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經信局發布的《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氫能實施方案》)透露,北京將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示范應用、區域產業結構轉型三大機遇,加快培育和發展氫能產業,打造自主可控的京津冀氫能全產業鏈,加快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與裝備制造水平,推進氫能多領域應用和基礎設施建設。
在交通運輸領域,2023年前,北京將推廣加氫站及加油加氫合建站等靈活建設模式,力爭建成37座加氫站,推廣燃料電池汽車 3000 輛;2025年前,探索更大規模加氫站建設的商業模式,力爭完成新增37座加氫站建設,實現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
《氫能實施方案》還指出,北京將探索氫能產業與智能制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融合發展,依托 2022 年冬奧會及冬殘奧會,建設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工程;在京津冀區域,往返于各港口至北京的運輸線路、重點企業物流專線和以農副產品為重點的生活必需品運輸線路上,構建京津冀燃料電池重卡貨運走廊,實現氫燃料電池牽引車和載貨車的分階段替換;打造公交示范車隊,建設連接大興國際機場與市區交通樞紐,大興機場至首都機場、天津機場的燃料電池車輛機場示范快線;依托區域電商、物流、機場、港口等應用場景,以生鮮市場和醫藥市場等冷鏈物流為重點,推動實現電動叉車和內燃機叉車的分階段替換;加快燃料電池專用車、環衛車等公共服務、公用工程領域的商業化應用示范。
在交通運輸領域,2023年前,北京將推廣加氫站及加油加氫合建站等靈活建設模式,力爭建成37座加氫站,推廣燃料電池汽車 3000 輛;2025年前,探索更大規模加氫站建設的商業模式,力爭完成新增37座加氫站建設,實現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
《氫能實施方案》還指出,北京將探索氫能產業與智能制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融合發展,依托 2022 年冬奧會及冬殘奧會,建設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工程;在京津冀區域,往返于各港口至北京的運輸線路、重點企業物流專線和以農副產品為重點的生活必需品運輸線路上,構建京津冀燃料電池重卡貨運走廊,實現氫燃料電池牽引車和載貨車的分階段替換;打造公交示范車隊,建設連接大興國際機場與市區交通樞紐,大興機場至首都機場、天津機場的燃料電池車輛機場示范快線;依托區域電商、物流、機場、港口等應用場景,以生鮮市場和醫藥市場等冷鏈物流為重點,推動實現電動叉車和內燃機叉車的分階段替換;加快燃料電池專用車、環衛車等公共服務、公用工程領域的商業化應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