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略鈞策管理咨詢 顧問 傅昆
目前中國節能減排重任在肩,單位GDP能耗和碳稅計劃的壓力正一天天浮現出來。“低碳經濟”早已不再是溫情脈脈的一聲呼吁或光鮮亮麗的一場秀,而更像是上至中央下至企業的達摩克利斯懸劍。據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今年一季度六大高能耗行業能耗大幅度反彈,而距離“十一五”減排20%承諾的最后期限僅剩4個月,今年下半年減排任務將十分艱巨。
與此同時,中國光伏產業作為新能源領域的“旗手”,其發展已經步入一個“看上去很美”的時期。據悉,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工信部四部委正在研究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該計劃涉及包括新能源在內的七個領域,該計劃預計將在一兩年內出臺。屆時,作為繼“十大產業振興計劃”之后的又一重大舉措,“戰略性新興產業”必將得到中央新一輪財政支持。
太陽能發電作為“新能源”領域的領銜項目之一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歐洲JRC在2003年做出的世界能源發展趨勢報告中預測,到2030年太陽能發電將占到世界發電總量的10%,本世紀末太陽能發電在世界發電總量中將占據半數以上。
中國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理論儲量達每年1.7萬億噸標準煤。近年來,政府高度重視可再生資源產業發展,2005年通過的《可再生能源法》,2009年推出的“陽光屋頂”計劃和金太陽示范工程規定了一系列對光伏產業的財政補貼,包括類似并網光伏發電項目按總投資的50%補助,偏遠無電地區的獨立光伏系統按總投資的70%補助。
這一系列政策大大鼓勵了國內光伏企業的投資和研發熱情,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取得了驕人成績,涌現了無錫尚德、中國英利等一大批優秀光伏企業。2005―2007年,陸續共有10家中國光伏企業成功在海外上市。其中8家在美國上市公司的市值已達到200億美元。目前,我國已有500多家光伏企業和研發單位。2009年,我國光伏電池產量世界第一,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比例超過40%。在全球太陽能電池產量企業排名中,中國有四家企業進入前10強,其中無錫尚德以704MWp排名全球第二。
隨著經濟危機情況好轉,今年上半年國際光伏行業有回暖趨勢。中國光伏企業躊躇滿志,大有乘“低碳經濟”之東風席卷世界之勢,有人甚至提出了“光伏產業將啟動第四次產業革命”的說法。
客觀來講,中國光伏產業的確發展迅猛,且無需置疑其光明的未來。但樂觀背后,中國光伏行業所面對的各種問題不容忽視,技術不足和政策支持缺失等因素正制約著光伏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同時,針對中國光伏產業的質疑和爭議也從未曾停止,爭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作為光伏產業鏈中最上游的一環,中國的多晶硅產能究竟是“大量過剩”還是“嚴重不足”;以及光伏發電的上網電價究竟何時出臺。
從2008年起,關于上述問題的討論就一直在進行中,各種版本的“內幕消息”也不斷在坊間流傳。然而時至今日,各方也未能就一些核心問題達成共識。
技術掣肘,低碳環保還是“兩高一剩”
多晶硅是目前生產光伏電池的主要材料,2009年中國多晶硅產量呈現井噴式增長,達到1.4萬噸。該數字約為2008年的3倍,2007年的5倍。理論上國產多晶硅已經可以滿足國內50%以上的太陽能電池制造需求,結束了硅料全部靠進口的時代。然而,中國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
國內已投入量產的硅原料生產方法基本上都是西門子法或改良西門子法,使用改良西門子法提純多晶硅,每千克產品就要耗電多至300度,并產生多至15千克四氯化硅等有毒副產物。如何更清潔、廉價生產硅原料的核心技術被Hemlock、Wacker、MEMC、Tokuyama、SGS、ASimi和Mitsubishi等七家國外公司壟斷,對中國公司進行技術封鎖。目前即便是我國的一些大型企業,多晶硅生產成本仍然居高不下,達到Hemlock和Wacker的兩倍以上。作為低碳經濟代表的光伏產業鏈中最重要的一環,多晶硅生產卻甩不掉“高能耗,高排放”的帽子,實在是有些尷尬。
拋開環境因素,國產硅料的純度和品質也只是差強人意。用作太陽能電池的多晶硅純度必須達到99.9999%至99.999999%。在中國,大企業和小廠之間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難以有效供給下游產業。所謂國產硅料滿足50%以上太陽能電池制造需求也僅僅是個理論數字,國內企業仍需大量進口高純度硅料來滿足生產需求,而過剩的相對低純度的硅料則難以消化。
實際上,2009年官方即認為光伏多晶硅將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而部分收緊了銀行貸款(年產能不足3000噸或生產過程不符合環境規范者將被限制銀行貸款)。步入2010年,關于多晶硅是否是“高能耗,高排放”產業的爭議從未停止。前一陣風傳中國政府已低調凍結了光伏多晶硅廠的公開發行(IPO),以期提高準入門檻,引起市場一片喧囂。雖然證監會出面澄清該報道不實,但與此同時從政策層面限制多晶硅產能的傳言仍然此起彼伏。7月下旬,國家能源局證實《新興能源產業振興規劃》已上報國務院審批,據悉該規劃將“加快推進水電和核電的開發建設”作為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而關于光伏產業的表述為“積極做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轉化利用”。由此不難看出政府對大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