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氣溫逐漸升高,大氣污染防治的注意力逐漸從PM2.5等顆粒物轉向臭氧污染。臭氧污染是高溫天氣的“副產品”,也是藍天下的“隱形殺手”。在夏季的藍天保衛戰中,我們應當如何應對這一污染呢?
較低濃度的臭氧具有很好的殺菌效果,而較高濃度的臭氧卻成為了空氣污染的元兇之一。秋冬季節,人們對空氣污染的注意力多集中在PM2.5等顆粒物。但隨著季節更替,空氣中的首要污染物也有所變化,“隱形殺手”臭氧悄然登場。
從空氣質量現狀看,臭氧污染日益凸顯。臭氧污染是高溫天氣的“副產品”。根據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4月12日公布的數據,近三年,“2+26”城市的臭氧污染濃度最高值發生時間提前了,由盛夏時期提前至5月和6月。隨著氣溫升高,生態環境部預報稱,5月14日到16日,長三角中北部以輕度污染為主,首要污染物便是臭氧。
臭氧層被譽為地球的“保護傘”,但近地面的臭氧則是一種有害氣體。臭氧污染很有“迷惑性”,因為它往往在風和日麗、天空晴朗時發生,讓大家很難察覺。臭氧是強氧化物,其生成機理復雜,存在鏈式反應和循環催化生成的過程,故城市臭氧在生成的同時也在消耗。目前包括發達國家在內,臭氧污染也是尚未完全解決的大氣污染問題。
臭氧污染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大,是隱形的“健康殺手”。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新民分析指出,“2+26”城市臭氧污染年均濃度差異性減小,趨同性增強,臭氧小時平均濃度最大值集中出現在下午兩點至六點之間。
臭氧污染不是污染源直接排放產生的,主要由工業燃燒、汽車尾氣、石油化工、汽車噴涂、印刷包裝等油氣揮發、油漆涂料使用等行業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等前體物質通過光化學反應生成而來。因此,氮氧化物、VOCs減排不協調應是臭氧濃度升高的主因。
隨著夏天的腳步越來越近,臭氧污染防治不可回避,打贏藍天保衛戰也進入新的階段。而針對臭氧污染的這場戰役,還應回歸到“人努力”的陣營,在臭氧污染升高的源頭問題解決上下功夫。
雖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我國大氣環境得到一些改善。但是VOCs的排放量卻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VOCs正是產生細顆粒物和臭氧的關鍵前體物。VOCs排放量的增加助長了臭氧污染的加劇。
與此同時,因為隨著空氣質量的整體好轉,PM2.5濃度降低,空氣透明性好了,輻射強、紫外線強,對生成臭氧再次起到了強烈的催化作用。
此外,治理臭氧污染,還要抓好機動車尾氣治理。西安市環保局大氣處蔣楠,由于機動車在擁堵或怠速時會造成燃料不完全燃燒,產生更多的污染物排放,是正常行駛狀態下污染物排放的10余倍。
防治臭氧污染,要在重點區域探索制定VOCs總量減排,依據臭氧污染的空間分布格局,劃定臭氧污染聯防聯控區,在自我減排的基礎上,強化區域聯動。從工業源、移動源、生活源等多類污染源綜合施策,在改善PM2.5同時遏制臭氧的污染。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防治臭氧污染,要加快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加強工業污染治理、加強機動車尾氣治理,從人們的日常出行到工業生產的環節實現綠色發展與轉型。
較低濃度的臭氧具有很好的殺菌效果,而較高濃度的臭氧卻成為了空氣污染的元兇之一。秋冬季節,人們對空氣污染的注意力多集中在PM2.5等顆粒物。但隨著季節更替,空氣中的首要污染物也有所變化,“隱形殺手”臭氧悄然登場。
從空氣質量現狀看,臭氧污染日益凸顯。臭氧污染是高溫天氣的“副產品”。根據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4月12日公布的數據,近三年,“2+26”城市的臭氧污染濃度最高值發生時間提前了,由盛夏時期提前至5月和6月。隨著氣溫升高,生態環境部預報稱,5月14日到16日,長三角中北部以輕度污染為主,首要污染物便是臭氧。
臭氧層被譽為地球的“保護傘”,但近地面的臭氧則是一種有害氣體。臭氧污染很有“迷惑性”,因為它往往在風和日麗、天空晴朗時發生,讓大家很難察覺。臭氧是強氧化物,其生成機理復雜,存在鏈式反應和循環催化生成的過程,故城市臭氧在生成的同時也在消耗。目前包括發達國家在內,臭氧污染也是尚未完全解決的大氣污染問題。
臭氧污染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大,是隱形的“健康殺手”。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新民分析指出,“2+26”城市臭氧污染年均濃度差異性減小,趨同性增強,臭氧小時平均濃度最大值集中出現在下午兩點至六點之間。
臭氧污染不是污染源直接排放產生的,主要由工業燃燒、汽車尾氣、石油化工、汽車噴涂、印刷包裝等油氣揮發、油漆涂料使用等行業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等前體物質通過光化學反應生成而來。因此,氮氧化物、VOCs減排不協調應是臭氧濃度升高的主因。
隨著夏天的腳步越來越近,臭氧污染防治不可回避,打贏藍天保衛戰也進入新的階段。而針對臭氧污染的這場戰役,還應回歸到“人努力”的陣營,在臭氧污染升高的源頭問題解決上下功夫。
雖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我國大氣環境得到一些改善。但是VOCs的排放量卻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VOCs正是產生細顆粒物和臭氧的關鍵前體物。VOCs排放量的增加助長了臭氧污染的加劇。
與此同時,因為隨著空氣質量的整體好轉,PM2.5濃度降低,空氣透明性好了,輻射強、紫外線強,對生成臭氧再次起到了強烈的催化作用。
此外,治理臭氧污染,還要抓好機動車尾氣治理。西安市環保局大氣處蔣楠,由于機動車在擁堵或怠速時會造成燃料不完全燃燒,產生更多的污染物排放,是正常行駛狀態下污染物排放的10余倍。
防治臭氧污染,要在重點區域探索制定VOCs總量減排,依據臭氧污染的空間分布格局,劃定臭氧污染聯防聯控區,在自我減排的基礎上,強化區域聯動。從工業源、移動源、生活源等多類污染源綜合施策,在改善PM2.5同時遏制臭氧的污染。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防治臭氧污染,要加快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加強工業污染治理、加強機動車尾氣治理,從人們的日常出行到工業生產的環節實現綠色發展與轉型。