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成立,2006年投產,當年便實現1.6億元的銷售。一年內盈利,在許多涉及新能源產業的企業中,向日葵光能科技的發展(300111)似乎更像是一個商業童話。而從1.6億元到銷售額突破10億元,向日葵光能只用了三年時間。
今年以來,向日葵光能科技繼續保持著快速上升的態勢,當人們質疑光伏產業是否產能過剩時,向日葵卻因其品牌效應呈現其供不應求的前景。今年8月,“向日葵”在創業板“盛開”了。
近四年以來效益增長六倍
“向日葵”這個討巧的名字似乎給這個太陽能企業暗示了一種蓬勃向上的好勢頭,與許多一眼望穿的上市公司簡稱相比,讓人印象深刻的名字背后是市場對于公司的逐步了解。上市不久,曾有股民打電話向“向日葵”詢問,這只農業股是出產哪些農產品?事實上,在2005年注冊“向日葵光能科技”時,人們對太陽能的認知幾乎是空白,“當時太陽能光伏產業,是一個非常前沿的概念,很多人不知道?!毕蛉湛饽芸萍级貤钔枵f,當年去工商注冊的時候也鬧過笑話,工作人員不知道該往哪個類別放,“他們覺得電池應該是塊狀或者一節一節,這樣大片的沒見過,還有人覺得這既然是電池,怎么又能自己發電呢?應該歸于發電設備的類別?!?/P>
從2006年投產到現在的四年中,向日葵光能科技完成了兩次擴產,從一開始的25MW擴產到75MW,而去年年底達到了175MW。“銷售額從2006年的1.6億到現在的10億元,也只花了三年?!?008年突破10億元銷售,2009年在銷售價格大幅下跌(原材料跌價因素所致)的情況下,依然突破10億元銷售額。
向日葵光能科技的經營利潤主要來源于電池片及組件,近三年(2007年-2009年)毛利率分別為11.91%、16.83%和22.41%。
同時,向日葵的凈利潤由2007年的1088.85萬元增長到2009年的10334.24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08.07%,同時凈資產收益率亦呈上升趨勢。在整體行業趨暖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的銷售更是已經超過去年全年。
光伏電池平均轉換率超過17.5%
轉換率是決定每片晶體硅電池價值的關鍵。每片晶體硅電池的轉換率低0.5個百分點,就意味著,產生同樣的電能,一個小型的晶體硅光伏電站要浪費好幾畝面積。
從光伏電池的生產環節來看,光伏電池生產技術是光學、電磁學、半導體、真空、化工、機械等學科的綜合體。近年來,我國光伏電池生產企業圍繞提高電池轉換率、降低硅片厚度和破損率等方面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包括無錫尚德、江蘇林洋、南京中電以及向日葵光能科技及等國內多家企業均建立了研發機構,并與國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合作,行業的技術進步很快。
目前商業化晶體硅電池的行業平均轉換率可達到16.5%左右,電池硅片厚度降低一半以上。目前國內光伏電池生產技術已成為我國工業技術領域和世界先進水平距離最小的領域之一。
向日葵光能科技成立時間較短,但近幾年不斷加大科研投入,通過自主研發,已成功將晶體硅電池產品的平均轉換率提高至17.5%以上,并有望進一步提高到18%以上。目前,向日葵光能科技已熟練掌握光伏電池片生產的全部關鍵技術,包括自主開發的電池表面微結構處理、電池擴散吸雜、電池體鈍化及抗反射、太陽能電池背場、選擇性發射極擴散太陽能電池等核心技術。
同時,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向日葵光能科技承擔了“薄片高效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研發”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和“高轉換效率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研發”、“6英寸高效率大規格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研制”等一批浙江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的技術開發工作。此外,向日葵光能科技還與浙江大學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日本著名光伏技術研究機構等國內外太陽能電池科研機構保持著技術合作。目前,向日葵光能科技已擁有6項核心技術成果,4項實用新型專利技術、3項已公告發明專利和1項獨占許可發明專利。
控制成本與技術攻關并舉
通過上市,解決企業擴大再生產的資金問題,是向日葵思考了很久的一項戰略。由于主要的出口市場位于德國,向日葵光能科技最早的打算是在境外上市,德交所也曾專程邀請向日葵去德國上市,并預計發行市盈率在30倍左右。
事實上,在向日葵打算上市之前,已有10多家光伏企業在美國等國外交易所上市。而正當向日葵猶豫時,國內創業板即將推出的消息傳來,這讓他們覺得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2010年8月27日,向日葵成功在深交所上市。
向日葵光能科技在光伏領域耕耘時日雖然不長,但已擁有全套引進的國外最先進的太陽能電池生產流水線和檢測設備。目前,其開發的太陽能產品已進入全球五大洲、十多個國家的市場,包括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亞、美國等眾多發達國家。通過與各個國家、地區合作伙伴的緊密合作,贏得了來自客戶的高度信賴與認可。2008年,向日葵光能科技獲得了“紹興市成長型工業企業20強”等榮譽;2009年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利潤總額突破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