加快實施光伏領跑者計劃,促進先進太陽能技術產品應用和發電成本快速下降,引領全球太陽能產業發展;
2017 年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推進光伏發電“ 領跑者” 計劃實施和 2017 年領跑者基地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明確 2017 年光伏發電領跑基地建設工作有關要求;
2020 年國家能源局《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要充分發揮可再生能源成本競爭優勢,堅持市場化方向,優先發展、優先利用可再生能源;
今年,光伏行業也迎來政策利好不斷。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工信部、生態環境部、國務院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等七部門接連發布了政策性文件,提及光伏,對行業市場形成利好。
6月24日,財政部官網正式下發了《財政部關于下達2022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地方資金預算的通知》,下達山西、內蒙古、吉林、浙江、湖南、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甘肅、青海和新疆等10多個省區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
6月29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發布關于印發《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計劃提出,支持具備條件的工業企業、工業園區建設工業綠色微電網,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高效熱泵、余熱余壓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體化系統開發運行,推進多能高效互補利用。鼓勵通過電力市場購買綠色電力,就近大規模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動智能光伏創新升級和行業特色應用,創新“光伏+”模式,推進光伏發電多元布局。
此外,國家政策正在向集成電路產業傾斜,陸續發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等產業政策,這給高純電子級多晶硅產業化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02/ 市場供不應求、價格接續上漲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硅料價格持續上漲,主要系部分廠商檢修停產所致。
其中,新疆一家企業意外全停檢修,其他部分廠商停產檢修又加劇了供應極度短缺狀態。而其他多家硅料廠集中在三季度安排常規設備維護。根據硅業協會,國內在產多晶硅企業中,除去新疆一家企業停產檢修未恢復以外,另有4家企業逐步進入檢修狀態。8月份國內有檢修計劃的多晶硅企業仍有5家。使得本就供不應求的硅料市場短缺情況更甚。
雖然有光伏業人士表示,設備檢修是短期偶發現象,但是短期內,硅料供應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今年下半年硅料價格或將“繼續瘋狂”。
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多晶硅全國產量約36.5萬噸,同比增長53.4%。但這與目前硅片已具備投產條件產能所對應的硅料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大量缺口。
在此帶動下,預計2022年硅料均價有望超預期,支撐盈利水平上調。頭部企業全年平均單位凈利有望達到12-13萬元/噸左右。
硅料價格瘋漲之下,不斷釋放新產能的硅料廠商實現業績高增長仿佛并不令人意外。
龍頭企業嘗到甜頭
根據大全能源(688303.SH)發布的2022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95.25億元,同比增長340.81%。對于業績增長,大全能源表示,“硅料價格年內持續上漲”是重要原因之一。
港股硅料龍頭新特能源(01799.HK)上半年預測凈利潤超過2021年全年利潤水平。根據公告,公司預計實現未經審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億-60億元,同比增長347.88%-388.6%。新特能源表示,盈利的預期提升主要由于2022年上半年多晶硅產品銷量較2021年同期增加,多晶硅產品平均銷售價格較2021年同期上漲。
此外,此前通威股份預計2022年半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20億-125億元,同比增長304.62%-321.48%。
據悉,2022年Q2國內硅料產量18.18萬噸,上半年總體產量34.07萬噸。海外硅料產量同比有一定下降,從年初的7000-8000噸,跌到4月份只有5000多噸,5月份恢復到7500噸,但有專業人士認為,預計6月份恢復到年初水平,上半年總體4.25萬噸。2022年上半年,國內國外多晶硅供應量突破38萬噸。
據目前最新情況,硅料供給逐月向上趨勢明確,7月硅料總供給在6.6萬噸(國內5.8+進口0.8),8月綜合考慮大全(分線)、新特、東方希望二期、天宏瑞科、聚光硅業等仍在檢修,同時通威包頭二期5萬噸、新特包頭10萬噸將出產品,預計硅料總供給7.4萬噸(國內6.6+進口0.8),環增10%-15%。
通威:包頭二期5萬噸2022年6月底投產,預計8月有產出,9月滿產,樂山三期12萬噸2022年7月30日開工,預計2023Q2-Q3投產;
大全:Q3-Q4分線檢修,Q3產量預計3.1-3.2萬噸,包頭一期10萬噸預計2023Q2建成投產; 新特能源:包頭一期10萬噸2022年6月底投產,預計8月有少量產出,9月滿產; 保利協鑫:徐州3萬噸顆粒硅2022年6月16日投產,預計Q3滿產;樂山10萬噸顆粒硅2022年7月21日投產,每個月點火2萬噸,預計年底滿產;包頭10萬噸顆粒硅預計2022年10月投產,2023H1滿產; 東方希望:一期7月底復產,預計爬坡一個半月,二期復產時間暫不確定,三期預計2023Q1投產; 亞洲硅業:新產能一期4萬噸2022.4投產,目前已滿產; 麗豪:一期5萬噸2022年7月30日投產,二期5萬噸同日開工; 潤陽:石嘴山5萬噸預計2023H1投產; 寶豐:甘肅酒泉一期5萬噸預計2023年6月底前投產; 晶諾:新疆胡楊河一期5萬噸預計2023Q1投產; 合盛硅業:烏魯木齊一期預計2023Q2投產; 上機:包頭一期5萬噸預計2023Q2投產; 信義:一期6萬噸預計2023H2投產;
二級市場方面,眼下硅料廠商的全年利潤已經明了一半。近幾月,高景氣度下的盈利具有高度確定性,資金大力追捧光伏,板塊累計了較高的盈利盤。在內外共振下,場內資金對光伏板塊形成高度共識,市場“擁硅為王”。
更為重要的是,8月,下游組件價格平穩,企業硅料后續需求排產有望加速向上。
綜上所述,新能智庫認為,下半年硅料價格接續上漲、硅料產能持續升高,硅料行業將繼續進一步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