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公司第一個建設管理的海上風電項目——濱海南H3海上風電項目成功并網發電,標志著國內首個數字化、智慧化海上風力發電場進入投運階段。
它是集團公司今年首個投運的海上風電項目
濱海南H3海上風電項目位于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濱海港水域港界南側,離岸距離36km,水深約18m。風電場平行于海岸線方向的距離約為13km,垂直于海岸線方向的平均距離約為6.8km,規劃海域面積90k㎡,共布置75臺單機容量4.0MW的風力發電機組,裝機規模為300MW。風電場配套布置一座海上220kV升壓站、一座陸上集控中心。該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發電量近9億千瓦時。
它是公司第一個建設管理的海上風電項目
作為公司第一個建設管理的海上風電項目,濱海南H3項目本批計劃并網25臺,截至10月15日已并網13臺。項目的許多技術和裝備運用對項目團隊來說都是第一次。在公司及御海風電分公司的指導下,項目部對新技術、新設備的使用進行大量研究、分析和評判,并結合風電場特定的建設條件進行綜合決策。從某種意義上說,濱海南H3海上風電項目的建設是對公司海上風電裝備制造、技術能力的一次全新檢驗,將產生積極的示范效應。
它還創造了多個“第一”
首個海上風電安全管理支持系統:系統融合了AI人工智能、物聯網通信、大數據等技術,為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和運維提供了高效的指揮調度管理平臺,為人員與船舶的高效調度和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手段。
首個海上風電綜合進度管理系統APP:以創新管理方法為依據,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打造海上風電專業化建設平臺,瞄準“六個一流”“四個示范”創建目標,實現了工程建設階段的數字化、智慧化管控。
首個海上風電工程標準體系庫:為公司海上風電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和項目的高標準、高水平并網奠定了堅實基礎,開創了海上風電建設新標桿。
首份海上風電示范手冊:以“樣板引路,一次成優”為理念策劃出的質量樣板區,推進標準工藝應用二維碼,推出各專業的工藝示范卡,編制包括土建篇、電氣篇、海工篇等十八個專業的首份海上風電施工工藝示范系列手冊,有效提高現場創優意識,引導創優工作深入開展。(本文為部分內容節選)
它是集團公司今年首個投運的海上風電項目
濱海南H3海上風電項目位于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濱海港水域港界南側,離岸距離36km,水深約18m。風電場平行于海岸線方向的距離約為13km,垂直于海岸線方向的平均距離約為6.8km,規劃海域面積90k㎡,共布置75臺單機容量4.0MW的風力發電機組,裝機規模為300MW。風電場配套布置一座海上220kV升壓站、一座陸上集控中心。該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發電量近9億千瓦時。
它是公司第一個建設管理的海上風電項目
作為公司第一個建設管理的海上風電項目,濱海南H3項目本批計劃并網25臺,截至10月15日已并網13臺。項目的許多技術和裝備運用對項目團隊來說都是第一次。在公司及御海風電分公司的指導下,項目部對新技術、新設備的使用進行大量研究、分析和評判,并結合風電場特定的建設條件進行綜合決策。從某種意義上說,濱海南H3海上風電項目的建設是對公司海上風電裝備制造、技術能力的一次全新檢驗,將產生積極的示范效應。
它還創造了多個“第一”
首個海上風電安全管理支持系統:系統融合了AI人工智能、物聯網通信、大數據等技術,為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和運維提供了高效的指揮調度管理平臺,為人員與船舶的高效調度和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手段。
首個海上風電綜合進度管理系統APP:以創新管理方法為依據,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打造海上風電專業化建設平臺,瞄準“六個一流”“四個示范”創建目標,實現了工程建設階段的數字化、智慧化管控。
首個海上風電工程標準體系庫:為公司海上風電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和項目的高標準、高水平并網奠定了堅實基礎,開創了海上風電建設新標桿。
首份海上風電示范手冊:以“樣板引路,一次成優”為理念策劃出的質量樣板區,推進標準工藝應用二維碼,推出各專業的工藝示范卡,編制包括土建篇、電氣篇、海工篇等十八個專業的首份海上風電施工工藝示范系列手冊,有效提高現場創優意識,引導創優工作深入開展。(本文為部分內容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