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的太陽能技術與西部浩翰的土地、充足的光照結合,為西部農牧民、群眾帶去寬厚的福祉,西部同胞在享受到這不可思議的能源時,也從心里感謝山東。
“力諾的光伏戶用照明系統已在西藏被奉為神明,被譽為阿拉丁神燈。”力諾集團黨委副書記的肖寧對記者說,“在許多西藏牧民家中的神龕上,有三樣物品被供在神龕上,一是毛澤東畫像,二是班禪畫像,第三件就是我們的光伏照明燈。”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隨著西藏旅游和服務業的迅速發展,電力等基礎設施相對滯后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國家出于保護西部人文、生態、自然環境的目的,嚴禁在西藏建設火電廠,全藏工業、農業、旅游等全靠裝機容量較小的水電站來支撐,而在秋冬枯水期,水電站無法發電,西藏40%以上的工業項目被迫因拉閘限電而停產待工。若要發展風電,西藏時斷時續的風力又不適宜建風電站。
在這種情況下,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包括西藏的西部各省(區)的最佳選擇。仍以西藏為例,首先,西藏有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光照資源,西藏的太陽年總輻射值 140―200千卡/平方厘米,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一倍以上;其次,西藏荒漠面積占全區60% 以上是發展占地面積較多的光伏電站的最佳選擇。
“自 2003 年起,力諾就開始發展光伏發電項目,多年的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擁有了一批技術人才,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的號召,我們決定利用自己掌握的光伏發電技術和成套設備,為西藏農牧民帶去光明,支援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力諾光伏工程公司總經理張鋒對記者說。
“當我們將戶用照明燈送到青海時,青海省農牧廳連說這是最適用、也最實用的。”回想起當時代表力諾集團到甘肅送力諾自己研制的戶用照明燈,現任力諾光伏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的李大偉說,“當地人說,我們這里好多地方不通電,送來電視機也沒法看,還是這燈能切實讓農牧民見到光明。”
在西部大開發過程中,力諾不逐虛名,不做形象工程,而是始終如一地為西部農牧民著想,做他們最需要的事,建能切實提高他們生活質量的工程。“實業家要做實在事,做能切實改變西部城鄉居民工作和生活環境、質量的好事。”力諾集團董事長高元坤對記者說。
2003 年,力諾在西藏自治區尼木縣建設了7.2 千瓦的光伏電站為雅魯藏布江邊的提水水泵供電,牧民至今還用它取水;
2005 年,力諾全年制作太陽能戶用發電系統1萬余套,使數十萬青海、西藏同胞告別無電歷史;
解決好了一家一戶的難題,力諾開始著手規劃、實施提升西部基礎設施的大事。今年 5月,西藏日喀則10MW 光伏并網電站在日喀則奠基,山東太陽能走向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為西藏日喀則居民源源不斷地輸送綠色電力。該項目設計使用壽命20年,年發電量2000萬度,累計發電量將達到4億度,相當于節省標煤16多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6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