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側儲能是能源、電力系統儲能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價值不僅體現在優化能源電力系統安全、經濟、穩定運行方面,而且對于工商業用能成本的降低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儲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儲能單元成本的快速下降,用戶側分布式儲能調節的經濟性已在很多情形下得到體現,如峰谷套利、需量電費管理、動態增容、需求響應等,且優勢不斷顯現。
儲能參與下 電網、電源、用戶間關系的轉變
在傳統的電力系統中,電網、電源、用戶的角色是明確的,電網與電源、電網與用戶之間關系密切,用戶與電源之間并沒有直接關系,從用戶角度看,電源電網是一家。在這種情況下,儲能是電網側的事,且考慮到電網的安全運行等技術、體制、機制原因,用戶也是不可能儲能儲電。
但是,在能源電力轉型條件下,電網、電源、用戶之間高度緊密聯系甚至融合。這三者之間關系的變化,使得儲能在電力系統中成為了“充分且必要”的條件。
安全性、經濟性制約儲能發展
安全性與經濟性是儲能發展的一個棘手的矛盾。我們絕對不希望儲能出現安全事故,然而一些化學電池的安全性問題是制約儲能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業內專家認為鋰電池的安全性在技術上是可以解決的,技術發展的空間仍然存在,但問題在于因為技術和經濟之間互相聯系,技術高要求容易導致在經濟性上失去競爭力。
應建立全局意識 不能坐等政策出臺
客觀的說,儲能到現在仍然是一個政策支撐的產業,受政策的變化影響較大。2017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2018年被認為是儲能“元年”。國家在儲能行業的不斷實踐中會繼續出臺政策,而且不斷的修改和完善是必然的。儲能需求的增加推動了行業的發展,現在有很多示范項目,所以儲能大部分都是在試的過程,大量的示范項目之后,可能還要出臺一些新的政策。
但用戶側儲能發展不能坐等政策出臺。面對大規模發展的用戶側儲能的挑戰,有以下幾個建議:
第一個忠告,不管是電廠的靈活性改造,還是分布式能源加儲能,都要有全局一盤棋的意識。
這里要特別提醒的有兩點:
一是儲能再重要,也有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可再生能源發電、分布式電源的快速發展,以及電網側儲能、用戶側儲能的發展,將電源、電網、用戶三個領域互相融合度加大,可以分成了四個儲能發揮作用的邏輯區域。但各領域采用的儲能技術和方式有所區別;
二是儲能在電力系統中是共同服務于一個需求空間,相互之間具有替代性,如用戶側和發電側儲能具有替代性,這一點決定了每個區域的儲能發展必須從有系統性及全局性看問題,不能低著腦袋只顧自己。
第二個忠告,創新是關鍵。對于用戶側儲能來說,創新不僅是指技術創新,或者說是化學電池儲能的技術創新,且包括商業模式的創新。完全可以肯定,不同區域、不同城市、不同的電網區域、不同的電源模式下對用戶側的儲能要求是不同的,且各種儲能技術都在發展,經濟性都在提高,競爭是必然的。
因此用戶側的儲能技術和產業的發展一定是不同主體共同合作的結果,尤其是離不開電網的支持和參與。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在傳統的電力體制改革不論有多種模式,大部分都是對傳統的電力系統認識基礎上形成的,面對以低碳、新能源發展為特征的能源電力轉型,電力體制改革的創新應當有新的突破,尤其是對電網作用和功能的認識上。
第三個忠告,儲能產業雖然還要促進快速發展,扶持政策還需持續出臺,但進入這個領域的主體也要提前考慮到補貼政策逐步退出以后的經濟性,考慮迎接不斷完善的電力市場的檢驗。儲能受政策的變化影響較大,在發展戰略上應近遠結合,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對行業而言,不能坐等政策出臺,而是要不斷摸索,總結經驗,推進政策出臺,并不斷探索良性發展道路。
隨著儲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儲能單元成本的快速下降,用戶側分布式儲能調節的經濟性已在很多情形下得到體現,如峰谷套利、需量電費管理、動態增容、需求響應等,且優勢不斷顯現。
儲能參與下 電網、電源、用戶間關系的轉變
在傳統的電力系統中,電網、電源、用戶的角色是明確的,電網與電源、電網與用戶之間關系密切,用戶與電源之間并沒有直接關系,從用戶角度看,電源電網是一家。在這種情況下,儲能是電網側的事,且考慮到電網的安全運行等技術、體制、機制原因,用戶也是不可能儲能儲電。
但是,在能源電力轉型條件下,電網、電源、用戶之間高度緊密聯系甚至融合。這三者之間關系的變化,使得儲能在電力系統中成為了“充分且必要”的條件。
安全性、經濟性制約儲能發展
安全性與經濟性是儲能發展的一個棘手的矛盾。我們絕對不希望儲能出現安全事故,然而一些化學電池的安全性問題是制約儲能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業內專家認為鋰電池的安全性在技術上是可以解決的,技術發展的空間仍然存在,但問題在于因為技術和經濟之間互相聯系,技術高要求容易導致在經濟性上失去競爭力。
應建立全局意識 不能坐等政策出臺
客觀的說,儲能到現在仍然是一個政策支撐的產業,受政策的變化影響較大。2017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2018年被認為是儲能“元年”。國家在儲能行業的不斷實踐中會繼續出臺政策,而且不斷的修改和完善是必然的。儲能需求的增加推動了行業的發展,現在有很多示范項目,所以儲能大部分都是在試的過程,大量的示范項目之后,可能還要出臺一些新的政策。
但用戶側儲能發展不能坐等政策出臺。面對大規模發展的用戶側儲能的挑戰,有以下幾個建議:
第一個忠告,不管是電廠的靈活性改造,還是分布式能源加儲能,都要有全局一盤棋的意識。
這里要特別提醒的有兩點:
一是儲能再重要,也有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可再生能源發電、分布式電源的快速發展,以及電網側儲能、用戶側儲能的發展,將電源、電網、用戶三個領域互相融合度加大,可以分成了四個儲能發揮作用的邏輯區域。但各領域采用的儲能技術和方式有所區別;
二是儲能在電力系統中是共同服務于一個需求空間,相互之間具有替代性,如用戶側和發電側儲能具有替代性,這一點決定了每個區域的儲能發展必須從有系統性及全局性看問題,不能低著腦袋只顧自己。
第二個忠告,創新是關鍵。對于用戶側儲能來說,創新不僅是指技術創新,或者說是化學電池儲能的技術創新,且包括商業模式的創新。完全可以肯定,不同區域、不同城市、不同的電網區域、不同的電源模式下對用戶側的儲能要求是不同的,且各種儲能技術都在發展,經濟性都在提高,競爭是必然的。
因此用戶側的儲能技術和產業的發展一定是不同主體共同合作的結果,尤其是離不開電網的支持和參與。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在傳統的電力體制改革不論有多種模式,大部分都是對傳統的電力系統認識基礎上形成的,面對以低碳、新能源發展為特征的能源電力轉型,電力體制改革的創新應當有新的突破,尤其是對電網作用和功能的認識上。
第三個忠告,儲能產業雖然還要促進快速發展,扶持政策還需持續出臺,但進入這個領域的主體也要提前考慮到補貼政策逐步退出以后的經濟性,考慮迎接不斷完善的電力市場的檢驗。儲能受政策的變化影響較大,在發展戰略上應近遠結合,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對行業而言,不能坐等政策出臺,而是要不斷摸索,總結經驗,推進政策出臺,并不斷探索良性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