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水產水率
小于35%禁止生產
本報記者陳妍凌北京報道 本月1日起,GB34914-2017《反滲透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國家標準正式實施。這項標準規定了反滲透凈水機的水效檢測和計算方法,并將其水效等級劃分為5級,設定了凈水產水率的紅線,引導消費者選購節水高效的產品。
新標準明確,凈水產水率是指在標準規定的試驗條件下,在不降低反滲透膜使用壽命的前提下,凈水機經過反滲透系統凈化后,總凈水量占總進水量的比率。水效等級最高的1級,凈水產水率應當大等于60%,等級最低的5級,凈水產水率大等于35%。自今年11月1日起,禁止生產凈水產水率小于35%的反滲透凈水機。
此外,這項標準規定,凈水機節水評價值為凈水機水效等級2級中規定的凈水產水率。也就是說,凈水產水率大等于55%的產品,才是節水型凈水機。
據了解,我國目前已經發布的水效標準共8項,分別是坐便器、水嘴、洗衣機、凈水機、淋浴器、小便器、蹲便器、便器沖洗閥,其中水嘴、小便器、蹲便器和便器沖洗閥、淋浴器計劃進行修訂。
小貼士
1.盡量從正規渠道購買正規品牌的高效產品。因為反滲透凈水機市場發展快、生產企業多,行業還并不完全規范。凈水設備屬于飲用水處理裝置,必須獲得國家衛生部門頒發的衛生許可,一些非正規企業未必得到衛生許可,產品過濾后的飲用水安全無法保障。
2.盡量不在溫度過高或過低環境中使用凈水機。反滲透膜是反滲透凈水機的重要元件,過冷或過熱的環境,都會影響反滲透膜的使用壽命。新標準中將檢測試驗的環境溫度設定在(25±5)℃。
3.更換濾芯的頻率,由標稱的總凈水量決定,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每個產品都有標稱的額定總凈水量,實際總凈水量不超過額定值時,可保證凈水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原則上,超過額定總凈水量后,用戶就應該更換濾芯。但在實際使用中,凈水機水效高低和原水水質好壞直接相關,原水的堿度、pH值、甚至凈水機工作環境的溫度,都會影響機器水效。所以用戶何時更換濾芯,還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在一些凈水機的售后服務中,廠商也會根據當地水質狀況,有針對性地提供濾芯更換建議。
行業的緊箍咒、企業的試金石、消費者的定心丸……《反滲透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的功能,被外界賦予了不同的解讀。這項新標準究竟能發揮什么作用?對此,本報記者專訪了這項新標準的起草人。
中國環境報:《反滲透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今年11月1日實施,是否意味著此后出廠的反滲透凈水機都會進行水效等級的劃分,并貼有水效標識?
答:不是。標準的實施,意味著企業作為標準執行主體,在生產和銷售環節要遵循這項國家強制性標準。但產品上是否需要貼水效標識,取決于《水效標識管理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水效標識的產品目錄》的有關規定。根據規定,第一批進入水效標識管理的產品為坐便器,包括普通重力式水箱坐便器和智能坐便器。所以,現階段,這類坐便器是必須貼標的,而反滲透凈水機不強制貼標。
不過,實行水效標識的產品目錄會不斷拓展,未來,只要反滲透凈水機被納入其中,就將強制產品粘貼水效標識。即便現在不貼標,市場監管部門也可以按照新標準,監督抽查產品是否合格、是否達到5級水效。
中國環境報:新標準中,對凈水產水率和總凈水量的考核,與曾用的“廢水比”考核指標,有什么不同?哪個更科學?
答:我們把進入到設備里的自來水,稱作原水。其中,凈化后可飲用的是純水或凈水,其余的可稱作廢水或濃縮水。
廢水比是廠家自行標稱的,沒有經過嚴格測試。一般來說,廢水比是凈水和廢水的比例,如制取1份凈水,排放3份廢水,那么廢水比就是1:3。
不過,行業內對廢水比的具體計算方式并不明確。比如,有的產品設有廢水儲存桶,可以把廢水輸出并以非飲用的其他形式進行再利用,用來拖地、沖廁所等,企業在計算廢水比時,認為這部分水也沒有浪費掉,因此不視作廢水。還有的企業,把凈水機自動沖洗時消耗的水排除在廢水之外。這些都相當于用走捷徑的算法來提高產品廢水比。
而新標準考核的是整機的產水效率。其中,凈水產水率是總凈水量占總進水量的比率。新標準明確,如果凈水機具有沖洗功能,那么沖洗水量應計算在總進水量內。同時,新標準對水效檢測中試驗用水的配制方法、水質指標、試驗條件等都做出了明確規定。
中國環境報:如果按照新標準測算,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大多數反滲透凈水機,能達到幾級水效?
答:我們在制定標準時,針對國內知名品牌做過調查。在2015年前后,市面上很多產品的凈水產水率為30%~40%,如果按今天凈水產水率35%的5級水效標準衡量,當時至少百分之三四十的產品會被淘汰。
但是現在,大部分產品達到5級水效標準都沒問題了。而且達到1級、2級水效標準的產品數量占比還在不斷增加。
變化這么大,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新標準的制定實施,劃了硬杠杠,給企業創新動力。我們注意到,僅從新標準去年11月頒布到今年11月實施,行業內產品水效就有了很大的提升。二是企業自身通過用戶反饋等渠道,也逐漸意識到,過去片面關注凈水水質而不重視水效,造成了大量資源浪費,而只有水質水效俱佳,才能提升產品競爭力。
中國環境報:新標準取60%、55%、50%、45%、35%作為臨界值來劃分水效等級,未來修訂標準時,這些臨界值的標準是否會提高?
答:肯定會提高。根據《標準化法》規定,標準的復審周期一般不超過五年。經過復審,對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技術進步的應當及時修訂或者廢止。但是不排除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修訂周期會比較短,尤其是針對這類量大面廣、公眾普遍關注的產品。我們會實時跟蹤市場情況,根據產品發展的趨勢、市場需求和我國節水工作需要,加強水效標準的修訂工作。過去也有先例,一些標準只實行了一年多,就因為行業產品質量的總體升級而啟動修訂。
中國環境報:下一步,各方應如何推進新標準的實施?
答:一是要加強后續市場監管,讓市場監管部門和社會監督發揮作用;二是要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公眾和各利益相關方的認知和重視度;三是希望出臺更多推廣高效產品的鼓勵性政策,激發企業和消費者的積極性。
凈水機水效等級指標
凈水機水效等級1級2級3級4級5級凈水產水率/%≥60≥55≥50≥45≥35
小于35%禁止生產
本報記者陳妍凌北京報道 本月1日起,GB34914-2017《反滲透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國家標準正式實施。這項標準規定了反滲透凈水機的水效檢測和計算方法,并將其水效等級劃分為5級,設定了凈水產水率的紅線,引導消費者選購節水高效的產品。
新標準明確,凈水產水率是指在標準規定的試驗條件下,在不降低反滲透膜使用壽命的前提下,凈水機經過反滲透系統凈化后,總凈水量占總進水量的比率。水效等級最高的1級,凈水產水率應當大等于60%,等級最低的5級,凈水產水率大等于35%。自今年11月1日起,禁止生產凈水產水率小于35%的反滲透凈水機。
此外,這項標準規定,凈水機節水評價值為凈水機水效等級2級中規定的凈水產水率。也就是說,凈水產水率大等于55%的產品,才是節水型凈水機。
據了解,我國目前已經發布的水效標準共8項,分別是坐便器、水嘴、洗衣機、凈水機、淋浴器、小便器、蹲便器、便器沖洗閥,其中水嘴、小便器、蹲便器和便器沖洗閥、淋浴器計劃進行修訂。
小貼士
1.盡量從正規渠道購買正規品牌的高效產品。因為反滲透凈水機市場發展快、生產企業多,行業還并不完全規范。凈水設備屬于飲用水處理裝置,必須獲得國家衛生部門頒發的衛生許可,一些非正規企業未必得到衛生許可,產品過濾后的飲用水安全無法保障。
2.盡量不在溫度過高或過低環境中使用凈水機。反滲透膜是反滲透凈水機的重要元件,過冷或過熱的環境,都會影響反滲透膜的使用壽命。新標準中將檢測試驗的環境溫度設定在(25±5)℃。
3.更換濾芯的頻率,由標稱的總凈水量決定,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每個產品都有標稱的額定總凈水量,實際總凈水量不超過額定值時,可保證凈水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原則上,超過額定總凈水量后,用戶就應該更換濾芯。但在實際使用中,凈水機水效高低和原水水質好壞直接相關,原水的堿度、pH值、甚至凈水機工作環境的溫度,都會影響機器水效。所以用戶何時更換濾芯,還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在一些凈水機的售后服務中,廠商也會根據當地水質狀況,有針對性地提供濾芯更換建議。
行業的緊箍咒、企業的試金石、消費者的定心丸……《反滲透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的功能,被外界賦予了不同的解讀。這項新標準究竟能發揮什么作用?對此,本報記者專訪了這項新標準的起草人。
中國環境報:《反滲透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今年11月1日實施,是否意味著此后出廠的反滲透凈水機都會進行水效等級的劃分,并貼有水效標識?
答:不是。標準的實施,意味著企業作為標準執行主體,在生產和銷售環節要遵循這項國家強制性標準。但產品上是否需要貼水效標識,取決于《水效標識管理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水效標識的產品目錄》的有關規定。根據規定,第一批進入水效標識管理的產品為坐便器,包括普通重力式水箱坐便器和智能坐便器。所以,現階段,這類坐便器是必須貼標的,而反滲透凈水機不強制貼標。
不過,實行水效標識的產品目錄會不斷拓展,未來,只要反滲透凈水機被納入其中,就將強制產品粘貼水效標識。即便現在不貼標,市場監管部門也可以按照新標準,監督抽查產品是否合格、是否達到5級水效。
中國環境報:新標準中,對凈水產水率和總凈水量的考核,與曾用的“廢水比”考核指標,有什么不同?哪個更科學?
答:我們把進入到設備里的自來水,稱作原水。其中,凈化后可飲用的是純水或凈水,其余的可稱作廢水或濃縮水。
廢水比是廠家自行標稱的,沒有經過嚴格測試。一般來說,廢水比是凈水和廢水的比例,如制取1份凈水,排放3份廢水,那么廢水比就是1:3。
不過,行業內對廢水比的具體計算方式并不明確。比如,有的產品設有廢水儲存桶,可以把廢水輸出并以非飲用的其他形式進行再利用,用來拖地、沖廁所等,企業在計算廢水比時,認為這部分水也沒有浪費掉,因此不視作廢水。還有的企業,把凈水機自動沖洗時消耗的水排除在廢水之外。這些都相當于用走捷徑的算法來提高產品廢水比。
而新標準考核的是整機的產水效率。其中,凈水產水率是總凈水量占總進水量的比率。新標準明確,如果凈水機具有沖洗功能,那么沖洗水量應計算在總進水量內。同時,新標準對水效檢測中試驗用水的配制方法、水質指標、試驗條件等都做出了明確規定。
中國環境報:如果按照新標準測算,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大多數反滲透凈水機,能達到幾級水效?
答:我們在制定標準時,針對國內知名品牌做過調查。在2015年前后,市面上很多產品的凈水產水率為30%~40%,如果按今天凈水產水率35%的5級水效標準衡量,當時至少百分之三四十的產品會被淘汰。
但是現在,大部分產品達到5級水效標準都沒問題了。而且達到1級、2級水效標準的產品數量占比還在不斷增加。
變化這么大,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新標準的制定實施,劃了硬杠杠,給企業創新動力。我們注意到,僅從新標準去年11月頒布到今年11月實施,行業內產品水效就有了很大的提升。二是企業自身通過用戶反饋等渠道,也逐漸意識到,過去片面關注凈水水質而不重視水效,造成了大量資源浪費,而只有水質水效俱佳,才能提升產品競爭力。
中國環境報:新標準取60%、55%、50%、45%、35%作為臨界值來劃分水效等級,未來修訂標準時,這些臨界值的標準是否會提高?
答:肯定會提高。根據《標準化法》規定,標準的復審周期一般不超過五年。經過復審,對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技術進步的應當及時修訂或者廢止。但是不排除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修訂周期會比較短,尤其是針對這類量大面廣、公眾普遍關注的產品。我們會實時跟蹤市場情況,根據產品發展的趨勢、市場需求和我國節水工作需要,加強水效標準的修訂工作。過去也有先例,一些標準只實行了一年多,就因為行業產品質量的總體升級而啟動修訂。
中國環境報:下一步,各方應如何推進新標準的實施?
答:一是要加強后續市場監管,讓市場監管部門和社會監督發揮作用;二是要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公眾和各利益相關方的認知和重視度;三是希望出臺更多推廣高效產品的鼓勵性政策,激發企業和消費者的積極性。
凈水機水效等級指標
凈水機水效等級1級2級3級4級5級凈水產水率/%≥60≥55≥50≥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