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島市“四減四增”工作組來到嶗山,對我區2018年度“四減四增”工作實施情況進行了現場評估考核。6月20日半島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嶗山分局獲悉,嶗山區“四減四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其中,2018年完成20個社區的電力改造或煤改氣配套工程建設,約1萬戶農村家庭完成氣代煤、電代煤等清潔取暖改造,壓減煤碳使用3000噸。
據了解,嶗山區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在打造一批高新精產業的同時,對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和擬淘汰的落后設備工藝進行了拉網式排查。以張村河沿岸“散亂污”企業作坊的排查取締為重點,2018年以來,各職能部門共排查242家,取締235家,整改7家。各街道開展多輪排查整治“回頭看”,發現新增和問題“回潮”的散亂污企業495家,取締485家,整改10家。同時將煤炭銷售點列為全區范圍內“散亂污”企業頭號整治對象,開展了一系列綜合執法集中行動。共排查發現散煤銷售點64家,已全部取締。
調整優化能源結構,降低煤炭消耗。嶗山區著力推動清潔、無污染、可再生新能源的研發與應用,培育了特銳德、海泰新光等7家新能源龍頭骨干企業,年營業總收入20多億元。嶗山區已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列入2018年政府實事,進一步完善充電設施布局規劃,打造全國首個以3公里為服務半徑的充電服務網絡示范區。持續推進農村社區減煤換煤清潔空氣行動,2018年完成20個社區的電力改造或煤改氣配套工程建設,約1萬戶農村家庭完成氣代煤、電代煤等清潔取暖改造,壓減煤碳使用3000噸。對暫不實施電、氣改造的社區配送清潔蘭炭替代散煤取暖。同時幫助企業及個人辦理光伏發電備案項目44個。
2018年,嶗山區加大營運車輛監管力度,嚴格控制柴油貨車污染,淘汰國二及以下老舊柴油貨車,截至2018年底共淘汰重型營運柴油車128輛。加大執法力度,采取日常巡查、設點夜查、集中檢查等形式,嚴查重型貨車非法超限行為,嚴查施工運輸車輛在運輸中沒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貨物脫落揚撒等現象,控制道路揚塵污染。2018年共計開展聯合執法27次,查處超限超載25起。另外交通、環保、公安部門在重型柴油貨車集中停放地開展聯合執法檢查與抽測。交通、公安、城管部門對轄區內9家水泥罐車運輸企業100多輛車進行撒漏專項檢查,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30余份,現已全部整改完畢。
優化農業投入結構,減少農藥化肥使用。在萬里江茶博園260畝茶園建立了水肥一體化節水農業示范區,安裝兩套獨立的以色列進口水肥一體化滴灌設備,將肥、水融合直接輸送到茶樹的根域土壤,定點、定量、均勻地施入茶樹根際吸收部位,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水肥在土壤中的輸送距離,提高了水肥的利用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為減少化學農藥、化學肥料給環境帶來的污染,我區繼續開展“三項直補”政策。每年安排800余萬元資金,用于農藥、肥料、苗種直補。由街道采購低毒高效的農藥、肥料,統一免費發放給茶農,逐步壓縮化學農藥、化學肥料的使用量,提高生物農藥及有機肥的使用比例,推廣應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有效地提升了嶗山茶品質,促進茶產業健康發展,大大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

據了解,嶗山區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在打造一批高新精產業的同時,對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和擬淘汰的落后設備工藝進行了拉網式排查。以張村河沿岸“散亂污”企業作坊的排查取締為重點,2018年以來,各職能部門共排查242家,取締235家,整改7家。各街道開展多輪排查整治“回頭看”,發現新增和問題“回潮”的散亂污企業495家,取締485家,整改10家。同時將煤炭銷售點列為全區范圍內“散亂污”企業頭號整治對象,開展了一系列綜合執法集中行動。共排查發現散煤銷售點64家,已全部取締。

調整優化能源結構,降低煤炭消耗。嶗山區著力推動清潔、無污染、可再生新能源的研發與應用,培育了特銳德、海泰新光等7家新能源龍頭骨干企業,年營業總收入20多億元。嶗山區已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列入2018年政府實事,進一步完善充電設施布局規劃,打造全國首個以3公里為服務半徑的充電服務網絡示范區。持續推進農村社區減煤換煤清潔空氣行動,2018年完成20個社區的電力改造或煤改氣配套工程建設,約1萬戶農村家庭完成氣代煤、電代煤等清潔取暖改造,壓減煤碳使用3000噸。對暫不實施電、氣改造的社區配送清潔蘭炭替代散煤取暖。同時幫助企業及個人辦理光伏發電備案項目44個。
2018年,嶗山區加大營運車輛監管力度,嚴格控制柴油貨車污染,淘汰國二及以下老舊柴油貨車,截至2018年底共淘汰重型營運柴油車128輛。加大執法力度,采取日常巡查、設點夜查、集中檢查等形式,嚴查重型貨車非法超限行為,嚴查施工運輸車輛在運輸中沒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貨物脫落揚撒等現象,控制道路揚塵污染。2018年共計開展聯合執法27次,查處超限超載25起。另外交通、環保、公安部門在重型柴油貨車集中停放地開展聯合執法檢查與抽測。交通、公安、城管部門對轄區內9家水泥罐車運輸企業100多輛車進行撒漏專項檢查,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30余份,現已全部整改完畢。
優化農業投入結構,減少農藥化肥使用。在萬里江茶博園260畝茶園建立了水肥一體化節水農業示范區,安裝兩套獨立的以色列進口水肥一體化滴灌設備,將肥、水融合直接輸送到茶樹的根域土壤,定點、定量、均勻地施入茶樹根際吸收部位,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水肥在土壤中的輸送距離,提高了水肥的利用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為減少化學農藥、化學肥料給環境帶來的污染,我區繼續開展“三項直補”政策。每年安排800余萬元資金,用于農藥、肥料、苗種直補。由街道采購低毒高效的農藥、肥料,統一免費發放給茶農,逐步壓縮化學農藥、化學肥料的使用量,提高生物農藥及有機肥的使用比例,推廣應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有效地提升了嶗山茶品質,促進茶產業健康發展,大大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