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明年,公司首席執行官方朋指出,雖然全球最大光伏市場--德國的增速會有所下降,但意大利等歐洲國家需求仍較強勁,明年世界光伏電池的需求并不弱,晶澳明年的出貨量肯定會高于今年水平.
稍早,晶澳已調高其今年產出目標至1.35吉瓦(GW),而去年全球第二大光伏電池生產商中國尚德科技今年目標為1.3GW.
我們的目標是全世界最大的專業化電池片生產商,他在接受路透專訪時稱,(未來五年)我們希望公司能夠高于市場平均的增速.
據他介紹,根據一些機構預測,未來五年全球光伏電池需求量有望增長三倍,達到40-50GW年.
不少投行近期已上調晶澳太陽能的評級和目標價.根據StarMine數據,晶澳太陽能今年每股收益為1.002美元,動態市盈率在同類股票中屬偏低水平,僅為5.4倍.而同為中國企業的林洋新能源
德國光伏企業Q-Cells是歐洲最大的光伏電池專業生產商,去年產出排名全球第四位.而據咨詢機構iSupply的預計,今年全球光伏電池需求為14.2GW.業內對明年光伏電池的需求約在17-18GW.
晶澳太陽能今年底的產能將達1.8GW,遠超過Q-Cells同期的1.1GW目標.
"我們會繼續擴大,但會選擇時機,考慮市場價格、優惠投資條件、管理能力等因素...總之,每年保持一定的擴張."方朋表示.
公司計劃未來數年內占據全球市場15%的份額,而目前尚不足10%.
**明年需求穩中有升**
德國今年下調光伏發電的補貼,對全球光伏產業是又喜又憂,喜的是大量投資商趕在7月補貼下調前新建光伏電站,令電池片需求激增;但部分業內人士擔憂,補貼下跌後電池需求會明顯收縮,整個光伏產業明年將面臨產能過剩.
方朋指出,目前來看,全球三季度的需求仍非常強勁,許多投資商希望在下調補貼前盡快安裝,而部分銷售商也在補庫存,預計年底前電池的需求將繼續沖高.
根據德國光伏補貼修正案,自7月1日起,德國對屋頂光伏系統和移除耕地農場設施的補貼額將減少13%,對轉換地區補貼額將減少8%,其他地區將減少12%.從10月1日開始,總的補貼額還將進一步減少3%.
"明年(全球市場)至少不會出現2009年的暴跌,穩中有升,20-50%的增速都是可能的."他指出,現在來看,明年上半年的需求已出現強勁苗頭,部分投資者基于目前電池價格偏高,已將安裝計劃延遲到明年一季度的淡季;而且非德國市場,例如意大利、法國、英國、捷克等東歐國家都將會有不錯的成長.
他預計,未來,全球光伏產業最終將由政府補貼驅動轉向行業自身力量的推動,即市場化運營.而光伏電池的發電成本與現行電價持平或更低,將直接促使整個產業規模再上一臺階.
他介紹說,平價上網已在意大利等部分南歐國家實現,因當地陽光充足及電價稍貴,相信其他地區今後也會陸續實現平價上網.而隨著規模擴大及成本降低,中國有望在2016年前後實現平價上網.
**術業有專攻**
尚德電力近期接連出手,進軍光伏電池的下游--光伏電站建設;而晶澳今年初則確定其發展戰略,即專業化生產.方朋認為,將來公司將繼續追求在制造技術方面的領先,保持高的轉化效率和生產率;不斷規模擴張及降低成本;并與上游和下游企業保持戰略聯盟.
他說,集中資源于電池片生產,帳款回收期短,商業風險小;而且未來強強合作是大勢所趨,預計今明兩年公司還會宣布更多的與電站發展商或組件生產商的合作.
對于海外建設光伏電站,他說,"主要通過戰略合作形式進行,(自建)不是我們的業務發展重點...當然不排除合適情況下與新的戰略夥伴建設,我們的態度是樂見其成."
尚德電力的最新投資計劃包括在南非建設裝機容量高至100兆瓦的太陽能電廠,分析師預估該項投資額約為3.5-4億美元.
歐洲光伏工業協會(EPIA)報告顯示,在晶體硅電池和光伏組件的生產方面,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廠商占據主導地位,其市場占有率超過50%.中國的主要出口對象為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希臘等國.
總部位于上海的晶澳太陽能在2007年2月在美上市,目前在河北寧晉、江蘇揚州擁有兩大電池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