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觀察消息:近日,截止目前年度最大的一次氫能燃料電池汽車招標——科學城(廣州)環保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31噸燃料電池自卸式垃圾車(燃料電池自卸汽車)采購及租賃項目(二次),再次宣布招標失敗,這是自今年1月發布公告后的第二次招標失敗。
根據公告,至投標截止時間2021年3月19日14:30,只有2家供應商遞交了投標文件。由于不滿足法定三家有效供應商的要求,本項目招標失敗。
該項目擬采購及租賃500輛31噸燃料電池自卸式垃圾車(燃料電池自卸汽車)。采購限價90萬/輛,約4.5億;租賃價格14650/月,年合計8790萬/年,如按照5年計算全投資金額為4.395億元。根據需求,第一次招標首期供應量為200輛。
根據2019年發布的《廣州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0)》顯示,到2022年,完成氫能產業鏈關鍵企業布局,推動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及示范應用。環衛領域新增、更換車輛中燃料電池汽車占比不低于10%;公交、物流、工程服務、倉儲、港口等領域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行不低于3000輛;燃料電池乘用車在公務用車、出租車等領域示范應用達到百輛級規模。氫能產業實現產值預計200億元以上。
到2025年,初步建成廣州氫能樞紐、產業集聚中心和比較完整的氫能產業鏈,形成粵港澳大灣區氫能運營中心。培育廣州氫能及燃料電池相關企業超過100家,其中年營業收入突破50億元的1~2家。公交、環衛領域燃料電池汽車占比不低于30%,燃料電池乘用車實現千輛級規模的商業化推廣應用。氫能產業實現產值預計600億元以上。
到2030年,廣州市將建成集制取、儲運、交易、應用一體化的氫能產業體系,氫能與電力、熱力等共同支撐二次能源供給。建成大灣區氫能研發設計中心、裝備制造中心、檢驗檢測中心、市場運營中心、國際交流中心。燃料電池固定發電系統在儲能、備用電源、分布式能源和冷熱電聯供等領域的裝機量累計5萬套,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在汽車、軌道交通、船舶、航空等領域的裝機量累計超過10萬套。建設綠色氫電綜合調峰電站不低于10座,建成加氫站100座以上。氫能產業實現產值預計2000億元以上。

根據公告,至投標截止時間2021年3月19日14:30,只有2家供應商遞交了投標文件。由于不滿足法定三家有效供應商的要求,本項目招標失敗。
該項目擬采購及租賃500輛31噸燃料電池自卸式垃圾車(燃料電池自卸汽車)。采購限價90萬/輛,約4.5億;租賃價格14650/月,年合計8790萬/年,如按照5年計算全投資金額為4.395億元。根據需求,第一次招標首期供應量為200輛。
根據2019年發布的《廣州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0)》顯示,到2022年,完成氫能產業鏈關鍵企業布局,推動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及示范應用。環衛領域新增、更換車輛中燃料電池汽車占比不低于10%;公交、物流、工程服務、倉儲、港口等領域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行不低于3000輛;燃料電池乘用車在公務用車、出租車等領域示范應用達到百輛級規模。氫能產業實現產值預計200億元以上。
到2025年,初步建成廣州氫能樞紐、產業集聚中心和比較完整的氫能產業鏈,形成粵港澳大灣區氫能運營中心。培育廣州氫能及燃料電池相關企業超過100家,其中年營業收入突破50億元的1~2家。公交、環衛領域燃料電池汽車占比不低于30%,燃料電池乘用車實現千輛級規模的商業化推廣應用。氫能產業實現產值預計600億元以上。
到2030年,廣州市將建成集制取、儲運、交易、應用一體化的氫能產業體系,氫能與電力、熱力等共同支撐二次能源供給。建成大灣區氫能研發設計中心、裝備制造中心、檢驗檢測中心、市場運營中心、國際交流中心。燃料電池固定發電系統在儲能、備用電源、分布式能源和冷熱電聯供等領域的裝機量累計5萬套,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在汽車、軌道交通、船舶、航空等領域的裝機量累計超過10萬套。建設綠色氫電綜合調峰電站不低于10座,建成加氫站100座以上。氫能產業實現產值預計200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