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科技(002006)半年度報告披露,公司最近已經研制成功高新技術產品??太陽能多晶硅結晶爐。記者隨后從公司采訪獲悉,該項目屬于浙江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精工科技的科技人員經過兩年多艱苦努力,終于大功告成,使公司成為國內唯一生產太陽能核心設備的廠家。
據該項目負責人―――精工科技控股子公司紹興縣精工機電研究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波介紹,國內近幾年快速發展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實際上是三頭在外:一是原料在外,硅原料是沙子,但國內提純技術不夠,該提純技術只掌握在德國、美國、日本,不管我們出多少錢,其技術也不肯轉讓;二是市場在外,世界太陽能光伏的需求在過去10年保持了年均40%以上的增長,主要依賴于西方發達國家,如日本、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美國等政府對這一產業的鼓勵政策;三是設備在外,我國生產硅晶片的設備如結晶爐、切片機都是進口的。
據悉,國內有多家研究機構包括清華大學在內都在研究開發太陽能核心設備之一―――太陽能多晶硅結晶爐,有的甚至已經用了七、八年時間,唯獨精工科技獲得了成功。對此,趙波坦言,精工科技有得天獨厚的研發條件。因為所有的設備開發都必須經歷中試階段,用太陽能多晶硅結晶爐來鑄一個錠,需要投放200美元一公斤的硅275公斤,光投料就要40萬元左右,所以,許多研究機構不具備中試條件。而精工科技的控股股東中國精功集團和德國布萊斯?戴姆勒工業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的精功紹興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太陽能多晶硅生長和硅片生產的高科技企業,趙波他們開發成功離不開德國專家的幫助。精工科技開發的太陽能多晶硅結晶爐已經在精功紹興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進行了幾十爐的試驗,結果表明,該爐鑄錠的多晶硅與進口爐的產品質量不相上下。
生產10兆瓦太陽能組件需要4臺太陽能多晶硅結晶爐,進口的太陽能多晶硅結晶爐每臺的出廠價在60萬美元左右,而精工科技生產的太陽能多晶硅結晶爐出廠價約為進口產品的七折。精工科技今年爭取生產15臺,已經全部被精功紹興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預訂,明年爭取生產50臺。據估算,兩年內,國內的需求量在600臺左右,有鑒于此,精工科技已經停止了部分產品的生產,抽調人員和設備投入到太陽能多晶硅結晶爐生產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